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日喀则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和“其人弗能应也”中“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接不暇

    B.一呼百

    C.得心

  • 2、选词填空。

    屹立 耸立 挺立 站立

    (1)北海公园那洁白如玉的白塔,( )在琼岛的顶峰。

    (2)一排排葡萄架像( )的哨兵。

    (3)两座雄伟的工农兵塑像左右( )。塑像后面,(  )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

     

  • 3、“馂”这个字最可能的意思是( )。

    A.俊俏的人儿

    B.吃剩下的食物

    C.古代的县区

    D.险峻的山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综合展示厅。

    亲情和友情是古诗中常常为诗人们所赞颂的,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很自然想到的歌颂母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进古诗,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农村勤劳农民的忙碌生活,如《田园四时杂兴》中描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稚子弄冰》中写孩童奇思妙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雷震在《村晚》中通过描写牧童生活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 5、读拼音,写汉字。

    (1)kòu____ 的铁____ 想践踏 jìn chá jì________的广阔大地,坚强不____ 的中华儿女绝不让他们得逞。

    (2)我们可以xiàn mù______ 别人,但不应该有dù jì______之心。

    (3)此时已是深秋,曾经花木繁茂的花园变得荒____ 了,不光是花朵,就连树木也都枯 wěi____ 了。乌鸦的____ 鸣更增添了____ 凉之感。

  • 6、猜字谜。

    (1)二兄弟,各自立。谜底:_____

    (2)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谜底:_____

  • 7、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不可____________然大悟 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颇负______名 相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面词语中,形容数量非常多的词语是_________,像这样表示数量多的四字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小时候,在故乡干过的趣事______,在月光下的芦苇丛里摸鸭蛋更让我们_____。后来,我离开了故乡,过上了______的生活。虽然我也见过许多他乡的良辰美景,但没有哪一处能比得上那月光下______的故乡。

  • 8、我国还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   餐(21分)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去祁阳浯溪公园,瞻仰陶铸爷爷铜像。

    我们先将铜像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将自己亲自制作的小花圈献给陶铸爷爷,然后去陶铸展览馆参观。望着陶爷爷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想起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时针已指向12点。我们的午餐开始了。   同学们   我带来了蛋 饼干 健力宝 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   郑娜摆阔气地说   可是   在郑娜同学后面 蹲着一位同学 一边看书 一边捧着一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嚼着   她叫刘红

    刘红同学站起身,发现地上有许多未吃完的食品。这是谁扔的呢?她走过去一一捡起来。别人吃了不要的东西都捡起,真是羞死人!”“刘红这个样子,简直与街上的叫化子差不多!不管同学们怎么说,刘红装着没听见似的在继续捡着。

    突然,她转过身来,心情沉重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有的同学竟这样不爱惜粮食,吃不完的食品随地乱扔。这怎能对得起我们眼前的陶铸爷爷呢?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生活是多么艰苦啊!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啊!听了刘红的话,同学们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走出浯溪公园,频频回首,仰望铜像。那阵阵松涛声,如同陶铸爷爷在赞扬:刘红同学说得对啊!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读第1自然段,填空。(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3摘抄文中的成语。(2分)

     

    4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2分)

    5我会写反义词、近义词。(4分)

    反义词:干干净净——   沉重——  

    近义词:艰苦—— 爱惜——

    6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同学们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岭素有国家中央公园中国绿肺之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年来,秦岭北麓地区不断出现大量违规建设的别墅。自20187月至今,一场雷厉风行的专项整治行动在秦岭北麓西安境内展开,大量违规建设在青山绿水间的私人别墅被拆除

    1读了上面材料,你读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材料我是从《新闻联播》中看到的。这句话让你想到了哪一句名联?

