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吉林松原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 2、(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B. 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瞒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

    C. 最近,湖南电视台制作的亲情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正在热播,那五个孩子的精彩表现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切关注。

    D. 在会上,学生会主席汇报了新年前夕,各班同学准备文艺节目,到处借服装和道具,利用放假后的时间积极排练,准备过一个愉快的“新年艺术节”。

  • 3、下列诗句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境最为相似的是(  )

    A.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B.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C.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D.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一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落地生花。

    B.围绕“朗读与视觉:人文、历史与危机”为主题,知名主持人董卿与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单世联、张涛甫、陈恒等各抒己见。

    C.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以上,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

    D.面对网络直播的迅猛发展,不仅需要从法律层面立规矩,还需要平台加强自律、网民主动监督,更需要职能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 5、(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汉大学樱花绽放,花香四溢,前来赏花的游客不绝如缕。为了优化管理,学校今年首次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

    B. 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C. 在反腐斗争中,我们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D. 港珠澳大桥是桥、岛、隧一体化的世界级工程,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双体式沉管技术已能满足施工间不容发的“毫米级”精度要求。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相比之下,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城,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断能力。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断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自然,科幻文学并不能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但它通过对想象世界的描写和对科技社会的预言,足以激活我们的创造力,也激发出指向科技领域的强烈兴趣。事实上,有许多最终走上研究之路的科学家,都曾经受到过科幻文学的影响。

    (取材于刘慈欣《让科幻文学推动创新》)

    材料二:

    吴言: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慈欣: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取材于《星空的奥妙——刘慈欣访谈》)

    材料三:

    在人们开始带有某种乐观的倾向去关注中国科幻创作时,我们更应该反思那些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其实是多方面的,此如,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在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缺失,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从科幻的社会教育意义来说,《三体》仅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国内科幻界为数不多的较高质量的科幻作品中,像更关注科技伦理问题的王晋康等人的一些科幻小说,也是颇为值得重视的。科幻作品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是未来中国科幻创作另一个值得鼓励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刘兵《〈三体〉现象与中国科幻》)

    材料四: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原创力量的薄弱,作者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很有限,大部分中青年作者又长期陷于(科幻世界)杂志体系,造成科幻文学一定程度的小众化和边缘化。缺少或没有专职作家,这个问题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其他的类型文学。以校园在读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作家在刊物上成名较早,但到了而立之年又大部分因为生活、工作等压力销声匿迹。中年作家“留守”的寥寥无几,“留守”的作家刘慈欣以一人之力用一个大部头作品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但却由于中国科幻力量的体量小和结构性失衡而形成后继无人的窘境。

    (摘编自《中国科幻图书出版的初步考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学手法方面,科幻文学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关注并思考未来。

    B.既然科幻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就应该具备一般文学的基本特征,遵循普遍的创作规律。

    C.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相比,其内容在时空上拉开距离使之客观上具有超越现实的特征。

    D.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的标志,因此含有科幻元素的文学样式都可以算作科幻文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文学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科幻文学不是恰当的方式。

    B.我国有较高质量的科幻文学作品为数不多,科幻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小众化和边缘化的。

    C.不少青年作家因生活、工作压力不再“留守”类型文学,致使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后继无人。

    D.科幻文学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如科技伦理小说,深入探讨科技伦理问题,这值得关注与鼓励。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二所论观点的一项是(  

    A.刘慈欣称新生代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的《荒潮》为当代中国科幻界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B.有杂志评论:“科幻文学的语境不是人文的,而是冰冷冷的理智和逻辑的”。

    C.作家舒乙认为,奇幻武侠小说作家龙人的创作仍属通俗小说范畴,质量不高。

    D.刘慈欣把阿西莫夫的作品给一位小说编辑看,对方认为阿西莫夫的作品是初中生水平。

    【4】科幻文学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5】如何使我国科幻文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紧承“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借助意象,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

    (2)《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

    (3)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开篇一句“_____”,简洁利落地交代了醉翁亭所在的大环境;而“___”一句,则以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醉翁亭的姿态及其所在的具体地点。

  • 8、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苏轼)

    ⑵ 酾酒临江,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苏轼)

    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韩愈)

    ⑷ 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师说》韩愈)

    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白居易)

    ⑹ 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琵琶行》白居易)

    ____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⑻ 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⑼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______________,山也。(《登泰山记》姚鼐)

    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荀子)

    ⑾ 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静女》)

    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⒀ 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短歌行》曹操)

    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杜甫)

    __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

    ⒄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______________,到黄昏、______________。(《声声慢》李清照)

    ⒆ 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秦观)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5)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6) ,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7)天生一个仙人洞,   。(毛泽东《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8)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告诫世上女子不要过分沉迷在甜美的爱情之中。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形、声两句方面勾勒赤壁壮景。

    (3)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景象。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实写眼前景色转到回忆感慨历史的过渡性句子是“____________”。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与《礼记》所描述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类似的场景是“____________”。

    (3)终身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古人深明其理。请写出两句古诗文中表述学习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浦·春水

    张炎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注】①前度刘郎:指去而复返的人。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暖绿粼粼”,扣题“春水”。湖光粼粼,绿波荡漾,弥漫着春的气息,透出了春日温煦之意,写春水溶泄荡漾之状。

