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色龙》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他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 .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出师表》中的“表”是臣子向帝主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铭”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C. 《资治通鉴》与《左传》均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和《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D. 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如《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是题目。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为行万里路,不仅仅是深入地理物候、百样人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它还是对“读万卷书”的一种补充。
②“万里路”则是指民间的、乡野的、代代相传的史识见闻。
③换句话说,行万里路,就是读万卷书。
④因此,万卷书是呈显性的“小历史”,万里路上却藏有隐性的“大历史”。
⑤行万里路,同读万卷书一样重要。
⑥“万卷书”是特指官方的、庙堂的、学府的子史经集。
A. ⑤①③⑥②④ B. ⑤①④⑥②③ C. ②⑥④③⑤① D. ②⑥⑤①③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人感动。
B.古往今来,中国像史可法、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真是汗牛充栋。
C.汪曾祺纪念馆开放后,汪迷部落成员竞相观看,许多文学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凉山大火中,看到消防员熬红的眼睛,消瘦的脸庞,许多人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
4、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 )
①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②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③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①③
5、屈原列传(节选)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③,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⑤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⑥乎?”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注释】①三闾大夫:楚国官职名,指屈原。②哺(bū):吃,食。槽:酒渣。啜(chuò):喝。醨(lí):薄酒。③瑾、瑜:都是美玉。④察察:洁白的样子。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⑤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⑥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被发行吟泽畔 (2)形容枯槁
【2】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不能用括号中的字替代的一项是( )
A. 何故而至此(斯) B. 众人皆(偕)醉而我独醒
C. 宁赴常流而葬乎(于)江鱼腹中耳 D. 又安(岂)能以皓皓之白
【3】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2处)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5】面对失意,“醉”与“醒”是古代文人常见的两种人生态度。下面材料中人物的“醉”与屈原的“醒”背后的人生追求是否相同?联系任一则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吝情去留。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材料二】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田家元旦①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②,今朝岁起东③。
我年已强仕④,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释)①本文写于开元十五(727)年春节,是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亲身感受。元旦:元日,农历正月初一。②斗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③岁起东:北斗星斗柄朝东。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④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
(1)这首诗中间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说说尾句“共说此丰年”中有哪些含义。
7、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假期长短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春节假期由现在的7天延长到10-15天,网友们议论纷纷,你怎么看?
以下是网友们的讨论,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一段文字,发表你对“春节假期是否该延长”这一话题的看法。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理由条理清晰;③150-200字。
网友甲:春节承载着阖家团圆、亲友相聚的重大使命。春节假期太短,让春节团圆来得并不那么容易和幸福。
网友乙: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必须延长,这是国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的。
网友丙:支持!作为外出务工人员,迫切希望能在家多陪陪父母儿女,多放假也能促进消费。
网友丁:在我看来,假期最好不要超过七天。经过一个较长的假期休息之后,再次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进入状态,因此影响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网友戊:为什么非得扎堆放假,扎堆放假有什么好的?景点暴堵,高速暴堵,饭店暴堵,哪里都堵。
网友己:春节假期的延长,对企业自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如果都由企业承担,可能会使一些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反而造成了员工失业。
网友甲:春节承载着阖家团圆、亲友相聚的重大使命。春节假期太短,让春节团圆来得并不那么容易和幸福。
网友乙: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必须延长,这是国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的。
网友丙:支持!作为外出务工人员,迫切希望能在家多陪陪父母儿女,多放假也能促进消费。
网友丁:在我看来,假期最好不要超过七天。经过一个较长的假期休息之后,再次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进入状态,因此影响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网友戊:为什么非得扎堆放假,扎堆放假有什么好的?景点暴堵,高速暴堵,饭店暴堵,哪里都堵。
网友己:春节假期的延长,对企业自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如果都由企业承担,可能会使一些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反而造成了员工失业。
8、诗文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朱元思书》 )
⑵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 ( 虞世南《蝉》 )
⑶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 杜甫《春望》 )
⑷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 )
⑸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 《论语》八则 )
⑹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⑺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 》 )
⑻故园渺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永远挺拔的白杨树
出生在林区的我,自小便喜欢树,各种各样的树。
长大离开家乡的我,认识了更多的树木。我想,每一个人也一定对应了某一种树,有的如红松般高大伟岸,有的如樱花般旖旎繁华……而我们社区的那个保安队长小刘,应该就是那株朴素且挺拔的白杨树吧。
小刘是个退伍兵,皮肤黝黑,个头儿虽算不上高大,却也显得很结实、健壮。一双不怎么大却黑黑亮亮的眼睛里绽放出神采,逢人总是很腼腆地笑一下,露出两排整洁的牙齿。
有一次,我因下班走得匆忙,忘了带家门的钥匙,那天正下着瓢泼大雨。恰巧是小刘值班,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得知情况后,他很热情地给我倒了一杯热茶,让我安心坐在保安室里等。
于是我和小刘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以前是当兵的。他还告诉我,会把每个月菲薄的薪水都邮寄给远在老家生活的父母,而自己不需要花什么钱,因为单位管食宿,自己平时也不喜欢抽烟、喝酒。听到这些,我被眼前这个男孩莫名地感动了。
