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小米同学绘制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图。对它的理解准确的是
A.封建专制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
B.生产力与政治文明的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C.世界的发展必然引起文明的冲突
D.科技创新与进步是人类政治斗争的结果
2、“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③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④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①社会结构
②基础设施
③公共教育
④生活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100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生活。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下列遗迹、遗物排序先后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5、下列图片能够体现出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有关的成果的是
A.蒸汽火车
B.电力供应网
C.手机上的AP软件
D.“珍妮机”的发明
6、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做出决定创办这一学府是在( )
A. 洋务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期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新文化运动期间
7、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B.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北约建立——标志两级格局形成
D.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8、下图漫画所体现的矛盾最终激化并导致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美苏冷战 D.科索沃战争
9、如下图所示某品牌轿车的部分零件生产分布示意图,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信息化
D.工业化
10、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建国以来,许多人物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人物与所作贡献或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邱少云——用胸腔堵枪口的战斗英雄
B.焦裕禄——艰苦创业的石油工人
C.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D.袁隆平——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1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A. 市场问题
B. 劳动力问题
C. 资金问题
D. 原料问题
12、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在我们国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铁人”王进喜的中国梦是
A.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
B. 提高杂交稻的产量造福中国和世界
C. 推广青篙素,解除疟疾病人的痛苦
D. 治理沙漠,让兰考人民生活更幸福
13、下图所示内容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 促进了西班牙的强大
C. 印证了东方是财富中心 D. 促进了洲际贸易的发展
14、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5、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与该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国共合作实行北伐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
16、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原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之一。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
A.明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宦官是皇帝的忠实爪牙
C.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D.八股取士降低官员素质
17、“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体现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法国大革命
C.文艺复兴
D.明治维新
18、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 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B. 决定成立联合国
C. 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 D.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 ( )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甲午中日战争后
20、台湾学者柏杨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优点的时候,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柏杨的比喻
A.肯定了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优势 B.指责了当时资本家引进机器的做法
C.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批评了洋务运动的做法
2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______________,政治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
22、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3、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________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建立了________委员会,简称“________”。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________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________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24、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_______。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__。城市的环境_____。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______。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_____也在发生着变化。
25、知识点一 彼得一世改革手工工场1、18世纪初,沙皇________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26、南北矛盾的加剧:
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1)经济制度矛盾: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___________经济为主,大量使用____________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市场、原料: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3)劳动力: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___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___________州。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____________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27、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________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_______,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________。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
28、受历史、__________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_________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_________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________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29、填空: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_________问世。此后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迅速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展开。除此之外还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30、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31、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32、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末期以来,使美国成为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3)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从19世纪中期以来,使日本小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4)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有这个国家的因素,尤其一战后,处理这个国家的哪个条约,引起了此国民众不满,为二战埋下祸根?这个国家的人,有一项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此动力机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法国有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1804年做了哪些大事?
(6)苏联解体产生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7)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你认为从这些国家的历史中给我们哪些启迪?
33、创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谁成为了世界第一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哪个国家后来居上,成为资本主义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34、(闪耀着的思想之光)
材料一:1916年,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他号召人们积极干预政治,认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有政治觉悟,自居于国家主人的地位,不要把实现民主共和的希望寄托在“善良政府、贤人政治”上面。
材料二:“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1)读材料一,陈独秀的文章集中体现了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广泛宣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宜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文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上述思潮都为哪一政党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