    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上面材料画线句子中哪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莹儿,你也好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  )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文中连用四个“愈”字,写出了梅花________的特点。

    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气节”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A______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B______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C______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1请将“说话”“逛”“睡醒”三个词语还原到文中的A、B、C处。

    2选段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作者把花、鸟、虫子想象成__________,把它们都写活了,表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园子的_____________之情。

    4选文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  )

    A.美丽 B.明亮 C.自由 D.随意

  • 13、阅读:

    我自己知道

    在报上读到一篇短文:瑞典法律规定,如果看电视,须缴纳一年约合二百美元的公共电视收视费。瑞典的电视线路本身就是开通的,只要接上线就能收看,即使你没缴费,也没有人去切断你的线路。

    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房东老太太,因为眼睛不好,就办理了电视费停缴手续。让她没有料到的是,几天之后,电视台要进行东德与西德合并仪式的实况转播。这位老人是从匈牙利来的移民,这件事对她来说自然十分重要。

    那天下午,她一直在十分后悔地说:“这个季度的电视费真不该停缴……”留学生觉得她傻得可爱,便“指点”她说:“只要接上线,就可以收看。今晚看了,明天不看不就行了?又没有人会知道!”房东老太太吃惊地看着留学生,好半天之后,她才说道:“可是,我自己知道啊!”那一晚,她硬是听了几个小时的收音机。

    “我自己知道!”那句质朴的话让我对房东老太太肃然起敬。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多地见到这样的情形:在公共场合和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许多人都能做到遵纪守法、维护公德、讲究文明;而一旦在无拘无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却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法律或公德的事。比如在四顾无人的时候随地吐痰,在经过没有警察值守的路口时闯红灯,为了走捷径而践踏草坪,捡到一个皮包偷偷拿回了家……房东老太太的坚守是一面镜子,令我们汗颜。

    你的所作所为,除了自己,也许别人并不知道,但是对一个懂得珍惜自我的人来说,“我自己知道”比“别人知道”更重要。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守我们的良知,必须对得住自己,必须问心无愧,这样,我们的心地才会纯洁,我们的心灵才会透明,我们的心怀才会坦荡!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质朴——______ 纯洁——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

    (1)“这个季度的电视费真不该停缴……”句中的省略号体现了房东太太十分后悔的心理。_____

    (2)“……这件事对她来说自然十分重要。”这件事是指老人停缴公共电视收视费的事。_____

    【4】读文章填空。

    外国留学生“指点”房东太太,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但是那位外国老人硬是听收音机而没有看电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对这位外国老人肃然起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10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要交战,10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3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请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3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

    奖赏________          接受________

    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改陈述句: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

    ①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鲁肃吃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曹操不敢派兵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 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骄傲”的反义词是___。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

    【2】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阅读理解。

    不灭的灯光

    ①我同我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②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一天紧张的运动会过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家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③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飘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来电视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亮着静静的灯光。

    ④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儿。这时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家的窗前跳跃着烛光。

    ⑤一个元月的夜晩,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他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⑥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⑦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我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1在第②自然段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和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例: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1______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______她还是照样备课到深夜。

    2______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______我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郑老师家秋天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国庆之夜_________的灯光,严冬停电时_________________的烛光,一个元旦夜晚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侧面烘托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不灭的灯光”是郑老师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5用“_______”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涯中,你一定遇到过像郑老师这样的辛勤园丁吧。请你编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你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白杨》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的微笑充满着希望,爸爸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微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表面写白杨,实则写爸爸,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_

    5高大的白杨树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  

    几棵小树象征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象征

    6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请你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吧。”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便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是不是已经感冒了,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老母亲絮絮叨叨地说,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他赶紧截住,说:“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啊?”母亲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1选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1)对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

    2看完电视后,老王为什么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可以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

    A.母亲的电话 B.父亲的唠叨 C.牵挂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好的天气,难道我们不应该出去游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条快活的小溪流日夜不停地奔向茫茫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30分)

    《白杨》一课的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请你也以此种手法,借粉笔路灯秋菊竹子”“蜡烛等来写具有某种品质的人。要求语言生动感人,写法得当,表现角度新颖。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