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2、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C.甲、乙两物体相遇时距起点
D.时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B.图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丙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5、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关于这种“水瓶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个水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致相同
D.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6、下列节气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放热
B.图乙:“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图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图丁:“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热
7、如图甲、乙所示的光路图,则图乙眼睛( )
A.是近视眼
B.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比图甲的弱
C.可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D.一定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8、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14”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直径为( )
A.14mm
B.14cm
C.14dm
D.14m
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
10、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观察刻度尺是,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D.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11、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B. 屏幕上的“手影”
C. 水中筷子“变弯”
D. 街头路口的“凸面镜”
12、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座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座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座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座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放出热量
D.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13、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该机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重量显著减轻,主要利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的( )
A.导热性好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体积小
14、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5、如图是小普体检检查视力时的情境,她背对视力表、面朝平面镜而坐.则她到平面镜中“视力表”的距离为( )
A.2.5米
B.5米
C.5.5米
D.6米
16、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1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选择( )为参照物,( )在运动。
A.山;山
B.舟;舟
C.山;舟
D.舟;山
18、液态氧、液态氮、液态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78℃,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降低时,首选被液化分离出来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三种气体同时液化
19、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某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所示,认为黄鼠狼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啄木鸟
B.地面
C.摄影师
D.天空中的云朵
2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如果要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则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位置照射
C.人以1m/s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时,像以1m/s的速度靠近人
D.三月桃花盛开,人们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因为光在桃花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21、小吴用弹性膜注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如图甲是他用其模拟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的装置,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若用黑纸片将透镜遮挡一半,光屏上成半个烛焰的像
C.若将近视眼镜放到透镜前方,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拟图乙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
22、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用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B.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0min
C.今天教室里的气温约为37℃
D.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00m/s
23、1米3的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24、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介绍问天实验舱的情况,演示毛细效应、水球变“懒”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洋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速度相比_____(选填“风声最快”、“雨声最快”、“读书声最快”或“一样快)。
26、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近视、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镜来矫正。
27、在电冰箱的冷凝器内,从压缩机送来的氟利昂的蒸气变成了液态,这是用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并______(吸收/放出)热量;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汽化,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28、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运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km/s。
29、如图所示,汽车速度表示数为________km/h,合_______m/s(保留2位小数)。
30、给下列数字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人的身高178_____ (2)物理课本的长度250___
(3)某同学绕操场走一圈的时间是400___ (4)教室的高度为30________
(5)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___
31、一空瓶的质量为 0.2kg,装满水后的质量是 1kg。则这个瓶的容积是_____mL, 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 0.8kg,则这种油的密度是_____kg/m3。
3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如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
33、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______的工具;挂点滴时液体的密度为ρ=1.03×103kg/m3,则输完液体以后,剩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34、甲、乙两个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是 ______ m/s;若甲、乙同学的运动时间比是3∶2,则甲、乙同学的运动路程比是______ 。
35、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猜想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实验器材]纱布、棉布、防水布、若干小沙包、剪刀、透明胶带、刻度尺、电子秤、______(写出测量工具名称);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如图所示,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获得以下数据;
组别 | 伞面材料 | 伞面面积/cm2 | 伞和重物的总质量/g | 降落时间/s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平均 | ||||
1 | 纱布 | 1200 | 100 | 8.6 | 8.5 | 8.7 | 8.6 |
2 | 棉布 | 1200 | 100 | 9.3 | 9.5 | 9.4 | 9.4 |
3 | 防水布 | 1200 | 130 | 10.7 | 10.8 | 10.9 | 10.8 |
4 | 防水布 | 1500 | 130 | 13.1 | 13.4 | 13.4 | 13.3 |
[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评估]同学们实验时对同一个降落伞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36、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行走,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1)请通过计算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
(2)请解释两条线交点的含义.
(3)从图象上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请说出两点)?
37、某同学效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他对着大山喊一声,4s后才听到回声,问这时他离大山多远?若这位同学以1.5m/s的速度向大山走去,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走到山脚下?(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8、一辆小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以后过 0.6s开始 刹车,又经过4.4s滑行52m后车才停止运动。求:
(1)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2)在滑行52m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请在大致正确的位置画出折射光线。
(________)
40、(6分)按下列要求作图
(1)一个重5N的物体静止在图所示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41、如图,在外力F1作用下,物体P和杠杆均静止,请画出物体P对杠杆的压力F2和F1对支点O的力臂L1。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