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昌吉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隋大业元年(即605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万,开通济渠”。608年2月,“诏发河北诸军百万穿永济渠。”这说明隋炀帝

    A.正在开通大运河 B.开始重建长安城

    C.正式开创科举制 D.正在发布招贤令

  • 2、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民主科学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机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3、比较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发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德国都是战败国,付出很大代价

    ②中国都是战胜国,均提高了国际地位

    ③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客观上都推动科技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4、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A.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 5、二战中,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使德军“天下无敌”的梦想破灭的是哪个事件

    A. 诺曼底登陆

    B.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立

  • 6、《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郡县制   B. 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国并行制   D. 君主专制

  • 7、“三角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及有利的地理条件下,以巨额利润为动力,进行了数百年。下列对“三角贸易”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④促进了非洲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具盛名的啤酒节之一。然而1938年的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把苏台德等地无偿割让给德国。此事件相关的是( )

    A.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二战爆发   D.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 9、“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 10、下图所示器物制作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 11、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是

    A.英、法、日

    B.英、法、美

    C.英、日、法

    D.美、英、日

  • 12、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要论证这一点,下列最具说服力的是

    A.神话传说 B.史籍记载 C.政府声明 D.专家解释

  • 13、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最先为中国的巫师所知,他们用一个按北斗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该项发明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司南   D.火药

     

  • 14、“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各族亲如一家”的制度保障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

  • 15、二战中,下列哪一文件的颁布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确立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慕里黑协定》

  • 16、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下列属于“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事件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 17、下列图示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种姓制度的是

    A. B.

    C. D.

  • 18、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 19、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

    A. 人人平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民主、共和思想 D.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 20、“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国家包括( )

    ①中国 ②波兰 ③西班牙 ④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 22、隋唐时期发明改进的水利灌溉工具__________以及农田耕作工具__________,都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23、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 24、土地制度变革是时代变化的反映。请以序号指示,写出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

     

  • 25、《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________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________和约及战后安排,这就是巴黎和会

  • 26、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政府取消了______公司的统治权,改为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还可以在殖民地________

  • 27、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⑴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_____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

    ⑶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28、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 29、宋代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 30、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进行调整,并对世界秩序进行重新安排。

    (1)一战后,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这两次会议分别以什么问题为核心?

    (2)两次会议各签署的主要政治文件是什么?

    (3)两次会议各暂缓了在哪一地区的矛盾?

    (4)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是什么?这一体系能够维持长久吗?为什么?

     

  • 32、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

     

  • 33、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2)这次改革是效仿哪国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3)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

    确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付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材料三: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一系列改革。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军事上,实行征兵制;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材料四: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以上材料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

    结合上述材料,提炼“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的观点,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观点: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证据:(1)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2)   

    (3)   

    (4)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