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用的战略战术,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敌强我弱形势下的较灵活战术 B.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C.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游击战是牵制日军最有效方法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人巨额资金改交通条件,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日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高铁营运里程已居世界首位,交通设施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从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
A.始终把实现人民幸福摆在首位
B.始终坚持科教兴国
C.始终坚持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
D.始终坚持均衡发展的战略
3、19世纪60年代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重要时期。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发展主题的是( )
A. 南北战争 B. 1861年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罗斯福新政
4、学者李涛在《美国的梦想》一书中写到:“(18世纪)欧洲的思想之花,终于在美国结出了果子。”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思想之花”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B.“果子”包括《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
C.美国独立是“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
D.美国政体的确立深受“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
5、《歌八百壮士》中唱道:“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指谢晋元),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方战场”,与此歌相关的著名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保卫大武汉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6、日本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下列属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的侵略行径有
①黄海战役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⑦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事力量给予被攻击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德国
C.英国和俄国
D.俄国和德国
8、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总部只有工作人员100多人,而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附属机构和企业,并雇用了20多万人,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区域化
B.制度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9、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国务院将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予以公布,让我们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中华民族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取得了胜利,其根本原因是
A.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B. 美国苏联等国际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C. 国民党领导军队正面战场的抵抗
D.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敌后战场的英勇斗争
10、外电评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说:“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是因为这次会议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计划
C.重申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1、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在此,托克维尔( )
A.认为大革命是偶然事件 B.强调大革命是法国社会演进的结果
C.主张革命应该循序渐进 D.批评大革命给法国造成了严重破坏
12、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土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13、19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这些事件表明( )
A.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曙光
B.资本主义的扩展与巩固
C.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D.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4、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下列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是
选项 | 因 | 果 |
A |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B | 西欧城市兴起 | 强化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
C |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 欧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
D | 巴黎公社失败 | 促进马克思主义诞生 |
A.A B.B C.C D.D
15、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中,清政府一批开明派官员出于靖内患、御外侮的目的,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当时洋务派开明官员“靖内患”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
A. 镇压太平天国
B. 抵抗英法联军
C. 查禁鸦片走私
D. 消灭义和团
16、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B.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C.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D.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17、2019年3月两会期间,习主席出席全国人大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会议,指引强军梦的前进方向。被称为“国之重器,神秘之师”的导弹部队——火箭军,主要承担的任务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社会治安
C.战略核反击
D.打击恐怖主义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最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了冷战政策,老师列出了下列几项表现,请你判断一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美国政策的是 ( )
A. 采用政治手段 B. 采用经济手段 C. 采用军事援助 D. 采用战争手段
1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苏联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B.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
C.苏联颁布新宪法 D.苏联进行农业集体化
20、“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1、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是汉初的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削弱封国势力。
22、____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____、电车、____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
2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82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__________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4、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相生。公元前356年,_____(人名)在秦国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_____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5、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 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年1月1日,《 》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6、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________局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________,摆脱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政策,发起了________运动。____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____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冷战结束后,建立____,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____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___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________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________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________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________和________。
27、蔡伦的历史贡献是_________,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 。
2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9、填空题。
(1)秦始皇实行的 ,钳制了思想发展;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 ,提高了耕作效率。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56年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775年的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1991年 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30、重点:发展________。
31、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交通建设的两项成就。
(3)简要说明三大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在关联。
3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回答:
(1)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孔子学说的影响不断扩大。孔子提出了什么学说?创立了哪一学派?
(2)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于1924年借鉴苏联红军的制度创办了新型军事学校,其简称叫什么?它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国智慧启示世界,请举一例我国在万隆会议上贡献中国智慧的史实并说明。
33、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宣言》通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美国独立后制定的宪法名称是什么?
34、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探索篇)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事件去实现的?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现代复兴篇)
材料四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年,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2)材料四所提到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从此什么政策逐步在全国推开?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入到哪一国际组织,开辟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材料五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3)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材料六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复兴”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