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
B.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偷偷跑到球场打起了篮球,王老师找到我后,说我不学无术。
C.波音定制款私人飞机,让特朗普一亿美元的座驾也相形见绌。
D.联合国朝鲜问题特使涉嫌假公济私而丢官。
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特意挂印封金,然后才从曹操处离开,这体现出关羽看重名节,光明磊落的精神。
B.《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疑心重的曹操因为中了庞统的反间计,误杀了蔡瑁、张允二人,后发现上当,但已来不及了。
C.《社戏》中,作者通过描写“平桥村”景美、人美、情美,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并在其中寄托自己美好的理想。
D.《茶馆》中,秦仲义说“我老觉乎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这表明他有爱国心、有民族自尊心。
E.《哈姆莱特》中,王后乔特鲁德具有双重性格:在老国王死后不久嫁给他弟弟,表明其薄情寡义;对于哈姆雷特表现出关切,表明其母性未泯。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负责管理监狱图书馆的布鲁克斯(老布)在服刑50年后出狱,面对监狱外世界的巨大变迁,他的心情可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来概括。
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气势磅礴、瑰奇壮丽的沙漠边塞冰雪图,烘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⑶苏轼在《赤壁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样东西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藏,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享用它们,没有竭尽。
【答案】 到乡翻似烂柯人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烂柯、瀚、阑干、凝、惟。
【题型】情景默写
【结束】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太后听了玄烨的话,厉声喝道:“建宁的亲生父母残害我这么多年,现在怎能还让我对她假以辞色呢?”
②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积极性全无,整日旷课打游戏,期末考试前才临渴掘井。
③城市建设容易出现因人成事的现象,这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有重要关系。
④故宫博物院在院庆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连日来,人们纷至沓来,故宫可谓人山人海。
⑤在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每个市民都应履行责任和义务,为城市绿化、美化添枝加叶。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⑤ D. ②③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各级政府积极施策,接部就班、持续探入地推进改革,中国的老百姓必将能够从中分享到更多的改革成果。
B.刚刚逝世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主宰新加坡政坛50多年,使新加坡和韩国台湾、香港分庭抗礼,把一个落后的小岛国建成世界金融中心。
C.乌克兰内战已持续一年时间,政府军和东部民间武装在顿涅茨克等军事重地激烈交战,双方军队旅进旅退,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D.清明小长假期间,有“中国梨都”之称的砀山县近百万亩梨花盛开,这一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徜徉在花海之中,游客如坐春风,流连忘近。
5、下列各句,语序最通顺的一项是( )
A.那些友好邻国,疫情期间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是更重要的。
B.疫情期间,那些友好邻国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
C.疫情期间,那些友好邻国不仅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
D.那些友好邻国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疫情期间。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时间
龙应台
(1)2007年最末一个晚上,十八岁的华飞去和朋友午夜狂欢。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刚从街上的人流离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
(2)然后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这是跨年之夜。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丽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
(3)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
(4)一只漏沙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5)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衡量时间。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
(6)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上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不同。
(7)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上挂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在走。
(8)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俩加五个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张大头照,三十年不曾间断。三十年中,红颜夫妻变成老夫老媪,可爱纯真的婴儿变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
(9)还有那疯狂的艺术家,突然决定写数字。醒来一开眼就写连续累积数字,吃饭、坐车、走路、如厕、洗头时不断地写;搭飞机出国时,在飞机的座位上写;到医院看病打针时,在病床上写;到教堂做礼拜时,在教堂的长板凳上写。每分每刻每时写,每天每月每年写,数字愈来愈大,字串愈来愈长,艺术家这个人,是的,愈来愈老。
(10)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杜甫不是在记录时间吗?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记录时间吗?伦勃朗一年一年画自画像,从少年轻狂画到满目苍凉 – 他不是在记录时间吗?
(11)农业社会的人们认真地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难道不也是一个看不见的门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时间的印记?
