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浊(zhuó) 掷(zhì)笔 剽(biāo)悍 心无旁骛(wù)
B.逶迤(yí) 请帖(tiě) 伛(yǔ)偻 锲(qiè)而不舍
C.怂(sǒng)恿 伫(chù)立 逞能(chěnɡ) 惴(zhuì)惴不安
D.腼腆(diǎn) 砭(biān)骨 啜(chuò)泣 强聒不舍(gu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少年老成,总是给自己的父母惹来许多麻烦,受到众人的指责。
B.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啊,原来孩子们在放风筝呀。
C.溶洞里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笋和石钟乳,引人入胜,令人惊叹。
D.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漫不经心,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芷江受降坊”是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许多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湖南省首届“国学知识大赛”在星城长沙举行,衡阳代表队力克群雄,摘走桂冠。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相濡以沫的老伴去世,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D.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5、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 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běn)锸,畚箕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林阴翳 阴翳:阴暗
B. 苍颜白发 苍颜:苍白的颜色
C. 颓然乎其间 颓然:颓废的样子
D. 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放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语段(一)中,描绘滁人游乐的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两个文段,简要谈谈欧阳修和苏轼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有什么相似点?
6、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 心理。
【2】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
A.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并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小组赛跌跌撞撞,淘汰赛惊险晋级,决赛气势如虹,以3:1击败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会女排冠军。“女排精神”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阅读下列网友发言,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网友一:女排精神不是口号,其中包含严谨的流程、科学的管理,而女排的辉煌过去也让她们拥有胜利的基因,关键时刻更难体现。比如小组赛曾输给塞尔维亚,但决赛打到她们几乎崩盘,这就是胜利基因的体现。
网友二: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即使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坚定。
网友三:我觉得,“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努力进取的过程。
(1)你的探究所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用来赞扬为国争光的健儿们。
女排豪情 靓妹壮举 大赛必争雄 沉着应战 奥运终折桂 奋勇出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诗文填空。
(1)__________,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
(2)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4)数月之后,__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5)《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自己经过秦汉的故都,看到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焦土,引起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2019年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科学素质促进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学素质合作、科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科林•布莱克莫尔表示,现在科学家越来越意识到有责任,也有必要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通过向公众普及研究成果,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从而实现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
(摘选自《科普中国》)
(材料二)
科普日活动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有什么关系?中科院李大光教授认为,科普日对增进公众对科学的认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极其重要。在这个节日,平时没有时间出来做科普的科学家,可以来到公众身边,利用各种场地和设施,通过亲手操作展品,介绍相关研究方法和过程,让公众了解自己所做的研究及其对生活带来的影响。现在的科普日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互动体验式的项目越来越多,科学普及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知道科普日并参与其中,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
(摘选自《科学报》)
(材料三)
2019年“金葵花”朝阳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活动通知
本次线上活动的答题时间:2019年9月1日﹣2019年11月20日
参与对象:全区公民
活动方式:网络知识竞答
“金葵花”活动大赛细则:
①关注“金葵花行动”公众号:
在微信中关注“金葵花行动”公众号选取“科素大赛”栏目,进入“线上闯关”环节。
②积分规则:总积分=答题分+帮答分+分享分
答题分: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不扣分。
帮答分:邀请好友帮答题,好友答对一题邀请者得10分。
分享分:分享答题链接给好友,当好友首次通过分享链接参与答题,分享者可得5分。
③选拔奖励:
每月答题分前20名可获得主办方给予的科普场馆门票等奖励(每月答题分数单独计算)。每月获奖名单发布于“金葵花行动”公众号。
为激励公众的参与度,实现答题的持续火热性,凡参与答题的公众均可通过累计积分参与“积分兑换”。获得一定积分后自动跳转至“答人商城”,进行相应的积分兑换。
(选自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网,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可以利用科普日走到公众身边,向公众展示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培养自己的网红形象,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B.用科普场馆门票和积分兑换做奖励,可以激励公众的参与度,实现答题的持续火热性。
C.从图一可见,公众仍较少从科技类场馆等专业科普平台获取科技信息。
D.从图二可知,我国公民没有参加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科普活动的比例高,可见开展科普日活动的必要。
【2】结合(材料三)2019年“金葵花”朝阳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活动细则,简要说说线上开展科学知识竞答与实地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相比有哪些优势?
【3】妈妈在社区负责科普工作的开展。围绕“如何让科普知识触及更多人群?”的问题,这一天在家中展开交流,一家人各抒己见。
妈妈认真说道:我们社区开始关注各个群体科学素质的发展问题,要对重点人群推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你们给我的工作提点建议。
爸爸数据分析在行,分析了图一、图二,他指出,_____。
哥哥作为大二学生,参加过北京市科学素质大赛,他说可以学习朝阳区经验:_____。
我补充说:像奶奶这些老年人主要是看电视来获得一些信息,他们与人交谈,常常相信各种谣传。我们中学生可以到社区去做志愿者,跟老年人做点宣传,帮助他们识破谣言。
爸爸幽默地说:对!青少年这个主阵地要先拿下。用好科普视频、科普画廊、科普网络平台这些电子科普方式,让他们小手牵大手,带着爷爷奶奶一起走。
10、阅读《怎样的“水土”才养人》,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①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使他可以及时展示自己。社会这样做了,人的上进心才会被激发,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⑤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⑥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⑦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它就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⑧“养人”的“水土”从来是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
⑨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舞台”在文中的含义什么?)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4】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作为中学生,你可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说说具体做法。
11、阅读《蒲柳人家》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他的外号叫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以后,他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待不长。于是,他就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一年有七八个月出入古北口,往返于塞外和通州骡马大市之间,奔走在长城内外的古驿道上。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所以,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这一来,他的架子大了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高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1)对选文中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因为他“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所以人们虽然认为他编故事、讲故事根本算不得学问,但也说他是有学问,而且是“大学问”。
B.他编的故事、讲的故事说起来煞有其事、头头是道,但却是无中生有、信口开河,人们为了嘲讽他,就称他是“大学问”。
C.他能凭空编造出那么生动曲折、有枝有叶的故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人们真诚地认为他有“大学问”。
D.他会编故事、讲故事,应该说是有点学问,但人们为了满足他“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虚荣心,干脆称他为“大学问”。
(2)如果给何大学问画一幅画,下列要素组合最典型的一项是(______)
A.古驿道 大鞭 文庙 光背儿马
B.唱本 书囊 文庙 崇山峻岭
C.古驿道 长衫 唱本 崇山峻岭
D.长衫 书囊 大鞭 光背儿马
(3)下列能够体现何大学问慷慨大方性格的一项是(______)
A.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待不长。
B.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
C.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
D.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
(4)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B.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C.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乡土气息浓郁。
D.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
1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作文。
(2)请以“泪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1)补全题目作文,选择题目(2)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用“XX”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