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定西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东厂起初只负责侦查、抓人,后经皇帝特许能够越过司法机关任意逮捕臣民。这一改变可能

    A.改善社会风气

    B.激化各种矛盾

    C.缓和君臣关系

    D.提高刑审效率

  • 2、为研究原始人类在长江流域的发展和农业的起源等问题。考古学家从一个遗址中出出的稻谷、稻壳、稻秆等实物资料证实:这里的居民们已栽培稻谷和食用稻米,这里的居民们是

    A.半坡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元谋人

  • 3、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B. 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C. 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

    D. 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 4、“自从契丹夺取幽云十六州,党项族占领宁夏一带后,他们重用所有的人才。他们得到中原土地,役使中原百姓,称中原位号,仿中原官属,用中原人才,读中原书籍,用中原车服,行中原法令,契丹、党项两个民族的作为,都和中原一样。”以上材料表明(       

    A.契丹、党项两个民族变成了汉族

    B.民族矛盾根源已经消失

    C.民族之间一直和睦、友好相处

    D.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

  • 5、中俄两国签定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瑷珲条约》   D.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6、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 7、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 阿骨打建立金 D. 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 8、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贞观政要》

    D.《望海潮》

  • 9、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表。这种战局反映出商鞅变法的直接作用是

    A.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D.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 10、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平定,史称

    A.八王之乱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朱温建梁

  • 11、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宣政院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

     

     

    A. 台湾

    B. 新疆

    C. 西藏

    D. 海南

  • 12、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B.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C.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D.明代宋应星《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13、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  

    A.取消了行中书省 B.废除了丞相 C.分封了诸子为王 D.成立了特务机构

  • 14、明朝修建的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个部分组成。北京城的核心是(     

    A.宫城

    B.皇城

    C.内城

    D.外城

  • 15、推翻明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是

    A.李自成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张献忠

  • 16、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城内店铺林立,瓦子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17、元朝时,将西藏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并正式受中央直接管辖。管理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 B.政事堂 C.枢密院 D.宣政院

  • 18、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政权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9、清朝的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看见风吹书页翻动,忽然来了诗兴引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被官府捉拿后杀害,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清朝( )

    A. 设置内阁和六部 B. 大兴文字狱 C. 设立军机处 D. 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 20、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其最主要目的是

    A. 展示明朝的强大 B. 防御蒙古贵族南下

    C. 显示当时高超的科技水平 D. 防止起义军进攻中原地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644年_____(人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 22、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23、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_______________。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发达,邢窑_______,越窑_________,唐三彩闻名中外。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方面

    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市,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_

  • 24、朱元璋在位时,废除____________,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 25、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_____。

    (2)杜甫被誉为_____。

    (3)建立西夏的民族_____。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

    (5)铁木真被尊称为_____。

  • 26、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 27、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_______。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

  • 28、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 29、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朝代________

    (2)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________”。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朝代________

    (4)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农作物________

    (5)南宋时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的抗金将领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对号连线(请将朝代、人物、作品正确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建筑是时代的体现。依据提示列举相应的内容。

    (1)中日唐朝友好关系的见证,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建筑是________

    (2)《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繁华景象的城市是________

    (3)明朝北京城的核心是宫城即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材料二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何时最终完成?

    (2)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宋代农工商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两例

    (4)结合今天中国的现实,说说对南方经济发展有利的条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