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人民宪章》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2、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
A. 乘坐火车回老家探亲 B. 驾驶汽车外出旅游
C. 利用网络相互交流 D. 在电灯下读书学习
3、第三次科技革命生物工程的的核心技术是:( )
A. 基因工程 B.信息工程
C.航天技术 D.计算机技术
4、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主要是因为()
A. 深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5、1941年12月7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昭告中外:“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政府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时就正式对日宣战
B. 日本对自身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认真的反省
C. 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标志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D.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使二战进一步扩大
6、现在大家都知道,出门旅游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要求航空公司将机票预订,这种便利的方式最早出现在( )
A. 英国 B.日本 C.德国 D. 美国
7、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
A. 郡县制 B. 中书省 C. 行中书省 D. 尚书省
8、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家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 ( )
A. 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物资的匮乏 B. 伊万生活的窘迫
C. 伊万老婆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D. 余粮收集制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生活
9、“万里山河悲漫野,千城民众愤冲天。学生猛举降魔剑,工友狂挥打鬼鞭。怒火喷腾摧腐朽,惩贼反帝捍轩辕。”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10、有人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项政策是( )
A. 《土地法令》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11、20世纪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国富民强的道路。下列不属于这场社会变革的措施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C.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实施国有企业的改革
12、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黄海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3、战后初期的西欧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 军备竞赛 B. 恢复经济
C. 防苏反苏 D. 与美国抗衡
14、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三交响曲》总谱扉页上写有“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此曲也因此得名《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是
A.独立战争中的华盛顿
B.内战时的克伦威尔
C.称帝前的拿破仑
D.古罗马的凯撒
15、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周恩来
A.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B.遵义会议后与毛泽东一起负责红军的军事指挥
C.为中国革命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领导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16、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全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尼克松在回忆录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了当时
A.中美双方积极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B.中美两国已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谋求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是美国单方意愿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受到阻挠
18、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建立并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 彻底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 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 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环境
D. 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19、小慧、小芸、小婷和小红等同学一起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他们搜集了“政企分开”“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们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经济特区的改革
C.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D. 中国农村的改革
20、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些词会频繁见诸于报端,抓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当时的历史面貌。与“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解放战争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21、1895年,《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构想的提出,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2、开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的事件_____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24、________(事件名称)使全球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995年,________(机构全称)的成立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5、《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6、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________对印度的过渡压榨,激化了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民不聊生
27、请写出相应的内容
(1)吸收徽剧和汉调的优点,在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艺术是 。
(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权益均遭到损害的国家是 。
(3)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组织原则是 。
(4)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28、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29、《凡尔赛条约》:操纵会议国家及巨头:英国首相________、法国总理________和美国总统________操纵了会议,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30、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_______的方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试简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的思想的主张及影响?
32、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与其它地区的文明一道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我国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制作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同在亚洲的两河流域文明也曾闪耀于世,在古巴比伦王国土地上,诞生的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祖冲之不仅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同样突出,他制作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是什么?在欧洲,古罗马人借鉴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创造了自己的历法,这一历法后来成为公历的基础,它是什么?
(3)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著名教育家是谁?在西方,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这位著名人物是谁?
3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新中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庆典是什么?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将重工业成就和交通运输业成就各举例。
(5)回顾新中国的历史,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认识?
3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材料二 安徽凤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逢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意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1)材料一中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该会议确立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农村普遍推行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汕头外,还有哪两个?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他的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那一次会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