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野果 ( )鹊蛋 ( )野兔
( )小松鼠 ( )野蔷薇 ( )红蜻蜓
2、词语接龙。
1.轮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纺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打打滚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绿茵茵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写出和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农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____
2.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____
3.十个太阳一齐炙烤大地,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____
5、照样子,变字组词。
例:击→陆(大陆)
弯→____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____
夹→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néng lì zhuō zi wèi dào mǐ fěn
nóng jù gān tián tián cài láo dòng
7、口语交际。
课堂上,同学们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请你判断,哪些是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括号里打“√”或“×”。
【1】小华说:“同学们,借阅图书,要按时归还呀。”(______)
【2】小玲认真听小华说完了,接着说:“我们要爱护图书。”(______)
【3】小兰没听清小玲说的话,问道:“请你再说一遍,好吗?”(______)
【4】小明和小虎争抢着说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让谁。(______)
【5】小红一直不说话,不发表意见。(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秋季的早上荷塘的美景。(____)
(2)《绝句》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_____)
9、我能判断。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2)“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灬”,多与“火”有关。( )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
(4) 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 )
(5)“明亮”和“寻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 )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老牛不想帮小马过河,所以才说水很深。(______)
【2】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______)
【3】“千人糕”得名于它需要很多很多人劳动才能做成。(______)
【4】《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天然的“指南针”。 (______)
【5】《雷雨》一文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______)
11、课内阅读。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面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
有草
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1】这一部分选自__________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的“”内加上标点。
【3】“道”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除去部首有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音节为_________,第11笔是_________。
【4】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请用加点的字,写一句话。
你可以看____________,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模仿画“ ”的句子写一写。
小鸟飞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夸父逐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名叫夸父。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心里十分难 (nán nàn)过。他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那该多好啊!
夸父就去追赶太阳。他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太阳喷着火焰,把夸父烤得口渴极了。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完了。他又跑到渭河边,一口气把渭河的水喝完了。他还是很渴,又向北方的一个大湖走去。可是夸父在半路就渴死了。
夸父倒 (dǎo dào)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从此,太阳被感动了,开始放慢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________大湖 追赶________ 一________桃林 放慢________
【3】根据原文判断对错。
①夸父先喝完了黄河的水。(______)
②夸父先喝完了北方的一个大湖的水。(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花园里美丽的花儿盛开,它们露出笑脸,好像欢迎春天。
树枝上有一条小毛虫,静静地躺着,它的样子很难看,小鸟和蜜蜂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过了几天,小毛虫的身体起了变化,它不吃也不喝,身上披了一件薄薄的衣裳。后来,它睡醒了,脱下了那件薄衣裳,飞了出来,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间飞舞,十分快乐。
【1】认真阅读短文,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全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你最喜欢第_______自然段,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毛虫睡醒后怎么做的?它变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之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1.这段有共( )句话。
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纤夫们笑了,一边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纤夫们“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课文原文填空。
周总理身穿( ),( ),头上包着一条( ),( )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 ),敲着欢乐的( ),踩着( )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 )。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邓爷爷把小树苗扶正了。
小树苗被邓爷爷扶正了。
1.爸爸把一根细长的柳条递给了妹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把稻子加工成大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____________
4.大树,又粗又壮,就像__________________
5.浪花,雪白雪白的,好像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词句。
1.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李华和王丽约好周末一起去少年宫,但李华临时有事去不了了,请你想一想他应该怎样打电话和王丽说这件事?
李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丽:好的,我知道了。
19、照样子,用加点词写句子。
例:那棵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展示。
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小女孩怎么做的?她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