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海滨小城》中,作者没有写小城的哪个地方?( )
A.庭院
B.公园
C.广场
D.街道
2、在下列学过的古诗中,哪一项不是描写春天的( )
A.《绝句》杜甫
B.《山行》杜牧
C.《咏柳》贺知章
D.《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3、哪个词语能代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A.名扬中外
B.家喻户晓
C.震惊中外
4、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 )
A. “你们也变了……”
B. 风啊,水啊,阳光……
C. “你,你……你是谁呀?”
D. 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5、选词填空。
陆续 连续 继续
(1)小刚( )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 )从操场上走回教室上课。
(3)我们( )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小鸟 合拢的(______)
(______)的草地 (______)的蒲公英
7、读拼音,写字词。
倾xié(_______) 医yuàn(________) jiù(________)命
xiān yàn(_________) lǚ(________)行 mèng(________)想
yán(_________)色 jiǎ(_________)装 nǎo dài(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1.hàn fú不仅是一件衣裳更多的是华xià
文明的一个zài
体,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
2.去年hán jià我们一家都去海南lǚ
行,我chū
次尝试了cì ji
的冲浪,还在海边捉xiā
、bǔ
鱼, tǎng
在róu ruǎn
、安jìng
的shā
滩上shài
太阳,那gǎn
觉真是美miào
极了。
9、阅读短文
木匠的房子
一个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对不起!我的房子很小,小得只能住一个人呀。”老人说:“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让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
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 )待了十一个人。他们坐地板,坐床,站着,一起说说笑笑。
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大家笑着说:“不是房子变宽了,而是心变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1】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最合适的词语是( )
A.果然
B.居然
C.仍然
【2】当老人请求避雨时,木匠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请在文中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3】短文中的木匠是个( )
A.心地善良的人
B.法力超常的人
C.心灵手巧的人
【4】木匠的小房子在雨天竟然待得下那么多人。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因为木匠造的房子很特别,人多了房子就会变宽。
B.因为待在木匠房子里的人都是孩子。
C.因为木匠心宽,同意人们来他的小房子里避雨。
【5】对文中“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善良的人会拥有超能力,能将全世界的人装进自己的心里。
B.善良的人心胸宽广,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能乐于助人,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别人。
C.善良的人心很大,能装很多东西。
10、阅读短文,完成题。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野。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滚着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们可忙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数不胜数。在园中徘徊,闻着阵阵幽香,好像漫步在“天国花园”里。孩子们爬上树去,摘一颗“仙果”,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带去了一片温暖。瞧,这边的山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枫叶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我迷恋你啊,秋天!你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带来了丰收的硕果。
【1】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1)文中“幽香”一词中的“幽”是什么意思? ____
A.深远 B.沉静 C.昏暗 D.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____
A.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滚着千层波浪。
B.这边的山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
C.那边的山上,枫叶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
D.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
(3)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
A.菊花 B.秋天 C.枫叶 D.果实
【2】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____,走进____,走进____,走上____。
【4】想象一下,“你悄悄地走来”,还可能走到哪里?(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我能行。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孙中山先生大胆向先生提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文中说明赵州桥是最先使用这种设计的词语是_____。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___和____。
【2】赵州桥一共有( )
A.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B.三个桥洞
C.四个桥洞
D.五个桥洞
【3】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4】看到赵州桥的设计,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_______
13、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再找出一组反义词。
近义词:认真——( ) 观看——( )
反义词:( )——( )
【2】你发现蒲公英的变化了吗?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时间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草地的颜色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花的状态 | 合拢 | ______ | ______ |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___________;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凤凰花“开得那么热闹”,“热闹”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回答问题。
“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A.数量多
B.颜色绿
C.树冠大
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3】这两段话主要介绍了小城的__、__,分别描绘了它们__和____的特点。
15、阅读感悟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这段话运用了( )的手法。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2】句中的“玛瑙”指的是(______),词语(_______)、(________)写出红枣的数量多。
【3】仿写句子。
秋天,葡萄成熟了,一颗颗葡萄紫紫的,亮晶晶的,犹如 _____________,让人看着就想吃。
16、交流平台。
默读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掌握了许多默读的方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至少写出两点。
小红: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尽量不用手指着读。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还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美妙的声音?写几句。
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一只黄蜂放进它的蛛网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修改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脖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1. 我们要爱护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老师今天讲了一个迷人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程强的姐姐是一名优良的企业家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爱迪生经过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灯。
21、习作
在上面几组事物中选择一组,以他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故事写下来。
①铅笔、橡皮、转笔刀 ②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③树林、虫子、小鸟 ④小鸟、荷叶、蝴蝶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数在2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