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北神农架初一(上)期末试卷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同志在他的作品《可爱的中国》里这样描写祖国母亲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魅大、胸宽背阔的妇人…结合资料和下列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四至

    最东端

    最西端

    最南端

    最北端

    经(纬)度

    135°E 附近

    73°E 附近

    4°N 附近

    53°N 附近

    【1】“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魅大、胸宽背阔的妇人…”下列中国疆域四至点与经纬度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135°E 附近

    B.最南端:海南省海南岛—4°N 附近

    C.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53°N 附近

    D.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附近

    【2】“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下列关于我国的地理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B.中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中国跨中纬度和低纬度没有高纬度

    【3】下列地点位于中国境内的是(     

    A.120°E,11°S

    B.125°W,45°N

    C.135°E,69°N

    D.110°E, 38°N

    【4】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中国正向着海洋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域依次是(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大致呈现为(  )

    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 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 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D.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3、从北至南,可以将我国划为5个温度带(       )

    A.暖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热带

    B.寒温带   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热带

    C.暖温带   寒温带   亚温带   中热带 热带

    D.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 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B.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 汉族居住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 5、成语“秦晋之好”、“得陇望蜀”、“黔驴技穷”中的“秦、晋、陇、蜀、黔”对应下列省区的行政中心,排序正确的是一组(     

    A.太原、西安、成都、兰州、南宁

    B.西安、太原、兰州、成都、贵阳

    C.成都、兰州、贵阳、太原、西安

    D.西安、太原、兰州、成都、南宁

  • 6、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B.大力发展经济

    C.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质量

    D.大力发展高科技

     

  • 7、我国地处(  )

    ①北半球   ②太平洋东岸   ③大部分属中纬度   ④亚欧大陆的西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在某电视台进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寒带

    B.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C.中国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

  • 9、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C.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为一内陆国

     

  • 10、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民族间的交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与合作,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民俗活动与对应民族关联错误的是(     

    A.泼水节-一朝鲜族

    B.那达慕大会一一蒙古族

    C.开斋节一一回族

    D.端午节赛龙舟一--汉族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A.东南、西北和东北部

    B.南方地区

    C.东北、西北和西南部

    D.西部地区

  • 11、沿边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

    A. 地理位置   B. 智力资源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工业基础雄厚

  • 12、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 13、造成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不断变化的原因(   )

    A. 地球是球体   B. 地球的自转

    C. 地球的公转   D. 气候的变化

     

  • 14、黄河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 15、下面四幅图中,表示蒙古族传统活动的是: ( )

    A.   B.

    C.   D.

     

  • 16、结合世界大洲分布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③大洲均跨寒温热三带,且全部位于北半球

    B.①大洲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

    C.④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⑥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⑤是面积最小的大洲;⑦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 17、读图,该图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  )

    A.黄河源头   B.黄河上游

    C.黄河中游   D.黄河下游

     

  • 18、2021年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主题为“关注海洋健康、守卫蔚蓝星球”。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大的渔场和盐场分别是(     

    A.黄渤海渔场、布袋盐场

    B.舟山渔场、长芦盐场

    C.北部湾渔场、莺歌海盐场

    D.南海沿岸渔场、淮北盐场

    【2】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是为了(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保护鱼类资源

    C.增加渔民的收入

    D.减少水污染

    【3】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

    C.陆地污水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

    【4】下列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错误的是(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

    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 19、下列关于气候与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B.热量决定农作物一年中可以播种的次数

    C.气候发生异常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

    D.风能属于清洁能源

  • 20、目前有很多手机APP可以显示相关地理信息。图为今年暑假小李同学在新疆旅游时用手机APP拍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时刻,北京的昼夜情况是(     

    A.与图片一致

    B.黑夜

    C.阳光普照

    D.白昼

    【2】照片显示7月16日22:26霍尔果斯口岸还是夕阳满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     

    A.海拔低

    B.东西跨度大

    C.热量充足

    D.南北跨度大

    【3】我国省级单位中既是最北又是最东的是(     

    A.黑龙江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吉林省

    D.山东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正在实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2016年全面推行二胎政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2、①“白山黑水”        A.长江三角洲地区

    ②“黄土地”          B.东北三省

    ③“鱼米之乡”          C.黄土高原

    ④“黑土地”          D.四川盆地

    ⑤“紫色盆地”        E东北平原

    ____________________

  • 23、我国的河流中,被誉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是______;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湖。

  • 2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约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以东地区主要发展_________业,以西地区主要发展______业;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主要为_________以南主要为______________

  • 25、请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入下表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

  • 26、我国政府分别在   年7月1日和   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2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A ,B   ,C ,D  

    (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区分界线大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下图)自然环境多样,物产种类丰富,农业生产方式地域间差异明显。读图,填写下面的空格。

    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 29、读中国地形图,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1________山脉3__________山峰4________   

    高原A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

    平原C_________平原D__________

    盆地E_________盆地M__________

    半岛G_________

  • 30、我国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是____.最低的是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根据下列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2000年我国总人数比1990年共增加了13 21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 279万人。

    材料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

    A.人口增长速度慢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人口增长速度快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2)阅读材料二,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有       

    (3)在图中画出人口分布界线:A            B          县;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32、读长江水系图和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支流②____________       湖泊③____________       城市G____________

    (2)长江支流众多,落差大,水能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__”,乙是世界最大的____________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④⑤⑥河段中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河段,凌汛多发生在______河段。

    (4)黄河⑧河段的特征是________,此处治理措施以__________为主。

    (5)针对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治理____________。(两条)

  • 33、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上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____。(快或慢)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____上升。(缓慢或直线)

    (3)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____

    (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________相适应,我国政府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至少写两点)____

  • 34、读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

    A B     C  

    D E     F  

    G H   Ⅰ

    J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②   ③  

      ⑤   ⑥  

      ⑧

  • 35、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根据图2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图1中的______气候类型区(填序号)。

    (3)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_______

    (4)③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气候,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

    (5)⑤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气候,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