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思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的主体形象是炉中煤,表达了诗人眷念祖国、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感情。
B.诗的第二节从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较,进一步诉说自己的衷情,表白自己虽然卤莽直率,但胸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
C.诗的第三节交代煤的出身,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D.诗的第四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自从重见天光”,隐喻革命将起的中国;“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长于臣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C.沛公军霸上 为击破沛公军
D.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行李之往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出演多部经典军旅题材电视作品的青年演员赵荀受节目组的邀请,有幸为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回顾了他过去的峥嵘岁月。
B.一位副部级退休官员,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厅长七年,却图穷匕见,驾车持刀、持枪杀害一位比自己小36岁的妇女。
C.我愿意以一个后辈作家和曾经品丁玲忠实读者的身份,怀着对天人相隔的一个大作家的难以释怀的敬意,为丁玲长歌当哭。
D.看到花白花白的树影在动,我就立即会杯弓蛇影,作最后的斗争的,一路沿着指示牌,踏着凌乱的脚步慢慢走出这冷寂的四合院。
4、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一样的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吾其还也 D.其人居远未来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关中父老闻之,切齿拊心,泪如雨下。
②从来没有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风华正茂,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③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④王力、关锋、戚本禹的诈伪终于图穷匕见,遭到了周总理的批评和毛主席的抛弃。
⑤我们如果只是欣赏《雨巷》的优美诗句,而不能深入理解本诗的象征意义,进而感受戴望舒心中的忧郁和痛苦,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6、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断,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林黛玉及众人物亲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贾母是王夫人的母亲,是林黛玉的外祖母。
B.贾宝玉是林黛玉的表哥,是贾赦的儿子。
C.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也是王熙凤的婆婆。
D.林黛玉的母亲是贾宝玉的姑妈,王夫人是林黛玉的舅妈。
【2】下列关于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本试题节选片断从出场语言、会见黛玉、回王夫人三个方面集中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B.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同时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林黛玉的感受,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
C.作者描写王熙凤的肖像,虽说可谓工笔,浓墨重彩,却并非作者代为旁述,而是透过黛玉的眼睛,由一个特定的视角完成的。
D.《红楼梦》的语言是汉语运用到炉火纯青程度的典范。特别是其人物语言更是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每个人物的语言都能准确显示出各自的身份和地位,形神兼备,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历来为人所称道。
【3】贾母说:王熙凤“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本试题选文部分从王熙凤的哪些言行举止可以看出这个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赤壁》中,借“折戟”这件古赤壁战场的遗物,兴起对历史的感叹,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塞上黄昏景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两句。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这一场景中,用次要人物的外貌描写来烘托激越悲愤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如椽大笔勾画出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后不由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将江山形胜和怀古幽情融合在一起。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的落木常常会引发古人的各种思绪,这在唐宋诗歌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记念刘和珍君》中既是对反动统治发出警告,更是对后起的奋进青年发出召唤的两句是: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是:____, 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无意于功名的两句:______ ,_____。
(4)《雁门太守行》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苍凉而又壮美的两句是: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古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客心洗流水”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诗人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
C.颈联处使用俞伯牙与钟子期和“霜钟”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和蜀僧濬是人生的知音,都曾具有大济苍生的抱负。
D.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和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2】诗的第二联中“挥手”和“万壑松”分别描写了什么?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纳:使进入
B.旋见鸡伸颈摆扑 旋:顷刻
C.力叮不释 释:消失
D.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靡:倒下
【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庞然修伟 项王默然不应
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大行不顾细谨
C.乃赏成,献诸抚军 良乃入,具告沛公
D.则应节而舞 项王按剑而跽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中好事少年找上门一再挑衅成名,强行要求斗蟋蟀,最终其貌不扬的小蟋蟀战胜了形体魁伟的“蟹壳青”。
B.小蟋蟀智斗公鸡有惊无险,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向主人报捷一样,成名看后心中大喜。
C.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先是训斥,后又奖赏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又用金笼装着献给了皇帝。
D.皇帝非常高兴,便下诏赏给巡抚名马和锦缎,没过多久,县令和成名也因为小虫之功得到了好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
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
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安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