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它是( )
A.启蒙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马克思主义
D.文艺复兴
2、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2018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广东珠海进行考察。珠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除珠海外,还有( )
①深圳 ②广州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禅让制
5、历史文物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下列文物表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我国彩陶文化绚丽多彩
B.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商品贸易的发达
C.反映了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
D.反映了我国古代民众生活丰富多彩
6、“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选项 | 史 实 | 结 论 |
A | 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 | 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惟一途径。 |
B | 1955年,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彻底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 |
C |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 | 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D | 二战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 | 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
A. A B. B C. C D. D
7、14-16世纪,有助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事件有( )
A.法国大革命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两岸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包括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②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与繁荣发展
③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④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14至16世纪的西欧,最先掀起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
D.启蒙运动
10、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有
①出行可以选择坐飞机
②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③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入家庭
④在电视中看到直播的雅典奥运会的体育比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基本上指的是( )
A. 西欧 B. 中东 C. 日本 D. 印度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瓦窑堡会议召开
C. “九·一八”事变后 D.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13、1947年苏联在东柏林首先开设“文化会堂”,展示苏联成就。随后美国也在西柏林开设“美国会堂”,放映电影,举办音乐会、报告会和艺术展览,美国还动用了马歇尔计划2亿美元资金资助欧洲的科技文化。上述现象的实质是
A.战后各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
B.美苏在文化领域进行激烈的竞
C.美苏关系从战时同盟转向了冷战对峙
D.美苏开展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台
14、中东地区有一个城市,它既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又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争夺控制权的城市,它是
A.巴比伦城 B.麦加 C.耶路撒冷 D.麦地那
15、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的这种自信源于
A.充裕的物质生活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雅典人的良好教育 D.他的非凡领导才能
16、下图是北魏时期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作品,字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权分立 B.制度创新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
17、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 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B. 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
C. 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
D. 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
18、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于( )
A.北京
B.天律
C.广州
D.上海
19、目前,叙利亚危机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美俄在此问题上呈对立态势。二战后美俄(前苏联)关系的恶化始于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欧洲联盟的形成
C.日本的迅速崛起
D.华约组织的成立
20、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下列他所采取的新政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
21、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2、万隆会议
背景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 (2)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3)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________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
召开 |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________ |
内容 | 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
万隆精神 | 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________净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________” |
★作用 |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________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
2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_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________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________国和________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________》,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________、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________,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4、汉________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5、巴黎人民攻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
26、1935年________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我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27、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华夫脱运动
①华夫脱党的成立:1918年,________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党,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②华夫脱运动: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③结果: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________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____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他门成立________,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__________,争取平等权利。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________。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29、公元前l046年,__________之战周武王打败商朝军队;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战秦国打败赵国军队。
30、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 ),大大如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1995年1月,( )正式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31、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有哪些?
32、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3、(1)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的言行被弟子记录在哪本书中?
(2)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个朝代?是哪一机构管辖?
(3)请分别写出台湾在古代和近代与大陆分离和回归的史实。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在中国共产党史上,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
(6)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发表了什么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是什么?
(7)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34、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阅读下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辉煌)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和瓷器換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一伟大的和平使者》
(近代的沧桑)
材料三: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当代的复兴)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扬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两次出使西域,并为该通道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回答:“在炮口的逼迫下”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请列举出两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