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
= 6÷( )=0.25
2、50以内3的最大倍数是___________,把它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长方体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4、一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5、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____)
=1
(____)
=
(____)
=
(____)
=
6、两个数为互质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7、一个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6厘米的长方体,把这个长方体锯成2个新的长方体后,表面积最多增加( )平方厘米,最少增加( )平方厘米。
8、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乘2,分母除以2后,等于 ,那么这个最简分数是_____。
9、食堂里有3千克油,用去了千克,还剩(________)千克;如果用去
,还剩全部油的(________)。
10、以灯塔为观测点。
(1)A岛的位置是____偏____方向上,距离灯塔____米。
(2)B岛的位置是____偏____方向上,距离灯塔____米。
(3)C岛的位置是____偏____方向上,距离灯塔____米。
1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它的一个底角是________度?
12、最简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一定是互质数。( )
13、约分时,分数值会变小。( )
14、大于小于
的分数只有一个。(______)
15、圆柱在不改变体积大小的前提下,底面积扩大2倍,高反而缩小2倍, .(判断对错)
16、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
17、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 ),分子相加减。
A.相加减 B.不变 C.无法确定
18、与28×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有( ).
A.280×6
B.208×6
C.210×8
19、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正方体,分割后的体积和表面积与原来相比( )。
A.体积增加,表面积减少 B.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
C.体积、表面积都不变 D.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大
20、和的商相等的是( )。
A.
B.
C.
21、同学们课间加餐,每人至少预定1种。其中预定酸奶的有26人,预定纯奶的有18人,两种都预定的有8人。全班有( )人。
A.44
B.36
C.30
D.28
22、算式0.1×0.1÷0.1×0.1的结果是( )。
A.1
B.0.1
C.0.01
23、解方程。
2x+20=110 12x÷3=16 3.6x-2.8x=7
0.5x=5 24+0.4x=100 0.9x-4=12.2
24、列式计算。
一个数加上它的等于
,求这个数。
25、直接写出得数。
+
=
-
= 1+
=
-
=
1-=
+
=
-
=
+
=
26、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75,写出这五个数。
27、两个数的和是278,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所得的商是18余12,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28、把一张长60cm,宽40cm的长方形铁皮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要使剪成的正方形最大且无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几个?
29、一张铁皮的面积是m2,第一次剪去这张铁皮的
,第二次剪去这张铁皮的
,还剩下这张铁皮的几分之几?
30、村委会服务大厅长6 m、宽5 m、高3.2 m,门窗面积7.5 m2,将大厅的墙壁和顶部刷上乳胶漆,刷乳胶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下面是五(1)班李明同学家一周丢弃塑料袋个数的情况。
星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塑料袋/个 | 5 | 7 | 4 | 5 | 6 | 12 | 10 |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李明同学家这一周平均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3)看图描述李明同学家一周中丢弃塑料袋个数的情况是如何变化的。
32、有12枚硬币,其中11枚质量相同,另一枚是假币略轻些,利用天平,至少称几次就能找出假币?(请你试着用图表示称的过程。)
33、某城市6~12岁男生平均身高情况如下图。
(1)从上图看,从( )岁到( )岁增长得最快。
(2)下表是该城市的小亮记录的自己6~12岁的身高。请你用虚线在上图中表示出小亮的身高,并标明数据。
年龄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身高/ | 114 | 120 | 122 | 129 | 135 | 140 | 150 |
(3)从上图看,小亮( )岁时的身高最接近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他的身高开始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 )岁时超过该城市这个年龄的男生的平均身高最多,超过(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