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下列有关这场“伟大的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③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是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三幅图片叙述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的
A.原因
B.性质
C.结果
D.意义
4、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有人说在法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拿破仑这样获得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是( )
A. 他处死了路易十六,将法国革命推向高潮
B. 他领导法国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
C. 他参与制定并颁布了《人权宣言》
D. 颁布了《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6、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十二月党人”起义 C. 萨拉热窝事件 D.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7、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清朝设置台湾府 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A. 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这表明
A.中国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抗击了大量的德日侵略者
C.日军在中国南京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社会依据《开罗宣言》,被日本占踞的中国领土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那么这些领土指的是( )
A.香港和澳门
B.东北三省和南京
C.东北地区和台湾及附属岛屿
D.港、澳、台地区
10、以下关于亚非拉反抗殖民压迫、争取和维护独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②第一次亚非会议后形成了万隆精神:团结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等
③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实现独立,于1999年收回来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④甘地领导印度的华夫脱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D.实施了“一五”计划
12、庆祝印度独立时,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你知道“今天”指的是哪一年吗:( )
A. 1945年 B. 1946年 C. 1947年 D. 1949年
1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14、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B. 魏征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C. 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 D. 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热情接待
15、1943年初,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德国入侵苏联使第二次世界火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B.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诺曼底登陆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D.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6、下图是分封制的结构图。对这一制度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贵族阶层由周天子直接分封 B.诸侯不需承担奉命征伐义务
C.中央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建立起上下蕃屏的统治网络
17、下列史实不属于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设置宣政院
③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⑤册封达赖、班禅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③⑤
18、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型的是( )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B.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 奖励耕战 D. 建立县制
19、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软肋是依靠全球生产,但缺乏全球消费。所有工业国的1/3出口商品向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却无力购买。第三世界国家进口额的减少,造成第一世界国家的失业人数迅速增加。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全球化需要更加彻底的合作
B.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C.经济全球化需要良性的世界贸易规则
D.第一世界国家遭受经济全球化的打击最严重
20、商鞅变法法令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A.迁都咸阳
B.严明法令
C.奖励军功
D.重农抑商
21、二战的转折点是______。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是美英军队在法国______登陆。
22、今天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________,而中国境内发现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年。
23、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4、时间、改革者:(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5、《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1)原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为了调整________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3)时间、与会国、主导会议国家:由美国倡议,________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________国。
(4)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等条约。
①针对国:《九国公约》针对的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②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________原则
③实质: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________权、关税自主和________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④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________中国的局面
26、《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7、德国的分裂:
(1)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东德”。
(2)影响:欧洲_______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28、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29、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________、________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________。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________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0、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西亚、_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31、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分别由何人带领本国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3)我国改革开放始于何年?谁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计师”?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的首都是哪一次会议确定的?这次会议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什么建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什么制度的正式确立?
(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3、观看下面两幅图思考:
(1)图A反映了什么事件?图B反映了什么事件?
(2)就事件的性质来看,图A和图B事件有何相同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些事件?
34、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1)材料一的“杂志”和“某革命理论”分别指什么?材料中所提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
(3)五四运动标志着哪一革命的开端?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进程”中诞生的?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