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七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第3阶段变化的原因有
①洋务派企业的刺激
②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③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④资产阶级实业热情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20世纪末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然而,21世纪初,一些国家政治理念的保护主义色彩越来越浓。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说到:“从现在开始,一切以美国优先”。对政治家而言,将国家的问题归咎于“别人”——移民、外国人或是他们中的陌生人——似乎简单得多。这主要反映出( )
A.全球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B.国家保护主义已成为主流
C.美国试图领导和称霸世界
D.移民问题加剧国家间冲突
3、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A. 使用小篆作为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铸造五铢钱
C. 车同轨,开凿灵渠 D. 统一度量衡
4、从1932年春到1934年,在东北的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地区相继建立了十余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仅据日方的统计,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的伤亡数字为:战殁者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这说明
A.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取得突出战果
B.东北三省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C.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已被彻底打败
D.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了四次重大探索。下列匹配错误的是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B.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C.戊戌变法——师夷长技 D.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6、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在此,托克维尔( )
A.认为大革命是偶然事件 B.强调大革命是法国社会演进的结果
C.主张革命应该循序渐进 D.批评大革命给法国造成了严重破坏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调节和控制
C.限制农产品的生产,由政府发放补贴 D.建立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体制
9、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
A. B.
C.
D.
10、苏联是20世纪的一个大国。下列关于苏联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过贡献
C. 曾经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 存在的时间为1917~1991年
11、下列重大成就中属于扬州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①扬州火车站 ②润扬大桥 ③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④瘦西湖 ⑤扬州泰州机场 ⑥京杭大运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⑤⑥
12、“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绝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请你判断说这番话的人应是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拿破仑
13、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竞争、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指( )
A.日本和美国
B.美国和英国
C.德国和英国
D.德国和法国
14、下列关于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
①中国是二者的重要成员国
②二者都是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③二者的宗旨都是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④二者的成员国都有一票否决权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15、小敏准备参加“缅怀红军长征,弘扬长征精神”的历史故事会,下列史实中她不可选取的是( )
A.四渡赤水河 B.遵义会议
C.井冈山会师 D.飞夺泸定桥
16、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临安“买卖昼夜不绝”,这些历史现象可以归结为一个共同的学习主题。该学习主题是( )
A.北方农业发达
B.民族政权并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市民文化丰富
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下列历史事件中属于一战后发生的时间最早的是( )
A.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埃及华夫脱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8、观察如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发明
B. 电磁感应现象发现
C. 内燃机的发明
D. 电灯的发明
19、1927年那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开创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带领人民完成独立解放。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汀泗桥战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0、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比较著名的军事工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21、________(事件名称)使全球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995年,________(机构全称)的成立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2、填空题
安徽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
(1)程长庚是一位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_”
(2)明末清初,以徽州为中心集结了一大批画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___________”.
(3)风阳花鼓戏曲调鲜明、舞姿优美,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3、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些军事集团的存在就会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24、1915年底,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愕等宣告云南独立,北上讨袁,_______战争爆发;1926年7月,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_______。
25、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现状是“________”;世界格局朝着________方向(趋势)发展。
26、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1) 1949年召开的 ,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
(2) 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3) 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开始在国歌声中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正式成立。
27、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自然灾害
28、__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9、1947年,村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错误: ;改正: 。
30、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31、阅读下列材料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请回答:
(1)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其中市民为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哪座城市?
(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
32、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
33、请你列举出至少3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方面的国家建设成就。
34、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3)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4)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