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后期,大量的农民放弃农业耕作,进入城镇谋求生计,这使得农民数量减少和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增多,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农民为基础的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出现松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D.社会稳定推动长途贸易发展
2、下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状况(1928—1930年)
据图表可知,这一时期( )
A.新旧军阀混战严重
B.兴办实业热潮兴起
C.官僚资本聚敛财富
D.国民政府财政拮据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描述、分析正确的有(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增长率%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②官僚资本迅速聚敛财富
③国家进入全面备战状态④汪伪政府出卖国家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但这个词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连接起来。这表明秦的统一( )
A.促使华夏族形成
B.推动了文化传播
C.增强了国家认同
D.消除了六国隔阂
5、据《旧唐书食货志》、《通典》等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均田赋税法令,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开元二十五年令: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然而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据此可知( )
A.均田制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
B.租庸调制和均田制都以人丁为标准
C.均田制的瓦解导致租庸调制的衰落
D.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
6、商鞅变法中“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的措施主要符合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
A.新兴地主阶级
B.知识分子
C.贵族阶层
D.奴隶主阶层
7、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实用功能,这种特点导致服饰只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穿着需要。而在汉族的衣冠制度中,在质料、图案花纹、色彩及各种装饰品上有着严格的阶级地位区分。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
A.加速民族交融
B.规范统治秩序
C.接受汉族文化
D.缓和民族矛盾
8、1757年,清政府仅保留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外商在此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通商口岸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他们都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孙中山在评价四川保路运动时指出,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革命或许要推迟一年半载的。可见,孙中山认为四川保路运动( )
A.结束了军阀割据局面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D.为武昌起义爆发创造了条件
11、下图是刊载于《好男儿》的漫画“五四的再起”。漫画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 )
A.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B.初步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
C.缘起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D.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图。该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遗址。这种规划传承至明清时期。这一规划旨在凸显( )
A.因地制宜
B.方正规矩
C.王权至上
D.中轴对称
13、哲学家们关注的重心从外在的“天理”规范秩序转向内在的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然之性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也被加以注意和强调。为这一转变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程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14、元朝在行省划分时将山川之险融入区域之内,形成了区域间犬牙交错,相互牵制的地理格局。这样做( )
A.彻底实现地区之间的和平
B.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
C.有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
D.维持了地方原有划分
15、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 )
A.战功
B.辛勤劳动
C.科举考试
D.经商
16、天宝年间(724—756年),服制规定唐玄宗和杨贵妃才能穿着绣有金乌的锦袍。到了文宗(827-840年)时,一般富贵人家都有这样贵重的衣服。这反映了( )
A.唐朝丝织业的繁荣发展
B.尊卑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藩镇割据冲击中央集权
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
17、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18、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田制改革是重点内容,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尽地力之教”、晋国的“作爰田”、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等。由此可知,当时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变革生产关系
B.打击旧的贵族
C.实现国家富强
D.推动社会转型
19、随着汉初经济的恢复,商业日渐活跃。至文帝时,商人们坐列贩卖,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而许多农民则“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这体现了( )
A.实施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汉代商业总体水平很高
C.汉初发展商业恢复经济
D.商人地位上升控制朝政
2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提出妇女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支持文化部创办夜校、半日学校、家庭临时识字班、田间流动识字班等扫盲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旨在( )
A.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推进根据地的建设
C.宣传反“围剿”的主张
D.完善苏区教育体系
21、战国以来,郡县制逐渐得到推广,但分封制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影响国家制度变革
B.郡县制度还不够完善
C.分封制利弊并存
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22、《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内容主要是中国国民革命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五卅运动之前,《向导》强调“造一个真正独立的中华民国”,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五卅运动后《向导》则认为无产阶级“能够夺取政权并能够建设新的国家”。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准备和国民党共同承担民主革命任务
B.开始了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C.意识到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的使命
D.从五卅运动中吸取了教训,看清了形势
23、观察下图《辛亥革命形势图》,据此可知( )
A.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
B.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
C.袁世凯抢走革命果实
D.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地区
24、2020年4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启动“科改示范行动”,支持引导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经过改革,200余户“科改示范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明显增长。这表明( )
A.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全面展开
B.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国企业绩突出
C.政策支持加快国有科技型企业发展
D.国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25、_______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_____________。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______________》。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_______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26、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7、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但中国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除_______抵抗之外,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_______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_______、_______大后方。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_______和_______基础。
28、过程
(1)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巨大。
(2)转折:________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红一军长征过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________→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4)结束
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初步建立: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30、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_____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31、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___
32、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_______、以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33、重庆谈判:___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和平谈判。1945年10月10号国共双方签署了《___》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34、________
(1)概况: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________。
(2)影响: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35、辽宋夏金元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如何?(从制瓷业、矿冶业和印刷业等部门思考概括)
36、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条件有哪些?(从组织、指导思想和军事基础等回答)
37、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8、2011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3周年,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
3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成就的表现有哪些?(从工业、科技国防、农业、典范人物和外交等思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