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陕西商洛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子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昏暗,____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子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并不洪亮,____无手势,读得很慢,____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过这首诗,____它给我的印象,____始终留在脑海里。

     

    A.

    因而

    因此

    然而

    B.

    所以

    然而

    C.

    所以

    但是

    D.

    因此

    但是

     

     

    A. ( A)   B. (B)   C. (C)   D. (D)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于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频发,新风净化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一些家电巨头唤出商机,纷纷抢滩市场。

    ②一将成名万骨枯,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将士马革裹尸,血染疆场,就不会有将军们的赫赫战功、不朽声誉。

    ③现代化社会中,人口流动频繁,可是在古代,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原因,人们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④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藏有众多瓷器珍品,每当马未都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⑤今年北京天很热,七月流火,暑热难消,许多人纷纷携家带口,来到张家口坝上地区避暑,享受难得的清凉。

    ⑥子女求学在外,对于父母,虽然无法做到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但每日问声祝福,道个平安;也能尽份孝心。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河镇木版年画第21代传人王圣亮脸庞瘦削头发稀疏与当地农民别无二致但每当和记者谈到木版年画时他就显得很健谈。

    ②在法兰西大球场入口工作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认真检查着进来的每一名球迷和记者包括采访器材。

    ③对中国而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时不我待

    ④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重镇作为备受喜爱的文化“网红”一定能在展览理念上顾盼自雄让井喷的文化热情妥善安放。

    ⑤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而故步自封爱惜羽毛文化只能日渐衰落唯有敞开胸襟接受各层次的文化智慧文化才能得以继承与发展。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一时之成败、个人之荣辱都是微不足道担责担难才是真心为民的大道。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李先生以一己之カ、一孔之见解读中华传统文化,自成一家之言,值得点赞!

    B.王馆长,原定下午去贵处谈参观一事,因事不得不改期,何时再去,另行磋商。

    C.老张在单位里是有名的老好人,老实巴交的,从来没听说他和谁有睚眦之怨。

    D.凡报名加入诗歌爱好者协会的,一经批准,立即发给会员证,并奉赠诗集一册。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 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 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梦萦南浔

    叶文玲

    风光可人,山水怡人,忙不过来的笔却负人,我欠下了许多山水情债。

    南浔是我的债主。我欠她的,不光是怡我心田的风光山水,更有旧雨家园的情感。

    第一次被南浔诱惑,仅仅由于白居易那首著名长诗《琵琶行》的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就因为好诗佳句中这个形声俱美的“浔”字,我爱屋及乌地“爱”上了见也没见过的南浔。

    南浔和浔阳相距千里,浙江的南浔和江西的浔阳风马牛不相及。的的确确,世上有许多情感是道不明说不清的。

    有趣的是,爱心笃笃,我却没有到过南浔。

    但是,我却不由分说地认定了:南浔美丽,她有诗歌的意境,音乐的韵味。

    当然很盲目,却盲目得固执而自信。

    真正被南浔吸引,是在萌发了欲为丝绸文化探源寻迹之时。当我在千里之外的中原,翻开记载丝绸史的一本本厚厚的册页时,南浔犹如一个琼台玉人翩然来至眼前:她莲步轻移佩环叮当;身姿绰约而仪态万方;而最撩人眼目的是那一身无与伦比的霓裳,衫似流云裙如水波,这亮比星月薄赛轻纱的华服,是因为用了世上最华美的织物制作——丝绸。

    丝绸,古老的中国文化最辉煌的象征之一。如果说中国丝绸的根源在南方,如果说浙江是中国最大的丝绸之府,那么,浙江的湖州,湖州的南浔,便是根源之头。

    我想声明的是,我无意和丝绸史学家引发丝绸之“源”的论争,我想,我在这里所有的感慨,都源于“情人”眼里所出的“西施”;都是一个情切切的寻梦人的呓语。

    我还要坦白的是:就在我“单恋”得如火如荼时,我还未曾回归浙江,还不曾亲睹这个梦中情人——南浔。

    于是,毋庸言说,走访南浔,是我回到浙江后欲要亲解的又一道情结。

    终于有了第一次的南浔之行。

    尽管早有预感,尽管是点水蜻蜓式的一掠一瞥,我还是难以表述袭上心头的最初感觉,那是一阵强烈的冲击波。

    于是,万千感喟只化为一声声低唤:哦,南浔,南浔!