(12)所以跨年的狂欢,聚集、倒数,恐怕也是一种时间的集体仪式吧?都市里的人,灯火太亮,已经不再习惯看星星的移动和潮汐的涨落,他们只能抓住一个日期,在那一个晚上,用美酒、音乐和烟火,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13)凌晨四时,整个清迈小城在宁静的沉睡中,2008年悄悄开始。我们行装齐整,离开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寮边界出发。五个小时的蜿蜒山道,两天的慢船河路,冷冽的空气使人清醒。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时间用什么测量。
(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时间”为题,以时间为序,首尾照应,内涵丰富。
B. 作者善于观察生活,通过描写不同的人和事来抒发人生感想,文载充满哲理。
C. 作者的文字清新细腻,读此文犹如听邻家阿姨讲故事一般,舒缓而沉静。
D. 结尾处再次设置“时回用什么测量”的疑问,引人深思,还有什么可以测量时间。
【2】文章第九自然段举了艺术家的例子有何作用?
【3】作者为什么认为时间需费测量?请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相见欢》叹道,“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苏轼在《赤壁赋》中发出的感慨也将水与生命关联到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这个处世原则。
(3)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两句,借用燕昭王重金求士的典故,表达主将甘愿为国捐躯以报答君主知遇之恩的豪情壮志。
(2)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解惑,体现教师解惑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在表达不愿再与男主人公“偕老”的想法之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比喻说明了原因。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若不吸取教训,历史就会重演,如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感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观刈麦》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农民在田间繁忙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2)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_______(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3)《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报任安书》中指出自己写就此文的目的是“___________”,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而《屈原列传》中提及屈原写就《离骚》主要是为了控诉当时的黑暗统治,即“___________”。
(2)《登快阁》中连用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而借酒消愁的苦闷和感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常常会用以景结情来增加诗歌意蕴,从你熟悉的古诗词中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乘小船越过茫茫江面时的情景。
(3)杜甫在《登高》中道出自己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月十日
韩㴲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
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
野处偏宜夏,贫家①不厌晴。
薰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②。
[注]①贫家:诗人自指。②“腐草”句:参见《逸周书·时训》“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说自己幽居于深山之中,独白一人,在这美好的夜晚,步出山寺,赏月闲行。
B.诗人因为颔联的“微行”,才发现首联所说的美景,但两联换位,却是匠心独运。
C.薰风吹鬓而加一“ 老”字,表现作者感收没法与自然景观共存、壮志未酬的心情。
D.本诗抒发诗人夏日山居情怀,前四句即景抒情,后四句寄情于景,全诗情景交融。
【2】本诗语言清新淡雅,看似不甚雕琢,细品实则有味。请以首联为例,赏析诗人用语的精妙。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石曼卿墓表(节选)
欧阳修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①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自契丹通中国,德明②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忻。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注)①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②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B. 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C. 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D. 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墓表”指墓碑,竖于墓前或墓道内,表彰死者。作为一种文体,与碑碣相同。
B. “博士”古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博士是掌典书籍文献、通晓史事的官职;汉武帝时期,博士成为执教于太学,传播孔孟学说的学官,东汉以后历代亦多有设置;后来,博士也成为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尊称,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C. “服除”指守丧期满。中国封建社会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穿大功服的服期是九个月;穿小功服的服期是六个月。
D. “临朝”古代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称制”是指后妃掌权后代理皇帝之责,行使皇帝权力。两者合称为“临朝称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 石曼卿年轻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真宗皇帝就广施恩惠,只要三次没考中进士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接受了职务。
C. 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后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D. 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2)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年轻的粤剧演员李燕正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幼年时看粤剧,她便被旦角儒雅温润的气质吸引,从此立志加入其中,她深入研究古老的粤剧艺术,认真研习“唱、做、念、打”的基本功,并且一直致力于以“粤剧+电影”“文艺+科技”等新形式,拓展粤剧艺术发展空间。她认为“兴文化在于育新人”,因此她一次又一次走进学校,传播戏曲文化,让同学们加深对家乡戏曲的了解,感受非遗风采和文化魅力。
身为年轻人的你,对此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以“以青春之力,向传统致敬”为主题,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