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资产阶级改革浪潮兴起时,美国于1861年爆发了内战,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美国人民具有革命传统
B.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强
C.奴隶制比封建制更顽固不化
D.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2、“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全球化开始于 ( )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三角贸易 D. 新航路的开辟
3、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水手”指的是
A.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郑和 D. 马可波罗
4、材料:
①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②康熙帝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军队
③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井设置伊犁将军
④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请你给上面的材料选出一个恰当的主题是
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政权井立与闭关锁国
C. 对外交往与冲突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这说明科举制
A.具有开放和公平竞争的特点 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禁锢和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D.重视学习儒家经典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西安事变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7、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又给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周年祭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请问,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 )
A. 1937年12月31日 B. 1931年12月31日
C. 1919年12月31日 D. 1940年12月31日
8、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热而无情的。”史沫特莱所指的这个战役的指挥者是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叶挺
D.佟麟阁
9、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 雅克萨之战
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台州九捷
10、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下面属于这场“革命”范畴的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在北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1、桐城某校历史教师用诗歌形式作课堂小结:“台儿庄胜鼓士气,百团大战坚信心,冼星海作大合唱,悲鸿画马勇向前,侯氏制碱破封锁,众志成城御强敌。”本节课的主题应是( )
A.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C.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12、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互联网+”推动中国科技发展 B.人民志愿军实战化训练不断增强
C.中国国防向现代化迈进 D.人民军队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13、下表为1923年编制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上册第二编插图目录,该目录反映出编者
| 目录 | 数量 |
第二编 | 《古人类图》《头盖骨轮廓比量》《人猿骨架的比较》《德国最古人类的下颚骨》《人种系统图》《现今非洲的黑人》…… | 10 |
A. 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
B. 相信上帝创造人类
C. 受“生物不变论”影响
D. 相信女娲造人
14、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请观察图片,回答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15、1820~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选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一书。猜测这些数据信息,它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 英国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 D. 英国主导了两次工业革命
1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
A.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B.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C.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D. 推动网络技术发展
1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的中国百姓不仅仅满足于温饱,还追求营养均衡,提倡多吃粗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最先种植粟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8、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对两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苏州、湖州是主要稻米产区
B.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C. 大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
D. 煤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燃料
19、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条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由此可见,《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A. 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B. 给德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灾难
C. 为战争的爆发埋下隐患
20、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中,应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B.必须搞好经济建设
C.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D.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1、1922年,美国主导下的华盛顿会议签署《_____》,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多强挑战,世界正朝着_____方向发展。
22、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 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 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
23、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根据地。
2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25、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6、开普敦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南非举行,这种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的音乐最早诞生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7、春秋的首位霸主是( ),最后一位霸主是( )。
28、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________的灵感。
29、________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________和________,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_________,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__________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0、1945年10月成立的__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成为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31、(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
(2)牛顿的三大成就是什么?
(3)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各自战争性质是什么?
(4)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6)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2、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明的精用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哪-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5)21世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你写出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一例。
(6)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时修筑的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34、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海疆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国境。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辉煌与罪恶之旅】
材料一:
(1)据材料一中表格一内容归纳分析为什么说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活动,并说明其罪恶性。
【屈辱与雪耻之战】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2)材料二中“甲午一役”给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危害?说出此役中的一位著名民族英雄。
材料三 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
(3)材料三中“那场登陆战”是哪次?它的作用是什么?
【主权与霸权之争】
材料四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以前,国际上对中国甫沙群岛的主权状况没有任何争议,世界有不少地图和百科全书标明南沙群岛属于中国。南沙争议缘起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张和战后的秩序安排,发酵于冷战。”
——摘自傅莹《南海局势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4)据材料四分析南海主权争端的最主要推手是谁?针对一些国家不时挑战我国的周边海洋权益,请就此提出一条应对策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