    是的,南浔也是江南水乡的一个镇,但她所拥有的方圆地域,她的足可与小城媲美的镇容镇貌,哪里只是一个镇?还有,她所与之相应的阔大气度,她所最能光彩人前的丰厚的文化积淀,哪里只是一个镇?

    在游览时,我常常因惊叹而呆若木鸡。

    是因为南浔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中而欢欣得发傻,还是因为南浔一切的一切都超过了我的故乡楚门而令我嫉妒得发呆?

    我说不清。就如刚才所说,世上确有许多感情是道不清说不明的。特别是当它和出自肺腑的爱交混在一起时。

    就如在梦游一样,我轻如履棉的步子飘过了那缎带一样从镇子中心袅袅穿过的小河;那雕弓一样密密排列的小桥;那一间接一间飞檐雕栋的亭阁水榭;那一家挨一家白墙黑瓦红门花窗的临水人家;那家家门前刀切豆腐般一块块铺着一块块连接的风情无限的石板路;那诗一般画一般歌一般乐一般的嘉业堂藏书楼和小莲庄……

    只是点水之掠,但南浔在我心里造成的震撼,使我起码牢记了一条:我可以依旧千遍万遍地写我的小镇,我的楚门,但对南浔,对这个早有“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之称的南浔,对这个恰如故乡又大大胜似故乡的南浔,万万不敢造次!

    南浔是江南小镇,但决不是一般意义的小镇。她会叫每一个见过她的人迷恋深深。

    不是故乡的南浔就这样成了我梦中的家园,我相信她会叫每一个喜欢小镇的人将她当成梦中家园。

    未几,又有了第二次的“点水”。

    依然是梦游般的感觉,依然是震惊与嫉妒交混的心态。我想,我于南浔,最长久的角色定位,恐怕就是被这种“水阁泊轻桡,门外桑荫绕”的羡叹盘桓心头:南浔施予我的,就是那永远的梦中情怀了。

    想是如是想,爱心却有增无减。南浔依然是我最向往的如同故乡楚门一样的归老之地。行走在小莲庄的曲廊中,坐在“退修小榭”的雅室里,面对一园芳菲,与如醉的春树似睡的春水共品浓绿,遥望一箭之远的嘉业堂,“窗前流水床头书”的闲适,仿佛已唾手可得。我不由不艳羡南浔人的福气:人生最惬意的晚年境界莫过如此!

    就因为这份甜蜜的畅想,我常常又有一种隐忧:因为,改县为市改镇为市是20世纪九十年代的热潮,一旦为市,最明显的象征就是连片的大型水泥建筑。我害怕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有朝一日会侵吞南浔这种家园式的宁静,我害怕崛起的高楼,那千篇一律的水泥方块,挤兑了那深深浅浅的浸透了生命汁水的绿。

    令人欣喜的是,事实证明了我这是又一次的杞人忧天。关于南浔的种种令人鼓舞的消息不绝于耳: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的湖申航道,日日满载的不仅仅是名噪海外的“辑里丝”,南浔人在将萤白清亮的至柔传递四方时,也一如既往地传递着南浔那令人着迷的文化气息。

    于是,在又一次得访南浔的机会到来时,我想轻轻说一声:感谢您,南浔,感谢您留驻了我们的梦,留驻了一个无可替代的关于江南小镇的佳梦!

    (选自《七彩梦瓣》,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偏爱《琵琶行》首句中的“浔”字,使得作者爱屋及乌地“爱”上了江西浔阳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与浔阳本无关联的浙江南浔。

    B.作者对南浔“单恋”得如火如荼,源于“情人”眼里所出的“西施”,所以作者的情感与丝绸史学家不同并超越他们的情感。

    C.南浔的风貌和气度让作者深为惊叹和震撼,相比之下,作者的故乡楚门显得微不足道,作者认为关于楚门的写作也无需慎重。

    D.“耕桑之富”“门外桑荫绕”“名噪海外的‘辑里丝’”等语句都表现出南浔悠久的丝绸文化,散发着迷人的文化气息。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欠下了许多山水情债”“南浔是我的债主”,语言通俗却别有情味,既点明了写作对象,又透露出非同一般的情感。

    B.文中将南浔说成“琼台玉人”,仅用比喻手法就写“她”的莲步、身姿、仪态和无与伦比的霓裳,用语鲜明,表达生动形象。

    C.文中南浔的环境描写优美细腻,如缎带般的小河、飞檐雕栋的亭阁水榭、如醉的春树等,描绘出南浔典型的江南小镇风貌。

    D.文章先写未到南浔,再写两到南浔,行文脉络清晰、紧凑连贯;两次都如“梦游”般的感觉突显了作者对南浔的独特情感。

    【3】文章写“南浔”却先以大量文字写“我却没有到过南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结尾画横线语句意味深长,请结合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说说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6)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7)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8)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国家形势危亡和个人身世坎坷。

