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的声调是激愤的。
②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③《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主要记述诸侯之事。
④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⑤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对平辈或长辈称名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⑥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武帝、顺治等。
⑦征辟,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指中央管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选拔官吏。
⑧会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在京师举行考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⑧ D.⑥⑦⑧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舆薪 唒笑 铿尔 不敏
B.疱厨 孝悌 剨然 踌躇
C.便甓 商贾 莅临 秋豪
D.戚戚 褊小 吾惛 挟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别以为这些神庙已经废弃,巴特港人惦记着每一处,只等着启用它们,到时候,这些荒凉的石头庙即刻会活过来。
B. 现代自然科学不只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C. 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D. 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百年历史中,我们中国有多少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毁家纾难,义无反顾,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4、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①小人所腓 ②清流激湍
B. ①望美人兮天一方 ②哀吾生之须臾
C. ①列坐其次 ②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 ①宁溘死以流亡兮 ②卿可去成婚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合欢树》通过平淡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思念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重的悲痛之情。
B.《病梅馆记》托物言志,以梅自喻,抨击了统治者对自己的压制和摧残,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C.《咏史》主要用赋的手法,表现寒士的怀才不遇及对庸庸碌碌却占据高位的士族的蔑视与抗争。
D.《饮酒》融叙事、写景、说理、抒情于一体,辞藻华丽,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清人顾复初的对联,深刻反映了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之大。同时也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终究会占有辉煌。
B. 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杜甫因以彪炳青史,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就是杜甫全部价值所在。
C. “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表达了作者对杜甫人生经历及历史的深切思考,表明幸与不幸是相对的这一深刻哲理。
D. 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如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2】如何理解“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除了杜甫,你还能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文人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吗?
【3】作者认为“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结合原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根据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
(1)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诗句,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4)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诗句“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意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此意思接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在地上,来个自我宽慰。
(7)辛弃疾借用典故,感慨不得重用志不得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悲伤至极,无以言表。《声声慢》中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蜀道难》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8)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导学号:76722115】
(1)《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句子是: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帝王承担着国家兴亡的重任,但历代帝王“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告诫太宗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不愿与廉颇一般见识的原因是: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劲头正足的状态。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乡村常见的声音,表现出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借《诗经·子衿》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诗人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 园
黎 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影”句描写出园内景色之美,正面写出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影倒映池中婆娑荡漾,水静影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B. 颔联写入秋之后,黄叶挂满树木,缀满村庄,有“一半”被落日的余晖照耀着,颜色更加鲜明。这两句诗写出了乡村秋景的美。
C. 颈联写园中景色,幽竹如人一般静立,寒花为“我”吐露芬芳。既写出了诗人对小园风物的喜爱,又以物衬人,衬托了诗人静雅高洁的形象。
D. 诗人在小园中由斜阳看到新月初上,“新月似新霜”,既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也写出了秋夜的寒冷,故诗人说“小园宜小立”。
【2】“山光窥短墙”中“窥”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辞,与王褒、张子侨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吏光禄大夫,皆领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发于至诚。上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
(节选自《汉书· 刘向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B.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C.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D.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谷梁春秋》,与《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B.拾遗,职官名。武则天时始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在文中指以补救人主过失。
C.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 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可能干政擅权。
D.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历代均有,且分别由九位臣子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向年少得志,颇受皇上推重。他十二岁即任辇郎,成年后任谏大夫,被汉宣帝招募选到身边,并且很受汉元帝的尊重与信任。
B.刘向尽心辅政,敢于触犯权贵。他与萧望之等人一心辅佐政事,憎恶两个放纵的外戚和两个弄权的宦官,希望皇上罢免他们。
C.刘向维护礼制,反对奢侈风气。他看到风气奢侈淫逸,而赵、卫之流出身低微卑贱,却逾越礼法制度,便编书告诫皇上。
D.刘向著述颇丰,喜好圣贤之道。他编次《列女传》八篇,写成《新序》《说苑》共五十篇,专心研究经术,不与世俗接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
(2)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发于至诚。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100年前,有一群青年,他们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救亡图存,挥洒青春热血……
100年后,有一群青年,他们驾驶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开创未来,承担青春使命……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时空可以穿梭,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在两种身份中任选一种,给对方写一封邀请函,请他们到自己身边来做客,彼此了解,彼此激励,共谱青年与祖国、青春与时代之华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注意书信格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