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 1820 年,一部此前 300 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2、关于万隆会议正确的说法是 ( )
A.会议中,毛泽东与尼克松友好握手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著名学者费孝通曾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纪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代旧有阶级的社会差别。以下史实能准确证明“第二个梦想”实现的是
A.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赋买政策
B.“共同纲领的通过
C.在广大农村开展“人人均等”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某战地记者从一战前线发回的战报中,符合史实的( )
A. 法国在凡尔登战役中惨败 B. 看见飞机参加了战斗
C. 德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D. 美国人一直没有参加战斗
5、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①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
②东汉蔡伦造出第一张纸
③隋唐开凿敦煌莫高窟
④宋应星编写《齐民要术》
⑤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
A. “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 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 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
7、二战中一位德国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光荣而不屈的城市,反而消耗了自身大量的有生力量,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一战役指的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列宁格勒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8、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莫斯科
B.诺曼底
C.柏林
D.斯大林格勒
9、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些变革范畴的是( )
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10、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超过39%,美国则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确立了欧洲中心的局面
B.缓和了欧美之间的矛盾
C.推动了多极格局的形成
D.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11、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建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另一条道路”是指实行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12、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
A. 古代印度 B. 巴勒斯坦地区 C. 阿拉伯半岛 D. 古代印度
13、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其影响远远超出欧洲,波及到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文件未受到法国启蒙运动影响的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
14、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法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一疗法再次让世界人民见证了中医学的神奇。下列人物为中医治疗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 李春
B. 张仲景
C. 顾恺之
D. 祖冲之
15、“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
A.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16、著名作家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中国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一般的人都挣扎的生活着。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都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的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声声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对朱自清所说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国民党公然撕毁“双十协定”
B.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D. 1946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因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遭到特务暗杀
17、南宋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货物到泉州销售,他办理贸易手续的机构应是( )
A.中书省
B.市舶司
C.宣政院
D.十三行
18、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这些赞誉,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A. 邓稼先
B. 李四光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19、“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 )
A. 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 B. 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
C. 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 D. 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
20、“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
A. 上海 B. 北平 C. 南京 D. 天津
21、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________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________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________的瓦解,对维护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________制;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形成了________共和政体。
23、影响:
(1)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 )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 )的道路。
(2)消极:但是,( )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4、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______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990年,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25、美国内战期间宣告奴隶解放的法律文件____
26、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在________、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战略。20世纪________年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________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1989-1991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____制和________制;在经济上,实行________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27、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________发展道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等级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________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________。
28、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 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 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
29、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_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________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________国和________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________》,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________、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________,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请回答:
(1)秦始皇为避免天下战斗不休,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元朝时,在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理?
(3)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请列出一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对此你有何看法?
32、改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强大的内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哪一次少数民族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3)世界近代史上,哪两个国家的改革促使这两个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成为这两个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请写出其中一个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
33、从秦汉时期起,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完成统一是在何时?西汉前期,汉政权西北部面临哪一个民族的威胁?
(2)为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就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不超过50字)
(4)汉武帝对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处理与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关系?
34、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走向,……从此宪法精神作为中国政治的最高精神和原则,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保障。以后的中国历史,尽管宪法的命运多舛,但宪法的精神一直维持不辍。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外资轮运企业垄断了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运,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已至暮年的晚清政府既无振作航运业的美备之法,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中国社会大量游资的持有者买办商人拥有大量资金,却由于利润刺激大多将资本投向外国股份公司,“深受洋人盘剥之”……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要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政治走向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说明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目的和实行“官商合办”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