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B.素善留侯张良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杀人如不能举
2、辨析下列词语,并将正确的词语填在划横线处( )
甲:1927年秋, 了一场农民革命。 乙:我看见一弯新月悬浮在 的天空。
丙:她 经营这家店已经有好几年了。丁:南宋王朝苟且偷安, 享乐,只能加速灭亡。
A.爆发 寥廓 独立 贪图
B.暴发 辽阔 独力 贪婪
C.爆发 寥廓 独力 贪图
D.暴发 辽阔 独立 贪婪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赤壁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在谪居黄州期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
B.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作品。本称《诗》,据传是孔子撰写,汉代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首。
D.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B. 我俩是总角之交,从一起读大学到现在已经认识三十多年了。
C. 《红楼梦》的伏笔俯拾皆是,每每被脂砚斋指出,说它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D. 这本宣扬邪教学说的小册子,讲的都是些无稽之谈。
5、《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的通史,它是( )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说:“我国大学办得好不好,就是要看能否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能否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历史文化出发,这是事关教育自信、文化自信的大问题。”
在张异宾看来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最大标准,首先就是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看能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谈及“双一流”建设,张异宾说过去一提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从教学模型、课程、办学指标对照着西方大学来办,“而习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的问题,恰恰可能被忽略”。南京大学这些年狠抓的问题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原创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
“我是一名教师代表。”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张异宾有着浓厚的教书育人情怀。张异宾说,按照教育部对“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南大的办学实际,学校已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
(2017-10-25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本报北京1月25日讯(记者张晨)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建设的“施工图”。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实施办法》共分七章二十九条,定位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操作实施性文件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
《实施办法》强调,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据介绍,“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确保遴选程序公平公正,《实施办法》明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
“双一流”建设将实施动态管理,对此,《实施办法》明确,要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和期末评价,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
“《实施办法》操作性很强。”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不单独组织申报和评审,简化了审核程序避免重复评价,极大地减轻了高校负担;在管理举措上,提出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动态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杠杆的开放竞争机制,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及时跟踪指导,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增强建设实效。
(《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26日第1版)
【1】下列关于高校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B.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北大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减轻了学校负担。
C.南京大学立足校情按照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要求,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
D.作为一名教师代表,张异宾从学校的角度,强调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
A.文章认为,一些大学领导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盲目照搬,这可能会忽略习主席强调的文化自信。
B.双一流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三部委联动,各司其职,使“双一流”建设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
C.《实施办法》这张“施工图”,有总体目标也有短期规划,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D.《实施办法》分步设计目标,一步一个脚印,5年一个建设周期,有利于动态数据监测,突出了实效性。
E.材料一侧重从学校角度谈人才培养和高校建设;材料二侧重从国家层面,解读政策的“施工图”。
【3】怎样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大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绘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江上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与“水滴石穿”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作者迷恋于美好景物之中忽感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阐述君子要通过不断地广泛学习和自省来提升自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3)《涉江采芙蓉》中采用对面着笔手法,表现诗人孤独忧愁,徒劳望乡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
(1) ______________ ,塞上风云接地阴。
(2)__________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
(3) 剑阁峥嵘而崔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____________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 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7)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
(8)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句名篇默写。
(1)《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
(2)《劝学》“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________,________。
(4)《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两句,以声类声,直接描摹音乐。
(5)《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手法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与蔺相如最终和解,发誓同生死、共患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增添了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3)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蕴涵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
(4)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难以排遣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5)《曹刿论战》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沈下贤谪尉南康
张祜
秋风江上草,先是客心摧。万里故人去,一行新雁来。
山高云绪断,浦迥日波颓。莫怪南康远,相思不可裁。
(注) 沈下贤:吴兴人,张祜好友。南康:今属江西赣州市。
【1】下列对诗歌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借景抒情,借秋风、江草等意象,氛围衰飒,抒发了友人离别时的凄伤情感。
B. 次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作客他乡之人内心的痛楚,从而奠定全诗伤感的感情基调。
C. 颔联一“故”一“新”、一“去”一“来”对举,给人“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感。
D. 颈联仰观远眺,山高水远,云断日颓,苍凉的意境融合着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之情。
【2】简要分析尾联中“裁”字的妙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霍光字子孟,剽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剽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
——选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仆射窃识视之 识:做标记
B.光甚谊之 谊:通“义”,认为……忠义
C.众庶莫不多光 多:增加
D.咸称述焉 称述:称赞,称道
【2】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B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C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D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每次从下殿门进出,停顿、前进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做了标记一看,尺寸丝毫不差。
B 霍去病因为是皇后姐姐的儿子而尊贵得宠。长大以后,就探访询问知父亲是霍中孺,正好任剽骑将军出击匈奴,路经河东郡,河东太守到郊外迎接,他背着弓箭先驱马到平阳旅舍,派手下人迎接霍中孺。
C 霍光坐在朝廷中间,会合丞相以下大臣讨论决定立谁。广陵王已经不用在前,还有燕刺王因谋反而被诛灭,他儿子不在讨论范围中。
D 霍光派宗正刘德到尚冠里曾孙家中,让他沐浴以后赐给他皇帝之服,太仆用轻便车迎接曾孙到宗正府用斋,然后进未央宫见皇太后,受封为阳武侯。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
(2) 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1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无题(泰戈尔)
夏天的飞鸟
飞到我的窗前唱歌
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
它们没有什么可唱
只叹息一声
飞落在那里。
要求:①根据诗意自选角度;②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