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
2、青藏高原农区特有的民居( )
A. 木屋 B. 帐篷 C. 碉房 D. 窑洞
3、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 )
A.地形复杂多样
B.气候复杂多样
C.季风气候显著
D.国土面积广大
4、图为一帧剪纸作品,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5、下列产业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龙头”的是( )。
A. 轻纺织工业 B. 汽车工业 C. 生物工程 D. 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6、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于(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亚欧陆板块的交界处
7、北京市建立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自然资源丰富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既有利于陆上贸易,也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B.我国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D.我国南北跨纬度大,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9、以博彩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区是( )
A. 香港 B. 台湾 C. 澳门 D. 深圳
10、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种类太少
B.资源总量太少
C.人口数量太多
D.经济发展快,消耗大
11、读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高原世界面积最大
B.b山脉呈南北走向
C.c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D.d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
12、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是受( )
A.地形的影响
B.季风气候的影响
C.温度带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13、小明穿棉衣,戴皮帽乘火车外出旅游,途中衣服越穿越少,最后只穿单衣.那么小明的旅游路线可能是( )
A. 天津→乌鲁木齐 B. 上海→北京 C. 昆明→杭州 D. 哈尔滨→广州
14、长沙俗话说“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据此,分析锦州刮东南风时的气候特征为(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高温干燥
D.寒冷湿润
15、那达慕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节日( )
A.傣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汉族
16、“村超”,全称是“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是由当地20支以村为单位自发组建的球队组成的一场业余联赛。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为部分省份代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村超”举办地所属省份代号及其简称分别是( )
A.① 川或蜀
B.④ 贵或黔
C.③ 桂
D.⑤ 渝
【2】“村超”的火热对举办地的积极影响有( )
①助力乡村振兴 ②弘扬民族文化 ③带动旅游业发展 ④改变国足现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寒假很快来临,吉首某中学准备组织初二学生在吉首火车站乘火车前往长沙研学,请问他们最先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 B.石长线 C.焦柳线 D.沪昆线
18、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山地向平原递减
C.从东向西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9、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脉—线
B.黑河—腾冲—线
C.巫山—雪峰山—线
D.秦岭—淮河—线
【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3】下列省区中,位于沿海地区且人口密度≥500人/平方千米的一组是( )
A.京、津、冀、苏
B.豫、鲁、沪、浙
C.台、鲁、苏、津
D.粤、湘、鲁、闽
20、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工业 B.转口贸易业
C.博采旅游业 D.交通运输业
21、(题文)我国第一大能源是______,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_____%以上。
22、我国东部最高峰是位于台湾省台湾山脉的主峰__________,海拔3952米。
23、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下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②_____、①_____岛等许多小岛。其中面积最大的台湾岛东临B_____,北临A_____海,南临南海。
(2)F是台湾山脉最高峰_____,台湾岛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东、西、南、北)部沿海平原,台湾岛上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3)常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海峡两岸”“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关报道。这里的海峡D指_____海峡,海峡西岸是G指_____省。
(4)台湾人口中,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族。岛上因盛产_________,被誉为“东方甜岛”。
(5)台湾省的地形以_____为主,台湾山脉为_____走向。
24、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_海,长江上游和中游以__________(城市)为界。
(2)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支流①:__________;湖泊②:__________。
(3)长江干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巨大的“__________”。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河段,这里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__工程。
(4)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__________(填“缓慢”或“湍急”),航运便利。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
25、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在_______。
27、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海盐生产,以______、__________、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最为著名。
28、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_____至云南省的_____一线为界。
29、著名的东北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貂皮。
30、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把实行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B____山脉D_____河
(2)写出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①_____②_____。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区。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带;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阶梯。
(4)关于黄土从何而来,有种“____说”,认为黄土的老家在____。
32、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__,呈____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注入____洋.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为主.第一阶梯上有我国最大的湖泊___湖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__高原.
(3)图中第二级阶梯所处的地形区是__高原,与该高原地处在同一级阶梯的还有内蒙古高原和__高原.
(4)图中的第三阶梯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平原.
3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世界风云变化多端,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读中国小麦、水稻主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地形方面看,我国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东部地区小麦、水稻集中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造成这种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请你分别从“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两方面为我国粮食生产提出可行性建议:“藏粮于地”:____;“藏粮于技”:____。
34、《北纬30°中国行》节目从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展现了北纬30°沿线的地理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沿30°N一线,东西地势差异显著,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
(2)沿30°N一线,东西地形气候等方面差异显著,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要素 区域 | 地形区 | 气候类型 | 主要农业部门 |
A所在区域 |
|
| 种植业 |
B所在区域 | 青藏高原 | 高原山地气候 |
|
(3)沿30°N一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各有特色,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水乡
B.布达拉宫
C.兵马俑
D.三峡
(4)舟山渔场的70吨带鱼运往重庆,比较经济的运输方式是____。沿途经过A省,在A省看到南北铁路线是____线,该高铁是全封闭空调车厢,冬季列车车内温度设定为20℃,在起点和终点两城市停靠时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相差较大的是____(起点/终点)
(5)沿途经过甲____山脉,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适宜的农业部门是____。
3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甲的位置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__________。
(2)填写地球运行到A、B、C、D四个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和时间:
A节气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B节气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C节气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D节气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