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3、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4、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5、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6、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8、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9、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0、当下,我国缺乏技术性工人,但很多人看不起技校,宁愿求人花钱上普通高中,也不愿去免费技校上学。
11、如图中同学的行为。
判断: 。理由: 。
12、 小平最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爸爸说,快考试了,这些活动影响学习,告诉小平不要参加。但是小平还是利用周日和同学们一起到居民区清除小广告。在清除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则如何逃税的广告。于是,他把电话记下来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
请对小平的行为进行评析。
13、 材料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3月1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此次推介会由中国商务部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主办,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承办。来自日本的经济界、企业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推介会。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
材料二:如今,在中国,打开手机扫一扫方便快捷的二维码,成了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本能动作。付款、购物、点餐、订票、广告、浏览网页都能用上二维码。看到二维码的火爆,日本人也坐不住了。日本三大银行集团在智能手机结算方面开展合作,对支付时使用的二维码统一标准,争取在2019年投入使用。
(1)依据材料一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一个主题。
14、阅读材料,运用法治知识回答。
材料一 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关国家公职人员面对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宪法虽然几经修改,但这条从未改变,某著名影星享有高额报酬,却偷逃税款,国家税务部门向其发出8.8亿巨额罚单。
(1)材料一中有关国家公职人员为什么必须宣誓要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公民应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时指出: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 ,中华民族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1)在划线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中华民族“历史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4)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青少年负有怎样的责任?
16、 材料一: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打败新冠肺炎这个魔鬼!“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材料二: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务人员作为中坚力量,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怀揣一颗赤诚心、无私心,他们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人民健康殚精竭虑、无怨无悔。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感悟到哪些道理?
(2)每个人都不要觉得疫情离自己很遥远而漫不经心。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保护好自己,社会就没有“毒”源!作为中学生,宅在家,线上学,疫情期间,危难时刻,我们应如何做?
17、小明同学十分关心国家发展,他从网上搜集了下列信息,让我们共同分享、探究。
信息一 2018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 新机制的意见》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机制还不完善,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
(1)为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国正在推行哪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信息二 推进改革开放,中国蹄疾步稳。稍微留意一下,2019年初始,从加快外商投资法 审议,到金融业开放政策密集落地,从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到批准北京市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改革开放步履铿锵。
(2)推进改革开放体现了课本上的哪些观点?(要求答出四点)
信息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请你围绕20字总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要求答出四点)
示例:产业兴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生态宜居―
②乡风文明―
③治理有效―
④生活富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