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北十堰初一(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儒林外史》这部作品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而且反映了以作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

    B.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中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C.简·爱的父亲是个医生,她还在幼年时,父母就双双去世,被送到老渥德学校,开始了独立生活。

    D.当罗切斯特被大火烧成了残疾人时,简·爱又选择与他长相厮守。她这样做是因为这时的简·爱也有了和他同等的地位,他们此时是平等的,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E.与其他梁山好汉不同的是,鲁智深上梁山,是因为他对社会不平,对弱小受欺压不满,他代表了底层人民对社会的反抗。

  •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B.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成稿后,在邮寄过程中曾被邮差弄丢过。

    C. 面对大人国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并向国王推荐可以使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火药枪炮,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D.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其中铁扇公主因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重亲情。

  •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A.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贾亭的西面,至白沙堤终,绕湖而行。

    B.颔联用“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C.颈联除了描绘钱塘湖初春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在湖边骑马春行的情景。

    D.“不足”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突出他最迷恋“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一景致。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探索未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B.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提升幸福的内涵、丰富幸福的层次。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

    C.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近几个月来,杭州地铁迎来客流高峰的原因是移动支付过闸技术的推广造成的。

    D.在这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否敢于担当负责,是否敢于攻坚克难,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称职与否的关键。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①睥睨:女墙,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②梁俪:俪,,栋梁。③箭竹,竹子的一种。④数:,密,与“疏”相对。⑤夷狄: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⑥更:经过。⑦售其伎:施展它的技能。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百许头

    ②以其境过

    ③良久乃

    奇而坚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3(甲)文第一段写了潭水怎样的特点?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试结合语段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比较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试作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词的上片写北国的秋天,明净如洗,用一个①“____”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词人用②“____”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

    【2】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九年级某班以“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魅力”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昨天,省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的贵宾厅接见了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傅稻镰教授,并邀请他本月12日为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傅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上午九时,地点在省博物馆报告厅。

    请用一句话将“傅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35字。

    (2)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A】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观照当下,回潮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你会和我一样,【B】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①【A】处划线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

    ②【B】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在“博物馆:连接文化之桥”留言簿上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稀图画;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连接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衷心感谢您,博物馆!”

    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4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8 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那天晚上我绝没有想到要睡,但我一躺到床上便睡着了。我在想象中又回到了孩提时代。我梦见自己躺在盖茨黑德的红房子里,夜很黑,我的脑子里印着奇奇怪怪的恐惧。很久以前弄得我昏厥的光,又出现在这情境中,似乎溜上了墙,抖动着停在模糊的天花板中间。我抬头去看,只见屋顶已化解成了云彩,又高又暗。随后碧空中出现了一个白色的人影,而不是月亮了,那人光芒四射的额头倾向东方,盯着我看了又看,并对我的灵魂说起话来,声音既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在我耳朵里悄声说:

    “我的女儿,逃离诱惑吧!”

    “母亲,我会的。”

    从恍恍惚惚的睡梦中醒来我做出了回答。时候依然还是在夜间。我从床上爬起来,身上穿着衣服,因为除了鞋子我什么也没脱。我知道该在抽屉的哪个角落找到内衣、挂件和一只戒指。在寻找这些东西时,我碰到了他几天前硬要我收下的一串珍珠项链。我把它留在那儿,这不是我的。我系好草帽,别上披肩,拿了包裹和那双不想穿上的拖鞋,悄悄地出了房间。

    我本打算停也不停就走过他的房间,但到了他门口,我的心便暂时停止了跳动,我的脚也被迫止步了。那里没有睡意,房中人不安地在墙内打转,我听见他一次又一次叹息着。要是我愿意,房间里有一个我的天堂,暂时的天堂……

    1写出选文中的“我”和“他”是谁?并概括选文内容。

    2从整部作品看,“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

     

  •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电脑围棋软件“阿尔法狗”与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结束了“棋王争霸赛”,结果阿尔法狗4:1大胜代表人类的李世石。有观点认为:李世石最后的失败让人类陷入了隐忧。

    ②阿尔法狗真的成为了世界“棋王”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石还不能代表世界围棋的最高水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阿尔法狗的胜出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又一次胜利。谷歌也因为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而备受关注,至于谷歌背后的商业玄机,恐怕是目前很多高新科技公司追求的最终目的,这种被寄予人类梦想的科技创新,如果不是为了受惠于人而只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它最终的走向其实更应该引发人类深思而不仅仅是对阿尔法狗的担心。如果它超越了人类的一切道德,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与科技伦理的约束,它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最终伤害人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辉就认为,“阿尔法围棋”利用强大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通过以前的棋谱,输入当前棋局的状况,输出应对策略。“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理解围棋里面的很多精髓”。但懂围棋的人都认为,阿尔法狗已经很“美妙了”,它的算法相比以前有了大大的优化,更令人惊奇的是阿尔法狗所具有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它在优化计算基础上加入了模仿人类神经网络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一只会自学的狗,而不再是一款冷漠的机器。人工智能的开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未来它会不会代替人类进行思考,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④机器学习、图像识别、3D、无人机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但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还远没有止境,苹果、谷歌等高新科技公司还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些“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给人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人的“科技依赖症”,甚至使人出现记忆力、行动力的退化。但科技创新并不会停下,他们总想用科技方法解开生命的奥妙,甚至像上帝一样创造新的人类。如今生物学家与人体科学家希望将情感、意志“数据化”,进而使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与人格设想。那么人工智能取代人就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人类又会怎样?

    (节选自2016年03月19日《华夏时报》)

    1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 阿尔法狗大胜李世石

    B. 阿尔法狗功能强大的奥秘

    C.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

    D. 人机大战背后的隐忧

    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歌制造了“阿尔法狗”,就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B. 阿尔法狗虽然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但它依然是一台冷漠的机器。

    C. 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远没有止境。不久,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

    D. 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会使人产生科技依赖。

    3下列不属于李世石对抗“阿尔法狗”失败所产生的隐忧的一项是(   )

    A. 阿尔法狗是否真的成为世界“棋王”。

    B. 没有道德、规则、伦理的科技创新是否会伤害人类。

    C. 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人类思考。

    D.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 11、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作者:周国平,摘自《中国教育报》)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④小节画线处“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4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章,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 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 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有理有据,谈古论今,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 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雄鹰说:别束缚我,我要展翅高飞。风筝说:感谢束缚,我才飞得更稳。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定恰当的主题作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