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能够依靠纤毛运动
C.能分裂产生新个体
D.遇到刺激做出反应
2、下列不能够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新桥水库
B.陕西某养殖场的一群牛
C.朱鹮梨园
D.西安灞国家湿地公园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分裂的意义的是( )
A.使细胞数量增多
B.与繁殖新个体有关
C.形成不同组织
D.使新个体由小变大
4、如图表示叶芽结构(纵切)模式图,图中结构[1]的名称和将来发育成的植物体结构名称分别是( )
A.芽原基、侧芽
B.芽原基、幼叶
C.芽轴、侧芽
D.芽轴、幼叶
5、在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
A.种皮
B.胚
C.胚乳
D.子叶
6、“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下列选项中,不是生命现象的是( )
A.青梅结果
B.柳叶舒展
C.日出日落
D.蛹化为蝶
7、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
8、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虫媒花特点的是( )
A.花朵颜色鲜艳
B.子房的基部生有蜜腺
C.花粉多而轻盈
D.有芳香或独特的气味
9、某兴趣小组探究生态因素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不同区域空气湿度平均值并记录在下表中。由表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 )
植被环境 湿度(%) 时间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早晨(6:00) | 45.6 | 60.7 | 78.9 |
中午(12:00) | 29.5 | 49.6 | 61.3 |
晚上(18:00) | 35.2 | 55.9 | 73.5 |
A.空气有无
B.光照强度
C.植被丰富度
D.环境湿度
10、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倡导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垃圾处理分类
D.植树造林
11、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并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如图是生活在荒漠中的一种植物骆驼刺的根系,请在沙漠中影响骆驼刺根系发达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仙人掌
C.水分
D.氧气
13、控制人有耳垂的基因为D,无耳垂的基因为d,则一个有耳垂的人的基因组成是( )
A.DD
B.DD 或 Dd
C.Dd
D.dd
14、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一段新鲜的猪的小肠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用放大镜观察
B.将一段新鲜的猪的小肠纵剖开,放在清水中,用放大镜观察
C.将一段新鲜的猪的小肠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制成装片,用放大镜观察
D.将一段新鲜的猪的小肠纵剖开,放在清水中,制成装片,用放大镜观察
15、小浩最爱的菜是玉米粒炒豌豆,这两种种子的共同特征是( )
A.都由种皮和胚组成
B.胚都只含胚芽、胚轴和胚根
C.都由种皮和胚乳组成
D.胚都含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
16、下图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 )
A.c→d→a→b
B.a→d→b→c
C.a→b→c→d
D.a→c→d→b
17、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大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
C.DNA>染色体>基因
D.基因>DNA>染色体
18、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闭上或用手遮挡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若将左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
D.转换高倍镜时,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粗准焦螺旋
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成语包含的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
20、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阳光、空气、水等
D.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水等
21、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可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 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 血液成分中还有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________。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________,其中主要运输氧气的是细胞中的________; 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 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是________。
22、图2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盖盖玻片时要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慢慢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中乙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
23、尿道是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而尿道口的________控制着尿液的排出。
24、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震荡或保温 | 37℃温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 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 。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25、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 、 、 、 四大类群.
26、一台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倍。
27、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现象及其____________的科学。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________、调查、测量等。
28、____________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29、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B为( ),通过C过程形成的液体D为( )。
(1)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 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
30、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野草与豆苗之间的______关系;海洋中的海葵和蟹经常生活在一起,二者之间此时属于______关系。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叫________;蜥蜴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这叫__________;箭毒蛙则具有色彩鲜艳的外表,使其在所处的环境中格外醒目,这叫________。
31、请将下列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对应起来。
32、红瓜子和葵瓜子都是植物的种子。( )
33、在松溪郑墩镇万前村,生长着世上罕见的甘蔗品种“百年蔗”,请从生物学角度
(1)甘蔗可食用的部分是_____。
(2)甘蔗中储藏大量的糖分等有机物是在甘蔗的_____(器官)上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甘蔗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
(3)甘蔗吃剩下的渣属于___组织。在甘蔗的种植技术上,为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可进行___。
34、下图是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
(1)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镜与安放、______、安放装片、______、观察和收放等。
(2)转动【】_______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