之后的日子里,每天下班,我总会在小区门口留意他那挺拔的身姿,一种亲切感随之而来。每次看到他时,眼前总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家乡河边的那一排排挺拔向上的白杨,不浮夸、不张扬,却站成一排翠绿的风景。
他是一个普通的男孩,普通到如果你不是特别的注意,仿佛可以忽略他的存在。但他的善良又时刻提醒你,他偏偏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存在。
有一阵子,我接母亲过来住,母亲总是下楼去菜市场买回好多东西来,只要小刘在岗,他都会很热心地帮母亲把东西送到家。一来二去,家里人也都跟他越来越熟悉,没事儿就邀请他到家里坐坐。
每次来家做客他都显得很拘谨,但当他的目光扫到我书柜上摆放的那些藏书时,就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像被磁石吸住一般,小声地问我,这些书能借给他看吗?我不曾想到的是,他竟然也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他告诉我,在部队当兵时,每天除了训练和执行任务,他都会去部队的阅览室里借阅很多的书籍。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的条件差,他应该也会大学毕业,他也曾有过很多的梦想……
莲出淤泥不染,鹰生断崖不伤。简单朴素的白杨树,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机勃发的翠绿树叶,个个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那天开车送母亲回老家返程时,车子突然坏在了高速公路上,距离市区还有四五十公里远,我真是急坏了。家人出差在外不能帮我,看着身旁一辆辆疾驰而过,我好多次招手试图拦下一辆车帮我,却没有一辆车肯停下。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一种绝望和无助的感觉渐渐滋生、蔓延……我猛然想起了万能的微信圈,当朋友圈发出去不到两分钟,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竟然是:保安小刘。
四十分钟后,当满头大汗的小刘焦急地冲下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心中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
今年春节过后,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小刘的身影,我跑到物业去询问,才知道原来他受伤了。
就在春节前一天回老家的途中,他看到一位老人家正在喊抓小偷,他想都没想一阵猛追,毫不犹豫地拽住了小偷,小偷气急败坏,回过身来拿起手中的刀向他刺去。老人看病用的救命钱追回来了,可小刘却倒在了血泊中。整个春节他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
我带着水果去看望他时,问他当时有没有害怕,他羞涩地点了一下头,又马上摇了摇头,说“不怕,我当过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有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当他悄无声息地返回保安岗位时,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好一个热血男儿,就像那棵不惧风雨的白杨树。只要给它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无论贫瘠富饶,它都会努力地生长。每一个枝条,都合拢向上;每一片树叶,都闪烁金光;每一根树干,都高耸挺拔。树树无声,树树有声。就算秋来冬至树叶凋零,那光秃的枝条,也都枝枝透着锐气、迎着阳光。
(作者:王洁。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我”与小刘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我”为什么认为小刘是株“朴素挺拔的白杨树”?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羞涩地点了一下头,又马上摇了摇头,说“不怕,我当过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有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4】本文以“永远挺拔的白杨树”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下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①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②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③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④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⑤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⑥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⑦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重大的损失。
D. 阻止“提笔忘字”的现象继续恶化,就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 解决“提笔忘字”更实际的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11、议论文阅读
“人格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捷径
尼 三
①前几天,看到一则娱乐新闻,倍耐力2016新年年历召开面市发布会,姚晨作为其中唯一的华人面孔出席活动,也是这本全球顶级年历的首位华人封面女郎。
②我忽然想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1930年2月,梅兰芳赴美演出,在美国一炮而红。据说,梅兰芳每次演出结束,谢幕常常要多达十几次,人们都等着和他握手。当时美国媒体评论是:“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相遇过,但现在他们毕竟相遇了,这一情况体现在梅兰芳的身上。”
③当然,不必比较姚晨和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实际上,二者也不可比较。然而,从文化角度解读,这个娱乐事件也可视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上又一块“人格化”基石。
④在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过程中,那些具体的人物、作品或形象等文化符号,它们比抽象的理论、概念或典籍更具渗透力和传播力,往往构成文化接受更有效的“阶梯”,是我们走向世界更好的载体。
⑤2015年9月初,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在纽约林肯中心的大卫·寇克剧场分别演出京剧《白蛇传》和《锁麟囊》,演出前三天,两场票全部售罄,活动也被美国当地媒体“刷屏”,演出现场更是异常火爆,让人感到几乎重新回到了长安大戏院。此次演出,对美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化”对外传播的典范。
⑥我以为,文化传播最高明的境界是似盐入水、如光洒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才是“文化传统”,而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文化”,或者说,才是“活文化”“真文化”。从这个角度看,所谓中国文化“走出去”,绝不应是博物馆式的陈列,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是“文化传统”之间的碰撞与互动,从而让异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捕获一个活泼、直观、生动的“文化中国”。
⑦这就需要一大批反映当下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而在我们这个视听文化盛行的时代,文娱体育明星天然地在文化符号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说起英国我们就想到贝克汉姆,说到美国就想到史泰龙、施瓦辛格,说到韩国就想到都教授……他们以及华人世界里早年的李小龙、巩俐到现在的姚晨,就是这样一组文化符号。
⑧此外,还有许多更有意义的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值得挖掘和推广。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莫言、药学家屠呦呦;再比如,多次复排的歌剧《白毛女》、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等等。只有把各方面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文化符号充分挖掘出来,提炼其精神内涵,中国文化的传播才会更加便捷,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形象才会更加立体、更加丰满、更加富有时代精神。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姚晨和梅兰芳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人格化”具体指什么?
【4】概述第⑤段内容,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1)一段网络幽默:近两年流行一个新词叫“格局”,那什么叫格局呢?就是有人说我不好,我不能说他,我要说他,就是我没格局。如果有人跟我计较,我不能跟他计较,计较了,就是我没格局。有人让我吃亏,我必须得吃,不吃就是没格局。今天我给你们说的这些话,你们不认同不点赞,那就是你们没格局。
(2)“格局”二字,“格”是人格品性,“局”是气度胸襟。心胸越大,格局越大;格局越大,成就越大。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请以“您那格局,让我钦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人名、校名、地名等真实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