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陕西安康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羽翼     伶俜     暗然神伤     殒身不恤

    B.瞩目     苛刻     旁征博引     以逸待劳

    C.斑斓     渲泄     雍容华贵     转瞬即逝

    D.间谍     炫耀     沤心沥血     刚愎自用

  •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人亦其家 念:想念

    B.使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负:承担

    C.一肌一容,尽态极 妍:美丽

    D.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 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在北京一些中央媒体工作的外籍人士注意到,媒体上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C.在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语出《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季鹰指晋朝吴地人张翰。《世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西风起即想起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B.“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语出《师说》。其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初七下九,语出《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所著。《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

    2009年5月26日,一代讽刺漫画大师丁聪溘然长逝。丁聪的一生,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代庞大躯体的病灶上。

    1916年,丁聪出生于上海。其父丁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大门口。对丁聪的生活和艺术影响最大的漫画家是张光宇、叶浅予。他们的画,描摹了上海市井的百态,这让丁聪触动很深,也影响着他后来那种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一次,丁聪画了一幅漫画要发表,报馆让他署个名字,他顺手写下小丁。这个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聪说,中文的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当普通的小人物,做喜欢的事,挺好。

    七七事变后,丁聪的漫画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改变了丁聪的思想,决定了他以后的创作道路。这种与国家、民族息息相通的深厚感情,像一条红线,从此一直贯穿于丁聪的作品之中。

    在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香港沦陷后,丁聪和一批文化界人士辗转来到重庆,他继续以画笔从事爱国宣传活动。 抗战后,丁聪回到上海,创作了大量以争民主为主题的讽刺漫画,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图》等,有力抨击时政,揭露黑暗现实,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以致有些作品一出来,便遭到国民党雇佣流氓的撕毁。他也因此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

    1949年年初,丁聪被任命为《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丁聪仍坚持自己的讽刺漫画,由此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的资深运动员。从1958年的反右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大鸣大放中,丁聪对外行领导内行提出的批评,连同筹办《万象》的构想,成了反右高潮中的罪状。1958年的一天,右派丁聪乘上一列开往东北的火车,去了北大荒850农场云山畜牧场劳动改造。

    丁聪平日里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骨子里却刚直不阿。为此,他吃尽苦头。反右的时候,有人要他检举一位朋友的反动言行,他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文革之时,又有人强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并列举此人种种劣迹以作诱导先生听后说:这个人真坏。逼他的人大喜过望,催他赶快交代。先生慢悠悠地说:我同他相交那么多,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居然一点也不告诉我!天底下竟有这么坏的人。为此,他挨了一顿铁棍,被打得头破血流。 

    文革开始时,丁聪被分配到美术馆扫地、写标签。不许画画,他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上漫画。白天要劳动,画画的时间难保证。丁聪正发愁时,赶上单位体检,查出来丁聪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丁聪可乐坏了。为了能争取一段完整的创作时间,丁聪不吃药,复检时憋着一口气,血压当然还是高,丁聪又争取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就是利用这两个星期,丁聪赶出了30多幅鲁迅小说插图。

    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小丁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作黄金年代。此时恰逢《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漫画中的犀利和辛辣,让人觉得,小丁好像从来没变过。

    三中全会到80年代的一段时期,是丁聪认为最开放的时代。他继续以笔为刀,针砭时弊。他的讽刺漫画与讽刺相声、伤痕反思文学、电影话剧一起,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

    这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老人走了,静静地、无声无息,像一片秋叶摇落,像一朵白云飘逝。不设灵堂,不作告别。平淡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正是这样的平淡,才淬炼出了最强大的艺术,给社会与现实以无情的鞭挞。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画的都是老百姓想的事情,老百姓通得过的,我才画。虽说我为这个吃过不少苦头,可我总觉得我没做过坏事,对得起良心了。 (丁聪《一生就做一件事》)

    丁聪当时住的房子大约十几平方米,除了一扇窗户透亮,沿墙都摆满了书柜。他的生活也很简单,就是画画、看书、吃饭、看电视、睡觉。只要一拿起画笔,他就感到心满意足,感到快乐。  (李辉《从此天堂里也会多一些笑声》)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丁聪取笔名为小丁,一用就是60年,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而他这一生的创作始终围绕着市井小人物的百态人生。

    B.丁聪出身绘画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熏陶。他的父亲自学成才,丁聪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深受其影响。

    C.从1958年的反右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对象,但这些接二连三的厄运却成就了他任何处境下都乐观、旷达的性格。

    D.丁聪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这与他浓烈的爱国情怀不无关系,丁聪始终热切地关注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饱含一腔忧虑之情。

    E.时代身上的牛虻这一标题用形象的比喻高度赞美了丁聪与时代病灶抗争到底的正直、勇敢的精神,诠释了一名知识分子最应具备的品格。

    (2)作为一位漫画家,丁聪的画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文章六、八两段引用了丁聪的话,请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

    (4)文中说丁聪平淡的人生,却淬炼出了强大的艺术。请结合材料,对平淡强大的关系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写出了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多病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贾谊在《过秦论》中就以“__________”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某同学搬新家有了自己的小书房,父亲希望他用所学知识给小书房取个雅号,于是他就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小书房命名为“容安斋”。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与元九书》)

    (8)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曹雪芹《红楼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描写很多鱼自由轻灵游动之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既以蚯蚓为喻,正面论证了“学习要专心”的论点,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来论证这个论点。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守军威武雄壮的气势。

