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信排鼓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鼓乐,起源于明代,是民间娱乐产物,世代口耳相传,对传承者的要求格外高。
②由于语文素养的差异,面对同一个作文题,同学一挥而就,写得富丽堂皇;有的同学提笔忘词,写得平淡无奇。
③稀土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稀土管理体系,严防稀土资源的流失。
④2017年12月27日,新的交通法规出台,这将有效杜绝一些司机张冠李戴,使用他人的机动车驾驶证销分现象的发生。
⑤面对发生争执的学生,老师都不宜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而是要在听取当事人的辩解及其他同学的看法后再进行评判。
⑥我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个高力,大羽毛球打得棒极了,为虎添翼,这次我们班在校羽毛球
赛上夺冠的把握更大了。
A. ②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日趋便捷,整个社会的变革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B. 近年来,高校招生多以“男神”“女神”为宣传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种宣传方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值得肯定。
C. 延长售票期的新举措有力地打击了“黄牛”,方便了铁路部门的统筹调配,加深了乘客的购票乘车体验,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
D. 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海军,作为曾经的海军大国的俄罗斯已经望其项背,中俄两国海军之间距越来越大了。
②我们的文化建设不是搞历史虚无主义,更不是另起炉灶,阻断文化血脉,而是必须联通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尽管国产影视斯作品出口在增长,但是,不少在国内颇受好评的影视剧却在备外遇冷,文化差异让国外观众觉得隔靴搔痒。
④由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执导的超级巨片《阿凡达》狗尾续貂,第一部续集将在今年9月正月开机,并且率先开拍外星球的场景。
⑤各级政府应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盖,注重基层一线工作、群众工作经历,不拘一格,从各个领域选用优秀人才。
⑥第二期汉调二黄培训班在石泉县文化馆开课,主办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老腔,让这门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薪火相传。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宣传《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意在增强居民的控烟意识,拒绝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让控烟令落地生根,不走过场,最终达到真正禁烟的目的。
②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泉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③旧时代的凄风苦雨和战争的血火考验,铸就了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反观我们,和平与安逸好像消解了我们的精神“钙质”。
④在市区有些只允许单向通行的小街巷,却经常遇到逆向行驶的车辆,司机对交通指示标识均习焉不察,给这些单行道“添堵”,这引起市民不满。
⑤古巴在政治上深谙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它积极改善古美双边关系,又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与拉美几乎所有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
⑥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这是一种境界,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中队队长杨昌军身上。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5、下列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数罟不人洿池 数:密 B.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 :延请
C.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白白地 D. 虞常果引张胜 引:拉上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小题。
私人讲学的历史常常要追溯到孔子的杏坛讲学。而实际上,在孔子之前有没有私人讲学的历史还很值得探究。自汉武帝取董氏的“独尊儒术”后,孔子一下子从诸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官方载体,在文化、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终极文化理想,而后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以至于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大多都归于孔子。就孔子对中国学术文化的贡献来看,这实在是很可以理解的。那么私人讲学,其肇始之归于孔子,就有特别的意义。
既有私学,就一定有官学。而且据可考的史料记载,官学要远早于私学。能够冲破“学在官府”的垄断,想来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可以想见,只有以孔子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力,才有可能决定性地打破这一垄断局面,而且私人讲学之风确确实实在孔子之后开始勃兴。我们所说的书院,正是私人讲学的殿堂。而书院的兴盛直至高峰,都是和时代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的。
当然,私学的这种勃兴常常伴随着与官学的博弈。官学自然教授经史,然而总其归途,总还是要落实在教化上。一时之官学有一时之教化,一朝之官学便有一朝之教化。经史本身自不变,然讲经讲史之法却实在一代有一代的侧重。这种重教化的教学育人,虽然也在历史上培养了从郑玄到孔颖达等许多大儒,然而古代政治的教化之弊还是渗透其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正在于官学选士的存在。自周代起,官学的基本体制便已完备,而选士则是官学最主要的职能之一。这样官学和取士便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系,而这种联系,是私学无法比拟的。
史籍可见的私人书院,是建于唐朝的张九宗书院。而其正式完备,则是在宋代。而宋代的书院则蔚为大观。为何在宋代,书院才得以兴盛,这个问题实际上还得回到其从官学的突围。正因为官学与朝代的紧密联系,所以在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经济凋敝、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混乱的朝堂更迭,处于下层的文人士子根本无从施展才华和抱负,统治者忙于稳固政权,眼中只有军事力量,根本无暇顾及官学。史料记载,从北宋初年直到范文正的庆历新政的官学复兴,在这八十余年期间,官学没有任何进步。中央官学仅有一个国子监,地方上更是凋敝不堪。乱世过去,文化开始复兴,在宋代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之同时,科举名额也大大增加,官学无法满足大量学员读书的需要,于是私人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都已经成熟。而在官方,书院既迎合了崇文抑武的中央集权趋势,又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的渴望,解决了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书院自然是提倡的。于是,就在北宋时期形成了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四大书院。
