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江苏南京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灭亡的标志性事件是(     

    A.起义军攻人长安

    B.安史之乱的发生

    C.朱温兼并割据势力

    D.朱温建立后梁

  • 2、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 3、明清小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 4、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一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只能依稀看车出“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字迹。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

    A.徐杰:西汉

    B.李红:明朝

    C.刘君:元朝

    D.陈民:清朝

  • 5、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A. 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 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 完善科举制度   D. 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 6、塑造“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的古典小说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 7、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口述《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历史人物是

    A. 崔致远

    B. 玄奘

    C. 鉴真

    D. 阿倍仲麻吕

  • 8、“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 9、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10、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起到的作用是

    A. 达到了轻视武备和军队的目的 B. 保持宋辽之间的和平局面

    C.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D. 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 11、元朝设置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北庭都元帅府

  • 12、下图是东南沿海居民过年贴的门神画的一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成为人民敬仰的守护神的主要原因

     

    A. 他们是促进中外交流的外交使节

    B. 他们是反抗封建压追的农民领袖

    C. 他们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封疆大吏

    D. 他们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 13、元朝时,将西藏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并正式受中央直接管辖。管理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 B.政事堂 C.枢密院 D.宣政院

  • 14、金瓶掣签制度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 1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标志着

    A.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

    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D.诸侯混战局面的结束

  • 16、《百家姓》是一本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于北宋初年成书,文章开篇为“赵钱孙李”,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把“赵”姓排在首位的主要原因是

    A.赵姓人口最多 B.赵姓起源很早 C.编者姓赵 D.宋代皇帝姓赵

  • 17、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由此看出隋朝历史特点是(     

    A.厉行节俭

    B.经济繁荣

    C.统治短暂

    D.疆域辽阔

  • 18、它是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鼎盛时曾一度统治大半个中国。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它是

    A.  B.  C. 后梁 D. 后汉

  • 19、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与之含义最接近的选项是

    A.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B. 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 为唐朝第二位皇帝

    D. 重视人才选拔,扩充国学规模

  • 20、原产于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的粮食作物有

    ①水稻

    ②粟

    ③玉米

    ④甘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 22、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南宋灭亡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 23、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

    民族英雄

    殖民者

    主要据点

    结果

    1661-1662年

    _______

    荷兰殖民者

    赤嵌城、台湾城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收复和经营台湾,台湾同胞尊称他为“________”。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____,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 24、唐太宗时期的________敢于直言,被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25、民族交往与交融

    (1)文成公主入藏

    ①唐太宗时,吐蕃赞普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唐太宗把________嫁给了他。

    ②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___________

    (2)民族交融

    ①汉族和北方一些少数民族杂居,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②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关系密切。

    (3)唐太宗实行_______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_______

  • 26、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 27、唐朝的陶瓷器享誉海外,尤以________最具有代表性;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得以推广。

     

  • 28、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用于耕作的工具_____和灌溉的工具______________

  • 29、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30、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内容

    (1)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_______

    (2)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_

    (3)被称为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学习完中国古代史后,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活动探究

    任务一(制度演进——体现皇权强化)

    (1)下列是小组合作整理的古代政治制度,请你写出对应的历史时期。

    郡县制、禅让制、分封制、行省制、宗法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任务二 (图片对比——感知皇权强化)

     

    (2)根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漫画反映的主题演变历程

    任务三 (史料证实——展现皇权强化)

    (3)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达到顶峰,请用史实任选一个加以论证

    任务四(联系史实——明晰皇权强化)

    (4)除了制度上的革新外,明清两朝还采取哪些措施或者机构加强皇权。

    任务五  (联系现实——评价皇权强化)

    (5)皇权的不断强化,曾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中国的落后,请你用辩证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