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窗》中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A.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B.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C.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2、下列诗句与诗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范仲淹
3、下列句子中画“ ”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他像一只老乌龟一样,永远都不敢出头,什么意见也不发表
B.下课了,我们就好像欢快的小马驹撒开了缰绳,冲向了操场。
C.他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D.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1)静静的字写得很规矩。(2)我们应该按规矩办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B.(1)他有时不免孩子气,有点儿任性。(2)他太任性胡闹了,把邻居家窗户的玻璃都打碎了。
5、与下面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A.难道生物不是人类的好老师吗?
B.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C.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6、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7、下列和“茹毛饮血”一词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清水秀 B.风起云涌 C.狼吞虎咽 D.遮天蔽日
8、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水”的词语?写出3个
( )( ) ( )
9、阅读课文片段,选一选。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是(____),“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是(____)。
A.动态美 B.静态美
【2】下列说法,正确的用“√”选出。
A.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
B.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
C.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10、课外阅读。
珊瑚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它们是长在海底的植物。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1】在文中用“____”画出描写珊瑚样子的句子。
【2】整体感知: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珊瑚非常美丽
B.珊瑚是一种小动物
C.西沙群岛是怎样形成的
D.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3】在正确答案的后面打“√”。
(1)珊瑚是什么?
植物( ) 动物( ) 石灰质( )
(2)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第2自然段( ) 第3自然段( )
【4】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延伸阅读。
有趣的恐龙
在亿万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爬行类动物,那就是恐龙。人们常常认为恐龙只是一种身体庞大、行动缓慢的动物,其实这是错的。恐龙有的很大,比十几头大象加在一起还要大:有的却很小,和一只鸡差不多大。有的恐龙就像牛呀,马呀一样,只吃树叶和草类,那是食草类恐龙;有的恐龙就像老虎、狮子一样,专门捕食别的动物,我们称为食肉类恐龙。恐龙的种类有成百上千种,样子千奇百怪。
【1】照样子,写词语。
成百上千(含数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介绍了恐龙两个方面的知识,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回答问题。
人们常常认为恐龙只是一种身体庞大、行动缓慢的动物,其实这是错的。
为什么说人们的认识是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文章内容,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拓展提升。
有趣的现象
有人特别爱观察,在自然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彼特曼曾研究发现,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呼喊”,如果“呼喊”后得不到水“喝”,“呼喊”就变成了“呜咽”。他解释说,这种声音是那些从根部向叶子传输水分的导管在萎缩时发出的,萎缩的力量相当于轮胎气压的25倍,会造成含有水分的导管破裂,从而发出“哭泣”的声音。
对于植物为什么会像动物一样“哭泣”,美国科学家从化学的角度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当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或直接危害时,体内的亚麻酸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茉莉酮酸,能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的侵袭,茉莉酮酸的产生,就是植物“哭泣”的物质原因,也是抑制“疼痛”和医治创伤的良药。
事实上,人们还发现了不少类似的事情。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自然界是那样的( ),又是那样的“有秩序”。( )地破坏、侵犯,是会遭到报复的。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最后一段的括号里。
奇怪 神奇 任意 随意
【2】短文中“有趣的现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西红柿在生长时“哭泣”,是因为生长时缺水。( )
(2)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西红柿“哭泣”这一现象。( )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把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倘若:_____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
【3】组词。
漆______ 倘______ 遍_____
膝______ 淌______ 骗_____
【4】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玻璃杯
两只蚂蚁非常不幸地掉入了玻璃杯中。刚开始时他俩慌慌张张地在玻璃杯底四处触探,想寻找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路径。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太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
他们揉揉被摔疼了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爬到杯口了,可惜,最后一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一次都摔得重,比哪一次都摔得疼。
好半天,一只蚂蚁气喘吁吁地对另一只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摔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只蚂蚁说:“刚才,咱们离胜利不只差一步了吗?”说罢,他又重新开始攀登。 一次又一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他终于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道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子里的蚂蚁羡慕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杯子外边的蚂蚁回答:“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成功。”
【1】照样子,仿写词语。
慌慌张张 _______ _______
气喘吁吁 _______ 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爬到杯口了,可惜,最后一步却失败了。( )
A.说话的断续 B.列举的省略 C.引文的省略 D.语意未尽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咱们……不能再冒险了。( )
A.说话的断续 B.列举的省略 C.引文的省略 D.语意未尽
【4】比较一下这两只蚂蚁的性格特点。
(1)留在杯里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
(2)爬出杯子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运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仿写:没有___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读了《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使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一幢幢高大的高楼拔地而起。
②我们参观了科技馆,开阔了眼界和知识。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30分)
文题:让我 的一个人
要求:
A、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喜欢的、尊敬的、崇拜的、难忘的一个人,也可以写你讨厌的、不喜欢的一个人。
B、用一两件事写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