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流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敏俊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的。如果当时他到达中国,最不可能( )
A.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B.了解科举制度
C.学习活字印刷
D.翻阅《红楼梦》
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B.不利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允许各民族地区完全独立
3、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改革是
A.楚国吴起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齐国管仲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喝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句出自唐朝王建的《凉州行》,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经济繁荣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多彩的文学艺术
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段话反映了苏俄当时实行( )
A. 均田制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奴制 D. 新经济政策
6、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这个“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
A. 世界贸易组织
B. 欧洲联盟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华沙条约组织
7、孙中山曾形象地教导黄埔军校的学生说“大家来到这所学校,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这说明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是( )
A. 它的创办得到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B. 把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C. 它是一所使用先进武器的学校
D. 它非常重视学生的军事素质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神枪手
8、下图是世界历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1919-1921年建立的“体系”是
A. 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
B. 两极格局的体系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世界多极化格局
9、一位香港同胞写下这么一副对联:“人文初祖定华夏,炎黄子孙颂中华。”对联中的“人文初祖”指的是( )
A. 黄帝 B. 炎帝、黄帝 C. 炎帝 D. 黄帝、大禹
10、“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十二月大转变的结果,它是俄罗斯和联盟历史上黑暗的一页。”材料中“十二月大转变”带来的影响是
A.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两极格局结束
11、“中国古代政府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对商业则采取抑制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商业的发展,但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对这句话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B.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C.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D.中国古代社会文化
12、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内在联系的,下列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国共合作③五四爱国运动④北伐战争
A. ①④③②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13、如果开展一次以“古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交流”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可纳入
的重要史实有(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马可•波罗来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英国生物学家是( )
A.哥白尼
B.爱因斯坦
C.牛顿
D.达尔文
1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 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1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17、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出了破袭正太铁路的命令,一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攻击战拉开了序幕。该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武汉会战
C. 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18、下列对欧盟建立后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欧盟的成立加快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B.欧盟的成立降低了欧盟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C.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两极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D.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
19、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雅尔塔会议召开②《波茨坦公告》发表③德军突袭波兰④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20、如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1、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22、1936年,日本 _____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______策源地形成。
2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光彩夺目,独树一帜。
(1)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
(2)汉朝时期开通的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24、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5、从繁荣到危机:时间、开始国家、规模:________年10月下旬,________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________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26、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________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美国独立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28、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_______和对 _______的向往。
29、土地问题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
(1)商鞅变法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 私有制。
(2) 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为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0、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31、秦朝开创了“大一统”的国家格局,自此后,历代王朝和国家政权都注重维护国家统一。
(1)秦始皇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为消除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建立了什么制度?
(2)汉武帝时期,为彻底解除诸侯王势力对王朝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为防止地方官吏、豪强为非作歹,推行了什么制度?
(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为君之道”上奉行“舟水之喻”,他统治时期开创的盛世局面是?
(4)宋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社会安定局面的产生与统治阶级采取的什么政策息息相关?
(5)孙中山先生主持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体现了“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其中体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法律文献是?为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
(7)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构想?
32、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政策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界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分别属于哪一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3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表现?
你对当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有何认识?
34、三次科技革命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汽船、汽车、电灯、飞机、生物工程、电脑、原子能等。每次科技科技革命都对人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给一些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火车、汽船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带入什么时代?
(2)材料一中的汽车、飞机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这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
(3)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所显示的科技成果反映了世界科技史上哪一重大事件?选择其中一幅图片,说说该项科技成果对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5)针对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南宁市政府积极创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社会。请你结合身边的变化来谈一谈,南宁市是如何建设美丽广西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