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金
②蒙古灭西夏
③南宋灭亡
④元朝建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②③
2、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3、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册封“达赖”和“班禅”称号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括号内的内容应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法
5、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6、强大的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汉、后周五个王朝来统治,历史上合称为
A.十国
B.三国
C.七国
D.五代
7、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强化皇权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8、清朝中期,政府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A.政治腐败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抵御侵略
9、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10、下列政权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 辽一南宋一金 B. 西夏一辽一金
C. 西夏一金一南宋 D. 金一西夏一南宋
11、西藏和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在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元朝
12、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开凿大运河 C. 遣唐使 D. 遣唐使来华
13、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两国的文字都是汉族人创制的
B.两国在创制文字过程中吸收了汉字的某些特点
C.少数民族文化已经超越了汉族文化
D.两国的文字与汉字没有任何关系
14、“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有
①沟通了南北的交通
②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③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④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千秋遗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发生于( )
A.960年
B.961年
C.962年
D.963年
1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隋唐时期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B.
C.
D.
17、台湾正式建省是
A.1885年 B.1683年 C.1662年 D.1661年
18、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是
A. 寇准
B. 文天祥
C. 秦桧
D. 忽必烈
19、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以省为单位。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设立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0、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21、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2、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23、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4、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 | 民族英雄 | 殖民者 | 主要据点 | 结果 |
1661-1662年 | _______ | 荷兰殖民者 | 赤嵌城、台湾城 |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收复和经营台湾,台湾同胞尊称他为“________”。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____,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25、南宋______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_____》。
26、明成祖在位期间,郑和前后其次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28、指南针使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__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9、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_________、李清照、辛弃疾等。
30、《________》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1、连线题
32、金在灭辽之后发动了对宋的进攻,面对金军强大的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标志着南宋灭亡。(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