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吉林吉林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未尝有坚明约束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芸芸众生        无动于衷        心无旁骛        略见一斑

    B.顾影自怜        英雄倍出        人声顶沸        口蜜腹剑

    C.扬长而去        开源节流        委曲求全        怨天尤人

    D.一筹莫展        融会贯通        墨守成规        金碧辉煌

  •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以为小小说不应排斥故事(情节)性,恰恰相反,小小说的情节(故事)往往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   ,   ;   ,   。   ,   ,他既要惜墨如金又要纵情泼墨,这种矛盾状况要求作者必须拿“干货”,掏“精华”,任何的粉饰卖弄都是多余甚至讨厌的。

    ①如果没有好的故事情节,他们很快就会厌倦

    ②喜欢读故事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③通俗文学之所以受欢迎,原因也在于此

    ④他们读小说首先注意的不是人物或主题,而是故事

    ⑤这就要看小小说作家能不能以极短的篇幅向读者讲述一个精彩而又复杂的故事

    ⑥读者在读小小说时,绝不会因为其篇幅短小而降低对故事性的要求,相反这种要求更高了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③⑤⑥②④   C. ②④①③⑥⑤   D. ②④⑥⑤①③

  • 4、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了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请选择对应正确的一项(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A.春节: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端午节: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

    B.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C.春节:门上桃符耀眼红,青艾驱瘴千家乐。端午节:江边柳线迎春绿,碧波竞渡十里欢。

    D.春节:江边柳线十里欢,门上桃符千家乐。端午节:青艾驱瘴耀眼红,碧波竞渡迎春绿。

  • 5、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吾生之休   行:将要   B. 翳翳以将入   景:阴影

    C. 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负:辜负   D. 如惠语以单于  让:禀告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便出了门,走到街上。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注)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节选自《药》

    注:鲜血来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夏瑜。

    1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的加点动词,刻画出老栓的什么心理?

    3文中划线处的“黑的人”是什么人?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4通过文字,你读出作者对围观看客持什么态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同写饮酒,他自己是“举酒属客”,曹操则是“_________”,同写乘舟,他自己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则是“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中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两句令人叹为观止。

    (3)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却最终“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女子悔恨多余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刚烈的性格特征。

    (3)范仲淹《渔家傲》中表现戍边将士在家与国之间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_______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2)韩愈在《师说》中,对为子择师而自己耻学于师现象作出“__________”的评价。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梦境中天色由明亮骤然转暗的句子是:“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声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愿同流合污,与邪恶为伍的决心。

    (2)李商隐在《锦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无可奈何,恍惚若失的情感。

    (3)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说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

    【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节选自《明史·曹端传》)

    注:①墓次:服丧人在墓旁的临时住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B.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C.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D.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人意即应举之人,唐时为由州县举荐赴省城应试人员的通称,明清时则为乡试考中的人的专称。作为一种身份资格,举人可授予知县官职。

    B. 庐墓即在墓旁临时搭建的简陋小屋守墓服丧。古代一些人特别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后,要守墓居丧,时间长短不一。

    C. 知府,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府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知府相当于战国时的郡守和以后的太守,明清两代为府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名称。

    D. 学正是中国古代文职官员名,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学正也是地方学校学官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端热爱读书,专心研究。他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两书,就询问他的父亲;后又读到《太极图》《通书》《西铭》等书,他读书研究学问的地方,双脚把地下的两砖都磨

    透了。

    B. 曹端重视孝道,孝顺父母。父母在时,他非常孝顺;父母相继去世,他从外地回家安葬双亲,不吃五味,并守墓居丧六年。

    C. 曹端不信宗教,反对邪说。他读了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以及阴阳风水、凶时吉日之说等一概否定和批判,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 曹端很有声望,受到赞誉。他在霍州任学正时,同在乡里讲学的李德遇见了他,李德在学生们面前极力称赞曹端的品德和学问,称他为学生难得的“人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名高考取得707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女生写下的“感谢贫穷”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这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贫穷确实值得感谢,生活的贫穷让她更加坚韧不屈、自强不息,更加热爱和珍惜人生。”有人认为“该赞美的不是贫穷,而是她克服贫穷的韧劲和坚强。”还有人说“富不代表心灵高贵,穷不代表精神贫瘠,不是所有富贵都是幸运,不是所有贫穷都那么可恨。”更多的人认为:“贫穷不值得感谢,更不值得赞美,如今寒门难出贵子,这名女生只是突破贫穷的极少数个例,更多的孩子因贫穷而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也有人说:“贫穷不值得感谢,但必须正视和反思,需要正视贫穷的不仅仅是贫寒学子,更应该有从未经历贫穷的人和我们的政府与国家。”

    对于以上事件中关于“贫穷”的讨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思考和认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