然而随着明清科举制的高度制霸,出仕必由学校的铁律最终确立下来,当文人士子只有一条科考之路可走的时候,书院还是衰落下去了,可是它带给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文化风景却始终光彩熠熠。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私人讲学的场所就是书院,孔子只有凭借自己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力,才有可能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建立私人书院。
B. 虽然有待探究,但因孔子在中国学术文化中的巨大贡献,人们对“私人讲学肇始于孔子”这一结论是很可以理解的。
C. 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都大多归于孔子,是因为孔子在“独尊儒术”后,逐渐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
D. 官学与选士的政治关系,导致私学比之而衰。每朝的官学教化都不同,这源于官学要为朝廷服务,官学的教化之弊就显而易见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私学和官学均教授经史,但官学侧重于教化育人,其目的在于政治的需要,官学要为选士服务,所以“学在官府”长期垄断。
B. 官学最重要的职能在于选士,不同朝代的选士标准不尽相同,其官学的教化也就有了不同,但是总体上看,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C. 宋代文化复兴,官学无法满足知识分子读书的需要,官方不得不极力加大对书院的投资建设力度,由此四大书院走向兴盛。
D. 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恰恰在这个时期,战乱、朝代更迭等社会现象致使私人书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孔子设立私学的经历看,开办者个人的学识对于私学的存亡兴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官方的政策、学子的求学需要等因素也不可或缺。
B. 官学的政治教化之弊显而易见,最重要的一点表现在官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培养大儒,而是培养官府需要的后备力量。
C. 书院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官府对人才选拔标准的制霸,而宋代的书院满足了官方崇文抑武的政权需要,所以宋代书院的发展蔚为大观。
D. 晚唐五代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官学发展停滞不前,因而私人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成熟起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表达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赋”体之文多铺采摛文,善用夸张,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阿房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极广;以“____________________”来谴责统治者对搜刮的财物毫不珍惜视为尘泥。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受上赏与中赏的两种情况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其简洁地画出了桃花源中土地和房屋的情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赤壁赋》亦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者都借流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世变迁的感慨。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艰难处境,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以及与命运的抗争。
(3)扬州,古称广陵、维扬,历史悠久。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化用杜牧诗句盛赞扬州昔日繁华的景象,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突出战争的残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描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诬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于谦《石灰吟》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论语.学而》讲,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体现君子修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⑶___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荀子《劝学》)
⑷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⑸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⑹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⑺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⑻舞幽壑之潜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1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纳兰性德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的语序应为“糁径杨花樱桃落”,描绘出了糁径上面杨花樱桃飘落的情景。
B.“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睹物思人,当初的美好景象,仿佛就在昨天。
C.“可惜春来总萧索”,承上启下,“可惜”既承接上阕写景,也开启下阕抒情。
D.“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化用典故,反问收尾,强化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2】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空中而多窍 空中:离开地面
B.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向:刚才
C.殆与余同 殆:大概
D.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的真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不知其浅深 而臆断其有无
C.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而笑李渤之陋也
D.而言之不详 盖叹郦元之简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陈胜者,阳城人也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方心动欲还 译文:我正当心惊想要回去。
B.有大石当中流 译文:有块大石在水流的中心
C.汝识之乎时 译文:你看到了它吗
D.此世所以不传也 译文: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呀
15、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