    B.“荒桥断浦”两句承上启下,“桥断”即写断桥,点明地点是杭州西湖,一“荒”字与前文形成对比,转而写西湖之荒凉。

    C.下片起句词人先写“空山”,悲凉之意转浓。接着描写眼前的“新绿乍生”及“茂林觞咏”等景物,进一步抒发自己的哀叹。

    D.全词笔调细腻,绘景出彩,过渡自然。词人由优美的苏堤游至荒凉的断桥,感情也随之由欢快转为悲伤,情景交融,精妙绝伦。

    【2】有人评价本词“章法严密,层次清晰”,请围绕“春水”,简要说明本词的构思脉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安国君倚,密州安丘人。父光辅,居马耆山,学者多从受经,州守王博文荐为太学助教。孙奭知兖州,又荐为太常寺奉礼郎,州学讲书。既而奭与冯元荐安国为国子监直讲,并召光辅至。

    安国《五经》及第,为枝江县尉,后迁大理寺丞。光辅教授兖州,请监兖州酒税,徙监益州粮料院,入为国子监直讲。景祐初,置崇政殿说书,安国以国子博士预选。久之,进天章阁侍讲、直龙图阁,遂为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皆兼侍讲。进翰林侍讲学士,历判尚书刑部、太常寺,纠察在京刑狱,累迁给事中。年七十余,卒,赠尚书礼部侍郎。

    安国讲说,一以注疏为主,无它发明,引喻鄙俚,世或传以为笑。尤喜纬书及注疏所引纬书,则尊之与经等。在经筵二十七年,仁宗称其行义淳质,以比先朝崔遵度。

    尝讲《周官》至“大荒大札,则薄征缓刑”,因进言曰:“古所谓缓刑,乃贳过误之民尔。今众持兵仗取民廪食,一切宽之,恐无以禁奸。”帝曰:“不然,天下皆吾赤子,迫于饿莩,至起为盗,州县既不能振恤,乃捕而杀之,不亦甚乎。”尝请书《无逸篇》于迩英阁之后屏,帝曰:“朕不欲背圣人之言。”命蔡襄书《无逸》、王洙书《孝经》四章列置左右。

    论曰:冯元质直博雅,有古君子之风,欧阳修称师民醇儒硕学,在仁宗时,并繇宿望,先后执经劝讲,庶有所补益矣。张锡清慎敛晦,晚始见知。[注]及安国父子俱侍经幄考求其说亡过人者夫博习修洁之士潜德隐行不闻于世者多矣由是言之士遇不遇岂非命哉!

    (选自《宋史·杨安国传》,有删改)

    [注]揆:张揆(990——?),北宋文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揆及安国父子俱侍/经幄考求其说/亡过人者/夫博习修洁之士/潜德隐行/不闻于世者多矣/由是言之士遇/不遇岂非命哉

    B. 揆及安国父子俱侍/经幄考求其说/亡过人者/夫博习修洁之士/潜德隐行/不闻于世者多矣/由是言之/士遇不遇/岂非命哉

    C. 揆及安国父子俱侍经幄/考求其说/亡过人者/夫博习修洁之士/潜德隐行/不闻于世者多矣/由是言之/士遇不遇/岂非命哉

    D. 揆及安国父子俱侍经幄/考求其说/亡过人者/夫博习修洁之士/潜德隐行/不闻于世者多矣/由是言之士遇/不遇岂非命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一般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B. 五经,是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论语》《春秋》五部典籍的合称。

    C. 注疏,注和疏的合称。注是指对经书正文中字句的注解,疏则是指对注的注解。

    D. 君子,先秦典籍中的君子常强调地位崇高;后代君子常强调德才兼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安国熟谙五经,官职屡获升迁。杨安国以《五经》科考及第,任枝江县尉,后升迁大理寺丞;后历任天章阁待制、翰林侍讲学士等等。

    B. 杨安国讲说多年,人们褒贬不一。他在讲说的时候,因为引喻庸俗、尊崇纬书遭到了世人的嘲笑;但是他在经筵二十七年,却得到了仁宗的高度认可。

    C. 杨安国讲学有悟,于是进谏君王。他曾经在讲说《周官》到“大荒大札,则薄征缓刑”之时有所感悟,于是针对“缓刑”一事向皇帝提出了看法。

    D. 杨安国曾有奏请,颇得皇帝宠信。他曾奏请在迩英殿的后屏上书写《无逸篇》,皇帝虽然说“朕不欲背圣人之言”,但还是一定程度上采纳了他的奏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众持兵仗取民廪食,一切宽之,恐无以禁奸。

    (2)迫于饿莩,至起为盗,州县既不能振恤,乃捕而杀之,不亦甚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浙江杭州一家养老院住进了不少年轻人,其中许多还是00后。搬入这个养老院的年轻人,每个月只要支付300元租金即可入住,但同时每个月必须为老人提供至少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形式多样,可以进行书画、音乐、舞蹈、插花等教学。养老院要求青年入住者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单身青年,且市区无住房。通过报名、审核、面试,入住后还要进行考评。

    有人认为,老人得到了陪伴,年轻人减轻了负担,这是双赢;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占用了社会有限的养老资源。

    对以上观点,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