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南宁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B.《鸟鸣涧》一诗,诗人紧扣“静”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夏夜图。

    C.汉字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D.习作中,要想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我们要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并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 2、表演课本剧之前要想一想,错误的选项是(  )

    A.人物的动作。 B.人物的背景。

    C.穿什么服装。 D.需要什么道具。

    E.怎样把课文中叙述性的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

  • 3、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

    (1)走马灯( )不,( )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

    (2)( )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 )大家都没有赌兴。

    (3)送麒麟的人( )敲锣打鼓,( )唱一些吉利的歌。

    (4)( )到了十六,店铺( )开始正常营业。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词语填空。

    不可( )( )                 ( )( )             ( )然大( )

    ( )此不( )               ( )( )浩渺               ( )( )

    (1)当老师把答案公布出来时,大家才_______________

    (2)洞庭湖水______________,景色蔚为壮观。

    (3)画“_______”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再写一个同义词______________

  • 5、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_____________,不管遇到____________,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_________,不 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 6、读拼音,写汉字。 

     

     

    gǒng  shǒu

    kāng  kǎi

     

    liú  tǎng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 7、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8、反义词:新鲜( )        存在( )       承认( )       存心(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按课文填空。

    2“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电文稿放在上面。”这句话中,“黯然的目光”写的是毛主席经历过悲痛后的__________。“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___________中;另一方面表现毛泽东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____________

    3“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忠骨”指的什么?这里指的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此地不愧为园胜地,茂林修竹,绿水环流。每逢望夜,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再加上雾弥漫,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1】上面文字中加点的两个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yán báo

    B.yān bó

    C.yàn bó

    D.yàn báo

    【2】易错点上面文字中的“耀”字,第一笔是( )

    A.一

    B.、

    C.丨

    D.丿

  • 11、阅读理解。

    鲨鱼

    我们的军舰停靠在非洲的海岸边。白天很凉快,海上吹着凉风,但是傍晚的时候,从撒哈拉沙漠吹来了干燥的热空气,天气突然变了,变得闷热起来。

    太阳落山之前,舰长走到甲板上,大声喊道:“游泳吧!”于是水兵们马上跳进水里放下救生圈把它栓好,便在救生圈里练习游泳。

    军舰上还有两个男孩跟我们在一起。这两个孩子是最先跳进水里去的。他们觉得救生圈里人多拥挤,想在大海里比谁游得快。两个孩子在水里伸开四肢,拼命朝锚上边有个小桶的地方游去。

    一个孩子一开始超过他的同伴,但是后来落后了。这孩子的父亲是个老炮手,他站在甲板上很高兴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当他看见儿子开始落后的时候,就嚷着鼓励他的儿子:“别泄气!加把劲啊!”

    甲板上突然有人大叫一声:“鲨鱼!”我们在水里马上就看到这个海上魔王的身影。鲨鱼朝孩子们这边游过来了。“回头游啊!回头游啊!回头游啊!有鲨鱼!”炮手扯开嗓子叫喊。但是孩子们没有听见,仍然继续向前游。他们笑着嚷着,比刚才要快乐,还要喧闹。炮手吓得脸色发白,一动不动地瞧着两个孩子。

    水手们放下小艇,跳了进去,划着桨,拼命朝孩子那边飞似的划去。这时候鲨鱼离孩子至多不过20米可是他们离孩子还远着呢。起先,孩子们没听到有人喊自己,也没看到鲨鱼。但是后来,有个孩子回头看了看,马上就听到一声尖叫,孩子们已经朝不同的方向游开了。

    也许是尖叫声提醒了炮手吧。他忽然离开甲板,奔到大炮面前,他把炮口向下弯,瞄准好了,马上安上引火线。军舰上的人个个都吓呆了,大家都担心出事故。炮一响,就看到炮手倒在炮旁边,双手捂住脸。至于鲨鱼和孩子们的情形怎么样,一时没看见,因为人们的视线被浓烟遮住了。当水上的浓烟散去的时候,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低沉而含糊的声音,后来这声音愈来愈响,终于爆发成一片热烈的欢呼声。

