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喀什地区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斯塔夫里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这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建立

    C.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一超多强局面

  • 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用身体搅拌泥浆,克服井喷,被誉为“铁人”的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 3、二次大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 高新科学技术   B. 高额的经济利益

    C. 反恐怖主义的需要   D. 非集团化组织

  • 4、2014年乌克兰事态升级后,英国《卫报》指出: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冷战”。对上个世纪“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B.冷战是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野心的体现

    C.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D.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 5、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8年1月5日报道:在北京,一位乞讨者面前的报纸上写着“推荐使用微信支付”,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写照。该乞讨者推荐使用的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生物工程技术 B.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航空航天技术 D. 原子能技术

  • 6、近代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显示出各自的特色,以下符合美国特色的是

    A.通过改革,完成国家权利由君主向议会的转移

    B.反复革命,不断扫清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在统治者的领导下,完成自上而下的改革

    D.争取国家独立后,制定宪法保障资本主义制度

  • 7、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A.有共产党的领导 B.成立了第一国际

    C.有科学理论指导 D.建立了巴黎公社

  • 8、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  

    A.犹太人   B.日本人 C.日耳曼人 D.罗马人

     

  • 9、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1789年法国大革命

    B.1640年英国革命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D.1871年巴黎公社

  • 10、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把土地和人口分给亲属、功臣等   B. 炫耀周天子的权力

    C. 巩固西周的统治   D.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 11、请你告诉我,东欧剧变后,版图变化最大的国家是

    A. 阿尔巴尼亚

    B. 南斯拉夫

    C. 捷克斯洛伐克

    D. 波兰

  • 1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中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

    A. 南方社会安定   B. 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南方商业繁荣

     

  • 13、下面是对美国青年卡特在1928年某天经历的描述,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他驾驶着四轮汽车在大街上奔驰

    B.他通过电子计算机给远方的朋友发送E-MAIL

    C.晚上,他在电灯光下阅读德莱塞的《美国悲剧》

    D.他听见了飞机在天空翱翔的声音

     

  • 14、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洋务运动时期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15、“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文中的“民贼”是指

    A. 溥仪

    B. 袁世凯

    C. 段祺瑞

    D. 陈炯明

  • 1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

  • 17、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珍珠港事件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 18、“对中国官僚体制的治国理念影响最大的人是孔子。”这主要是因为

    A.孔子创办私学促进教育发展 B.孔子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C.百家争鸣推动思想文化繁荣 D.儒家学说被后世确立为正统思想

  • 19、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这首诗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20、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A. 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B.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国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日本扩军备战制定国策基准: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策基准,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_____发展。(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受命组阁)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_____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 22、为克服分封制的弊端,秦朝建立后,在地方推________,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的统冶;元朝建立后,实________,开创了省级行政区划的先例。

     

  • 23、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1961年,________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 24、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________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________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________的瓦解,对维护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25、治世可鉴,复兴必成。

    (1)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2)刘秀在位末年,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得以发展,史称  

    (3)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史称有“贞观遗风”。

  • 26、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 27、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 28、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被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黄帝被称为_____________

  • 29、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 _____________

  • 30、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6世纪末,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经济的繁荣,是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繁荣,请举例说明。

    (2)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全国抗战初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全国抗战后期,重庆的经济却濒于崩溃。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为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实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 32、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

     

  • 33、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   发明的  

    (2)“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何重大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大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出现多样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

    ——法国《时报》(1932年1月)

    材料二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境况,而用不着畏缩逃避。……因此,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

    材料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名称及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人民不再“恐惧失业”。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纵观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