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海南保亭初二(下)期末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 2、小敬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

    ②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和对象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与实际社会交往没有区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 5、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 6、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这启示我们(     

    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②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

    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④认识性别的特征,不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7、“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8、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 9、进入初中后,小红同学遇到了以下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在我身边。”说明小红出现了青春期闭锁心理

    B.小红和同桌小峰互相帮助,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进出教室,于是有同学议论他俩早恋。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C.小红最近打扮爱追求个性,她的穿着总和妈妈有分歧。小红想,她这是有独立思维的表现,思维独立就是要追求独特,追求个性

    D.小红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于我来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 10、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欢乐,没有烦恼

    B.青春只有烦恼,没有欢乐

    C.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年华

    D.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挥霍时光

  • 11、荣荣进入青春期后,一听到妈妈“唠叨”,她总爱“顶牛”,事后又觉得后悔。针对荣荣的情况,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①及时调适,否则会影响亲子关系          

    ②换位思考,与父母良好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要有自强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C.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 13、下列关于孝敬父母的认识正确的是(       

    A.孝敬父母就要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B.尽孝在当下,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C.减少与父母沟通能够避免发生亲子矛盾

    D.帮助父母做家务比赞美父母更能体现孝敬之心

  • 14、“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5、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6、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节奏,当自己的节秦与集体节奏不一致时,应该(   

    A.坚持自己的节奏

    B.置集体节奏于不顾

    C.调整自己的节奏

    D.打乱集体的节奏

  • 17、“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对成长充满着渴望。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②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③渴望自由④渴望飞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8、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是

    A.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

    B.表扬是肯定,批评是歧视

    C.表扬是爱护,批评是放弃

    D.表扬是喜爱,批评是讨厌

  • 19、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使命;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面对角色冲突,我们要(        )

    ①分清主次轻重                    

    ②服从整体利益

    ③突出个人的需要                 

    ④调整自己的节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21、基础知识填空

    (1)“学贵有疑”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______

    (2)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可能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______

    (3)文文进入考场后感觉非常紧张,于是闭上眼睛深呼吸得以缓解,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______

    (4)坚持集体主义是在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______

    (5)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

  • 22、基础知识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③在社会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

    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它的前提。

    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体现了法律的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 23、基础知识填空

    (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求我们通过自省和慎独,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这里的“慎独”是指____

    (2)“天生我材必有用”告诉我们,青春的探索需要____

    (3)小华因为疫情不能出门而感到烦躁,可他转念一想“躺家里总比躺ICU强”,马上就安静下来了。小华是用____的方法调节情绪的。

    (4)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 24、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________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 25、填空

    (1)短暂的、不稳定的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着的是__________。随着时间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是__________。情绪和情感都具有 __________性。

    (2)步入青春期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_________

    (3)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26、连线。请将下列情感与对应的种类连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27、“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______(判断对错)

五、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8、集体是一个温馨的词语,个体依靠集体、融入集体,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能感受到集体无穷的力量。

    围绕着集体的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 29、北京天坛公园一块600年的墙砖,连续三年被同一游客刻字!2020年4月29日,公安部门介入调查,经查实,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对行为人进行严厉处罚,行为人将被文旅局列入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园也会将其列入不文明游园“黑名单”,五年内禁止其进入天坛公园。

  • 30、有人说:“在集体中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也有人说:“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高度的发展。”据此,请你对以上两种观点加以辨析。

六、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2016年,鲁迅逝世80周年。缅怀鲁迅,便需要正确认识鲁迅所代表的批判精神。王菲在阅读相关材料时,摘录了以下内容:

    材料一 他深刻的思想,转化成了冷峻的批判的锋芒。指向国民精神奴役的创伤,比如阿Q精神;指向千年文化的积弊,比如“做稳了奴隶的历史”与“吃人”的礼教;指向国人的日常道德,比如“老太摔倒没人扶”这样一直延续至今的世风等。

    材料二 鲁迅的批判,是指向自身的。不只是“皮袍下的‘小’”,更是指向了自身的“鬼气”与“虚无”。尽管认为“铁屋子万难有打破的希望”,但还是“知其不为而为之”,歌颂在绝望中依旧行动的“过客”。

    请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批判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批判精神对我们青少年有何意义。

  • 32、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王继才,王仕花

    (人物事迹)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颁奖辞)浪的执著、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1)读了王继才、王仕花的事迹后,你会产生哪些情感?(至少答出4种)

    (2)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运用所学知识,请你简要谈谈这些情感的作用有哪些?

  • 33、观看了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央视《感动中国》节目后同学们备受鼓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

  • 34、获《半月谈》杂志特优生奖学金的黄佳仪,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三好生。初中一年级时她就担任了班长。不久,她带领五六名少先队员,当上了月牙公园拔草大队的绿色天使。初中二年级时,她带领学雷锋小队到公共汽车站义务劳动,到五保户家中为老人送温暖。班主任休病假,她代理班主任主持工作。她那以身作则的正气和期待的目光,使“好战分子”们不敢无视班规而影响集体荣誉……她勤奋学习,同学们纷纷效仿。初三毕业前夕,她以优异成绩被市重点高中录取。她所在的班级班风正、学习气氛浓,因此同学们的成绩也同样使人惊喜,全班中考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居全区之首。

    (1)从黄佳仪和她的同学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黄佳仪所在的班级是让人羡慕的集体。请你谈谈美好集体应具有怎样的氛围。 (3)你认为如何做才能使“集体因为有了我而骄傲”?

  • 35、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作为中学生,我们对于更高道德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要有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境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日常生活谈一谈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辨析题
六、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