    年老的炮手放开了捂着的手,站起身来,朝海上望去。死鲨鱼白色的肚皮顺着浪潮飘荡着。一会儿,小艇划到两个孩子身边,把他们带回到军舰上。

    【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A.点明中心。

    B.环境描写,增加文采。

    C.前后呼应。

    D.介绍事情的发生的环境,为下文做铺垫。

    【2】文章除了结尾处提到“死鲨鱼白色的肚皮顺着浪潮飘荡着”,再也找不到细致刻画的鲨鱼的语句了,但我们却从文中很多地方感受到鲨鱼的凶猛和危险,请用“ ”画出相关语句。

    【3】第⑤自然段描写炮手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段落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炮手在关键时刻采取什么方法救出了孩子?你觉得文中的老炮手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为“有形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迷、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

    材料二: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如右图),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材料三: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一位。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材料四:①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连成万里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有6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②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节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的正误。

    (1)美丽的敦煌莫高窟、秦兵马俑、南京明孝陵、南京云锦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______

    (2)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中,正方形代表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______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______

    (4)截至2019年7月,中国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______

    (5)材料四选段②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丽江古城、哈尼梯田等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______

    【2】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动摇。

    (1)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2)第1 句话说了白杨树( )的外形特点。第2句话说明白杨树( )和(   )的内在精神。(9分)

    (3)爸爸不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更重要的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采用的是( )的写法。(4分)

    (4)不管……不管……总是……”写话。(5分)

     

     

     

  • 14、阅读

    三打白骨精(节选)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 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画曲线句子中的那呆子指的是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其中字表现了悟空 )的心理。

    A.兴奋 B.嘲笑 C.成竹在胸 D.高兴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

    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可以看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任选两个来概括。

    ___________

  • 15、追寻童年脚步

    风筝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zhēng  zhèng)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明(huǎng  huǎng)的天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shěn视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ǎn们这些颠跑在葱郁麦田里的孩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móu划一阵,就各出心(裁 材)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jǐn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liáo kuò)的麦田里,旖旎(ní nǐ)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zhuī zhì)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修好它们。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⑤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chéng zài)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在文中括号里用“/”画去错误的读音或字形。

    2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hǎng huǎng________ shěn______ǎn______

    móu_____划  jǐn______ liáo kuò_______chéng zài________

    3请分别给②、③、④三个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6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做风筝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序。

    a.做骨架 b.勾勒图案 c.做放线 d.挑竹篾 e.烤竹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两句关于风筝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本知识。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簇拥的含义:____________

    2戏院散场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采用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一个实验。一天,她来到一所学校,请校长找来三个四年级的学生。

    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系着绳子的小铅锤。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头,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在瓶子里。

    她对三个学生说: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你们现在正在一口没有水的井里玩。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说完以后,她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小梅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字刚喊完,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那位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小梅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当然让别人先出去!

    那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了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她对校长说:美国这样的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都由于争着先往外拉铅锤,总要把瓶子掀翻。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括号里。

    2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3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这段话描写的两个方面是(  )

    A.刷墙动作 刷墙效果

    B.刷墙动作 刷墙声音

    C.刷墙神态 刷墙效果

    D.刷墙神态 刷墙声音

    【3】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xiàn qiān)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dǎng dāng),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g)。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bǎn bān)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dāng dōng)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在文中画去错误的读音。

    2“小胖墩儿正是抓住了小嘎子的缺点,才把他摔倒了。”由此我想到一个成语(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在摔跤方式上,小嘎子为什么选择“随便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摔跤过程中,文中写了小嘎子的一系列动作,读读短文,把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根据提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

    (2)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

    (3)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用脚_______________

    5从这段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1、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读下面的开头,结合生活实际或展开想象,接着写下去。题目自拟。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