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青海海西州高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古代有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

    C.古代农历的一些日期是根据月亮的情况来称呼的。既望,本文指过了十五之后的日子。

    D.“萧君圭君玉”,君圭是名,君玉是字。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 2、下列命《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但联系全诗看,并未流露出消极情绪。

    B.作者当时虽然在畅饮豪歌,却并没能排解心中求才立业的忧思。

    C.“乌鹊”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

    D.周公以至诚之心招纳贤才,作者认为要建立统一大业,就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   )

    A.肃请得奉命表二子(吊:慰问)   成败之,在于今日(机:关键)

    兼仗父兄之(烈:功业)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邂逅:遇到)

    B.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   遂与鲁肃俱孙权(诣:拜见)

    至京口,得奔真州(间:时间,空闲)  为仲卿母所 (遣:派遣)

    C.无俟奸人构陷(构陷:编造罪名来陷害)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

    北邀国者相见(当:主持,掌管) 其所以财用衣食者也(阜:使…增多)

    D.謇朝谇而夕(替:代替) 今水军八十万众(治:部署)

    往来桐城,必躬左公第(造:到)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遭遇指责)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在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觉得这是“过度诊断”,医生只是在危言耸听,也许孩子只是太好动,让他们多运动就好了,菲尔普斯就是个例子。

    ②在办公楼施工现场,满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不停施工。

    ③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④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⑤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⑥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是慧眼识珠。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设计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④

     

  • 5、下列有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孝悌”是中国传统社会道德风尚,其中“孝”是指善事父母,“悌”则是关爱幼弟。

    C.“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官爵之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品   质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格斯拉先生的店房朴素安静,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是模范品,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

    格斯拉先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皴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人们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也决不赊格斯拉先生的账;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像走进教堂那样。来客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过了一会儿,看到他从店堂二楼楼梯口往下边望,随后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窄狭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我说:“格斯拉先生,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他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去,我继续坐在木椅上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他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后,他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我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他边说“再见”,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

    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在城里散步时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把靴子送回来!”他说,“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这双靴子的工钱。”

    有一次,我穿着因为急需才在大公司买的靴子,走进他的店铺。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的靴子有一处很不舒服。他用手在那地方压了一下。“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我定了许多靴子,这些靴子格外经穿。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我再去那里的时候,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个靴匠的名字。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啊!格斯拉先生!”我结结巴巴地说,“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

    “是的,”他说,“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

    我定做了几双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不久,我到国外去,过了一年多回到伦敦。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衰老极了,看了叫人难过。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做的靴子好极啦!我差不多一直穿。”他细看我这双皮靴,把手放在靴面上说:“这里还合脚吗?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我向他确切地说明:靴子非常合脚。“你要做靴子吗?”他说,“我很快就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我说:“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

    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靴子送到了。我一双双地试穿,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一星期后,我想向他说明:他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走进他的店铺时,店堂里只有一个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呢?”我问道。

    “啊!”他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了。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但是饿死——”“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据沈长钺译本,略有删改)

    1纵观全文,谈一谈标题“品质”的含义。

    2选文中开头段划横线对格拉斯的肖像描写,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造成格拉斯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表达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 8、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书生意气,______

    (3)复为慷慨羽声,_____

    (4)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中通过刻画酒宴时的动作,来表达诗人内心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赤壁意境开阔的特点,是对“江山如画”的真实写照。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⑵ 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⑶ 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⑷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⑸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 11、默写、填空题

    ① 东南形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柳画桥,风帘翠慕_____________

    ② 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天堑无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

    B.“数枝雪”,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又用雪来借代梅,突出梅之洁白。

    C.“胜绝,愁亦绝”,这两句中的“绝”字重叠、就更加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

    D.景愈美而愁愈甚,致使词种主人公“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更衬出了悲愁的深度。

    【2】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俞陛云认为最后三句“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最为擅胜(意蕴丰富,技法巧妙)。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父文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

    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善心生,故向义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师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缔、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讨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尔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选自《国语·敬姜论劳逸》)

    注:①公父文伯:鲁大夫,公父穆伯的儿子。②歜(chù):文伯自称其名。③季孙:即季康子。当时担任鲁国的正卿。④纠虔天刑:恭敬观天法。⑤庀:通“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B.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士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C.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D.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父文伯”的“伯”和《烛之武退秦师》中“秦伯”的“伯”一样,指伯爵,是“公侯伯子男”爵位之一。

    B.“僮子”即童子,意为未成年的人,在文中是敬姜在责骂儿子文伯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却在那里充数做官。

    C.“百工”在文中泛指各种手工艺者与韩愈《师说》中“巫医乐工百工之人”一句中的“百工”意思相同。

    D.“社”在文中指春社,即在春分时祭祀土地神,鲁迅的小说《社戏》中提到的“社日”与这里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父文伯见母亲敬姜在纺织,劝母亲不要这么辛苦,后来季孙听说了此事,认为文伯不孝敬他的母亲。

    B.敬姜忧叹鲁国将要灭亡,从以往圣王出发给儿子讲为官之道,并指出这正是上古制度和先王遗训。

    C.敬姜详细地阐释了天子、三公、九卿,百官及王后、命妇、内子实施“劳而不淫”的具体标准与做法。

    D.敬姜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表达对丢弃祖宗基业的忧心,希望儿子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先人的传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2)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5】文末记录了孔子听说敬姜论劳逸后的反应,有何用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小作文: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请你从“视觉角度”或者“听觉角度”(二者都用也行)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字数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