    (3)陆游《游山西村》中直接赞美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对吾土吾民之爱的一句是“_______

  • 11、不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表明孔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国家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_______, 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素养与境界,就要和有大学问、大修养的人交流,不能和浅薄、鄙陋的人交往,正如刘禹锡《陋室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猿啼高而急,似哭似号,给人以凄哀之感,让人听了伤心,所以诗人们常用猿啼表达哀音,比如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多角度铺叙秦人宫殿的巨大耗费,如突出的钉头“______________”,纵横的栏杆“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做答。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凤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此词为作者离开扬州溯江上行,途中抒怀作品。杨济翁:即杨炎正,宋代词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点明题目中的“江行”,由江行沿途所见山水引发回忆,蕴含着久别重逢之慨。

    B.“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说的是要探山川之胜,就要攀登,穿坏几双木屐也无妨,写出词人对胜景的喜爱之情。

    C.“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一句,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

    D.“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旧,由人及己,意言北伐之事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2)“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一句,写“梦中”所行,有何独特的表达效果?

    (3)下片中“英雄事,曹刘敌”一句写的是三国鼎立时代的故事,其中的“英雄指三国时期的孙权。辛弃疾多次在词作中歌咏孙权,初中所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高中所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都提到了孙权,请简要分析为何辛弃疾如此推崇孙权?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其后各小题。

    赵师民,字周翰,青州临淄人。九岁能属文,举进士第,孙奭辟兖州说书,领诸城主簿。师民学问精博,奭自以为不及。夏竦尤所奇重,称为“盛德君子”,论其文行,愿回两子恩,授以京秩。除齐州推官、青州教授,更天平军节度推官。

    会赵元昊反,罢进讲。师民上书陈十五事,因献《劝讲箴》。明年春,帝遂御迎阳门,召近臣观图画,复命讲读经史。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后讲《论语》,问“修文德”,曰:“文者,经天纬地之总称。君人之道,抚之以仁,制之以义,接之以礼,讲之以信,皆是。”帝曰:“然其所先者,无若信也。”曰:“信者,天下之大本,仁义礼乐,皆必由之,此实至道之要。”他日读《汉记》,问长安城,众莫能知,共推师民。因陈自古都雍年世,旧址所在,若画诸掌。帝悦曰:“何其所记如此!”在经筵十余年,甚见器异。尝盛夏属疾家居,帝飞白书团扇为“和平”字,赐以寄意。

    累请补郡,除龙图阁直学士、知耀州。帝自写诗宠行,目以“儒林旧德”。将行,上疏曰:“凡天之示象,由人君有失,不然,则下蔽其上。古人君之失,不过暴虐怠慢,奢侈纵放,不师古始。舍是,何失道之有?今圣心慈仁恭勤,俭约自检,动循典礼,如此自非下蒙上、邪挠正,使主恩不下究,而谁之咎欤?望陛下朝夕咨于丞弼心臂之臣,洎左右近侍耳目之官。其忠而纯者,与之慎柬内外百执事及州县牧宰,使主恩究于下,不为群邪所蔽塞,则亿兆之幸也。”三迁刑部郎中,复领宗正,卒。

    师民淳静刚敏,举止凝重。幼丧父,哀感,不畜婢妾,年四十四始婚。志尚清远,专以读书为事。性极慈恕,勤于吏治,政有惠爱。尝奏蠲陕西旱租。又欲论榷酤诸敝,会仁宗不豫而止。常患近世官失其守,作《正官名》,议多不载。有集三十卷。子彦若,试中书舍人。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B.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C.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D.师民见朝/廷厌兵屈意/以招元昊/内不能平/乃上言/请任方面/以图报效/迁天章/章阁侍讲/同知贡举/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第,即进士及第,是科举考试中获得的最高级别成绩。殿试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论语》,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朱熹把它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成为儒生学子必读书目。

    C.飞白,亦作“飞白书 ”,一种特殊书法,其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画法,亦称“飞白”。

    D.郎中,官名,战国已置。汉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后隋、唐至清末,各部诸司之长均称郎中。另有称中医医生为郎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师民年少时即聪颖卓异,才德兼具,先后受到孙奭、夏竦等器重,官运亨通。

    B.赵师民为皇帝讲读经史,解读仁义礼信为君之道及《汉记》,足见其精古通今。

    C.赵师民深得皇帝赏识,夏天生病在家,皇帝也亲自写团扇“和平”表问候之意。

    D.赵师民为官宽厚仁慈,曾奏请朝廷免除陕西地方赋税,终因仁宗生病而未实施。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帝悦曰:“何其所记如此!”在经筵十余年,甚见器异。

    (2)如此自非下蒙上、邪挠正,使主恩不下究,而谁之咎欤?

    5皇帝为什么给赵师民写诗送行?赵师民在临行前给皇帝上疏主要想表达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次亲友聚会,大学生李华与亲友们聊起了“信息检索与筛选”的话题。

    在一家企业做管理的表姐说,自己曾因为开启了“垃圾短信屏蔽”而险些遗漏了几条重要的工作信息。

    刚退休的大伯感慨现在信息铺天盖地,真伪难辨。觉得还是过去好,虽然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但人们做事心里感觉踏实,效率反而更高。

    自主创业的堂兄认为,信息检索与筛选是现代社会人们一项重要的素养,谁的“搜商”高,谁就更有可能抓住机遇。

    假设你是李华,请你就亲友们的观点或困惑,围绕“新时代的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即兴发言,分享你的理解与思考,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