    (2)《赤壁赋》中,苏轼与客泛舟赤壁时“举酒属客”后大家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表达此时的快乐之情。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手臂没有加长却让很远的人能够看到,声音没有增强却让听的人感到清楚,走得不快却能行千里,不会游泳却能渡江河,在作者看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的“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句意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近。

    (3)《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告诫世上女子不要过分沉迷在甜美的爱情之中。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形、声两句方面勾勒赤壁壮景。

    (3)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景象。

  • 11、按要求填空。

    (1)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劝学》)

    (2)柳永的词《八声甘州》“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以“渐”字领格,勾勒出一幅深秋雨后的萧索图景。

  •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来者犹可追。(《论语》)

    (2)君子喻于义,   。(《论语》)

    (3)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5)   ,任重而道远。(《论语》)

    (6)仰不愧于天,   。(《孟子》)

    (7)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礼记·大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酬曹侍卿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注)①骚人:指友人曹侍卿。

    1请赏析诗中“碧玉流”一词。

    2说说“潇湘意”的具体含义。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严绶,父丹,尝为剑南盐铁、青苗、租庸使,以武在蜀,辞不拜。绶擢进士第,以侍御史副刘赞为宣歙团练使。赞卒,绶总留事,悉库物以献,召为刑部员外郎。宾佐进奉由绶始。

    河东节度使李说病,军司马郑儋总其政,说卒,代为节度。时德宗务姑息,方镇若帅死,不它命,即用军司马代之,以和厌众情。至是,帝颇忆绶所献,故擢为河东司马。明年,儋卒,即检校工部尚书,代其使。宪宗立,杨惠琳反夏州,刘辟反蜀,绶建言:“天子始即位,不可失威,请必诛。”选锐兵,遣大将李光颜助讨贼。二贼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扶凤郡,进司空。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入为尚书右仆射。

    绶既名胄,于吏事有方略,然锐进取,素议薄之。始就廊下食,在百官上,帝使中人赐含桃,绶见拜之,为御史劾奏。绶惭惧待罪,诏释绶而贬中人。出为荆南节度使,封郑国公。

    溆州蛮张伯靖杀吏,据辰、锦州,连九洞自固,诏绶进讨。绶勒兵出次,遣将赍檄开晓,群蛮悉降。吴元济反,佥以绶明恕可大事,乃徙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淮西招抚使。绶引师压贼境,多出金帛赏士,以厚赂谢中人,招声援。既未有以制贼,闭屯弥年不战。宰相裴度谓绶非将才,以太子少保召还,检校司徒,判光禄卿事,进少傅。卒,年七十七,赠太保。

    绶才不逾中人,然历三镇,所奏辟及绶时位将相者九人。河东李进贤者,善畜牧,家高赀,得幸于绶,署牙门将。元和中,进贤累为振武节度使,辟绶子澈为判官。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五十四》,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B.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C.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D.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佐”指幕宾佐吏,用来指称古代官员手下的谋士食客和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B.“军司马”即行军司马,唐朝中后期是节度使府的重要佐属,其职权涉及行政管理。

    C.“公”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在地方任职,拥有朝廷封地,掌管地方的军政权力。

    D.“牙门”为古时驻军时,主帅或主将帐前树起牙旗以为军门,所以称之为“牙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绶心系朝廷,因为进献入朝。在刘赞去世之后,他掌管留守事务时,将库中财物全都进献给朝廷,被召入朝任职,开创了向朝廷进献财物的新途径。

    B.严绶忠于君王,凭借军功进职。宪宗皇帝时,杨惠琳、刘辟反叛,严绶从维护君主威信的角度出发,建议出兵讨伐叛贼,平叛后,他的官职得到提升。

    C.严绶受命讨贼,未作战而得胜。张伯靖反叛,杀死官吏,占据辰州、锦州,联合九洞蛮人,严绶受命进讨,派人带文告开导,众蛮悉数投降。高三语文

    D.严绶平叛无方,终被强行召还。吴元济反叛时,朝中众臣都认为他可任大事,他率大军到达,贼人整年不敢出战,又厚赂宦官,让他们声援自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绶既名胄,于吏事有方略,然锐进取,素议薄之。

    (2)绶才不逾中人,然历三镇,所奏辟及绶时位将相者九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