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江苏徐州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曾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火药、指南针

    B.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C.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2、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赶超英美 D. 进行三大改造

  • 3、清代书生秦涧泉在岳飞墓前曾写下“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对联。清代书生“愧姓秦”的原因是

    A. 秦桧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

    B.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C. 秦桧与西夏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D. 秦桧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

  • 4、明代文人冯梦龙的“三言”中有这样一首小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这首诗描述的是

    A. 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五代时期

  • 5、袁腾飞在《百家讲坛》讲到“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并立的三大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 辽、西夏、清

    B. 辽、西夏、金

    C. 金、西夏、元

    D. 大理、元、金

  • 6、589年,灭掉陈朝,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全国。这个朝代是杨坚建立

    A.西汉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 7、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A. 瓦厂

    B. 瓦子

    C. 早市

    D. 榷场

  •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苏轼   D. 欧阳修

  • 9、今年以来,国际恐怖组织“东突”在新疆制造一些列恐怖事件,他们的分裂活动遭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唾骂。下列能证明新疆是我国领土的史实是(  )

    A. 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   B.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C. 汉高祖采取和亲政策   D. 昭君出塞

  • 10、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 11、《三字经》中写道“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A.长安称帝

    B.重用魏征

    C.创立殿试

    D.改革税制

  • 12、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下表。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次数

    58次

    3次

    4次

    A.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D.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赐地

  • 13、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强兵”的是(     

    A.募役法

    B.保甲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 14、以下不属于清政府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A.平定准噶尔

    B.设置伊犁将军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

  • 15、汤显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是( )

    A. 《牡丹亭》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红楼梦》

  • 16、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运河南起余杭,北到涿郡

    ②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③大运河是在唐朝时修建而成的

    ④大运河是我国古代经济交流的大动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A.

    B.

    C.

    D.

  • 18、下列关于郑成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清初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

    B.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C.1661年受清政府之命,率军度过台湾海峡

    D.他命令数千名步兵登陆,包围赤嵌楼

  • 19、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A.成吉思汗

    B.元世祖

    C.阿保机

    D.渥巴锡

  • 20、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片史实两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共同点是

    A.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

    C.都是神话小说 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南宋初年,抗金名将________统率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灭亡后,大臣________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 22、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所著的悲剧是——《 》

    (3)他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4)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他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   》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23、措施:(1)宋太祖重用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____、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2)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____,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____局面。

  • 24、填空题: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 25、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

  • 26、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是因为签订了________

  • 27、追根逆源,判断正误:将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在横线上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_____

    (2)历史上“开元盛世”的景象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前期。_____

    (3)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_____

    (4)岳飞统率的“岳家军”抗击的是蒙古军队。_____

    (5)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_____

    (6)如果你要探究元大都的遗址应到今天的南京。_____

    (7)1368年,朱棣称帝,建立明朝_____。

    (8)明朝的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和徽商。_____

    (9)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_____

    (10)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_____

  • 28、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________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____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 29、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戚继光率军抗击倭寇,在______(地点)九战九捷。

  • 30、下图是张择端的《 ______________  》。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吴道子的代表作一部——

    (2)王祯的代表作一部——

    (3)阎立本的代表作一部——

    (4)关汉卿的代表作一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元明清时期呈现出新的特征。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元朝在继承中求创新)

    元朝仿效中原王朝,因地制宜地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1)根据《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上图),请指出元朝确立并实施这一制度的皇帝是谁?

    (明朝在创新中谋强化)

    明朝推行一系列加强专制集权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弹劾,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

    ——顾炎武《日知录》

    (2)材料一是明太祖立下的“祖制”。结合材料一指出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为监视官民,他又采取了何种措施?

    (3)材料二描述的是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请从考试题目的来源、考生对题目的解释标准和培养人才的类型三个方面加以证实。

    (清朝在强化中达顶峰)

    清朝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封建君主专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它的设立与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摘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四  江西举人王锡候对《康照字典》删繁就筒,编成《字贯》,只因未避清帝名讳,王锡候一门在京尽皆斩首,一些地方高官也受到牵连,以“失察”之罪遭到严惩。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4)材料三中的“它”是指哪一机构?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

    (6)综上所述,概括元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