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2011年7月10日,达芬奇家具被指造假,同年12月,随着该公司拒付上海工商局133万元罚单,并否认造假,达芬奇再度陷入舆论的漩涡,此事一时闹得 。
②河面已 ,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
③这种精密工程出不得错,当要 ,岂能随便?
④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像它本身一样,没有禁锢, ,率性而为,美国的咖啡文化也不例外。
A.沸沸扬扬 隐隐约约 锱铢必较 不落言筌
B.沸沸扬扬 朦朦胧胧 锱铢必较 不落窠臼
C.纷纷扬扬 朦朦胧胧 斤斤计较 不落言筌
D.纷纷扬扬 隐隐约约 斤斤计较 不落窠臼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规律、必然性)
B. 怪星之党见(偶然)
C. 固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施展、发挥)
D. 思物而物之(以之为物,把它当作物)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棠蜜
刘云
①天华山出产的槐花蜜,是宁陕好蜜中的头牌。天华山蜜干净,甜得单纯。初尝是烧谷草的香气,然后是甜味长了脚,从舌面滑走,溜冰似的,自己下喉,一勺天华山蜜下肚你能感到那蜜是有生命的,是一双调皮而粉嫩的小手,拨弄你的五脏六腑。在秦岭深处工作生活多年,吃蜜,就固执得只认槐花蜜,被宁陕的槐花蜜蛊惑着,别的蜜都不算是蜜了。
②离开宁陕多少年了,对于蜜,心里还是放不下天华山的槐花蜜。去年底,筒车湾镇年轻的镇委书记到市上参加中青班培训,给我带来一罐蜜,神秘地说,你尝尝,保准你想不到是什么蜜。我笑道,除了天华山蜜,宁陕还有什么好蜜呢? 一尝就傻了!这蜜完全不同于经验中的天华山蜜!看颜色,是深红色,或更像是酒红色,不同于天华山蜜的金黄,拿到窗前迎着阳光细瞅,蜜的颗粒清晰可数,粒粒饱满,表面似有张力,在阳光下,深红渐渐变为金红,闪着滋润的光点,像阳光下冻了千年万年的老冰晶。尝了一小口,完全是浓郁的果香,像苹果香,也像木瓜香,还有几分葡萄香。那蜜香在舌尖上回味良久,久久不化,像是黏住了,然后慢慢渗透到喉咙里,化到整个身心,也化到我双眼发光的神色里了吧。问:这是什么蜜?答:海棠蜜!
③宁陕竟然还有这等上好的蜜,想自己在宁陕多年,竟然不知有海棠蜜,真有沧海桑田的隔世感了。
④镇委书记告诉我,这蜜是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产自筒车湾镇的海棠园村,故名海棠蜜。提到海棠园,我眼前立马现出那个深藏于大山之巅的小村。上山一条蜿蜒三十多里的山路,仅能通行小拖拉机,沿路都是深厚的林木,一路上没有一户人家,没有田地,就是各样的树木。上到山顶,眼见得豁然开朗,一处山顶小盆地出现在眼前,百十户人家,就或聚或散地坐落在盆底、盆帮、盆沿。与人户相伴的,是水田和坡地,面积都不太大,一眼就看得出这村人多地少,这就是海棠园村。
⑤我脑子里又现出另一番景象,整个小盆地里沟沟岔岔、坡上岭上、房前屋后、路边水塘四周、山岬上、半坡林带里,长着无处不在的海棠树。四五月时节,海棠园里海棠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着,真正开成了花的海洋,把这个季节其他植物,甚至田地、房屋全遮在海棠花海里了。海棠园村,是名副其实的海棠世界。
⑥记忆中的海棠园村是有着海棠般美丽、宁静,却又十分贫穷的山村。那些年,我们每年都会去海棠园,冬天去,春天去,四五月春荒时去,夏天防汛时去,去接济看望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小孩,去慰问那些年老无依的五保户。整个村子,在高高的山顶盆地间,无声无息,偶尔一两声狗吠,更显出村野的荒寂。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走完了,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小孩和满山草木,美丽的贫困是我们多年对海棠园村的形容。
⑦镇委书记喜悦地对我说,海棠园变啦。国家、省市几个方面的力量,在这里集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从北京派下来的扶贫工作队,专抓产业发展。人多地少的海棠园村,发展什么才能让远走异乡的游子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海棠蜜有幸成了主角。
⑧今年四月,我专程去海棠园采访,村上陪同我采访的是从北京来的书记,很是精神,秦岭的阳光和风已在他年青的脸上镀上一层山地色,他黝黑的皮肤让人感到成熟和亲切。书记一路上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们的海棠树、海棠花、海棠蜜和他们的海棠蜂蜜合作社。他给我们指认着木瓜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还有一些当地土名字的海棠,就像在说着家里的亲人。在这个温暖的四月日子里,海棠园的海棠千树万树繁花竞放。我们每过花树,都会遇到忙碌的蜜蜂在花间飞舞,偶尔扑上我们脸庞。
⑨与村蜂蜜专业合作社主任一照面,他似乎就认出了我。这位年过五十的乡下汉子,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后,第一批告别打工的返乡创业者,他挑头组建起海棠园村的蜂蜜合作社,动员贫困户养起蜜蜂,眼下他家养有二百多箱,村上养的最少的家也有二十多箱。
⑩合作社统一培训技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外销,农户分散养殖,每箱蜂农民能赚得一千元以上,养的最少的户,一年也能挣两万多元,当年就脱贫了。他说,北京下来的帮扶单位和县上帮助他们认证了海棠蜜,合作社规模扩大很快,过去外出打工的农民兄弟纷纷回来养蜂,只要勤劳,养一百箱蜜蜂就可以在家门口赚上七八上十万,是海棠蜜把曾经远走他乡的游子们的心勾回来了,海棠园又美又富裕的日子不远了。
⑪我们坐在合作社主任家阳光灿烂的院坝里,也坐在蜜蜂飞舞扇起的细小的风中,喝着女主人沏的浓浓的蜂蜜茶,唇齿间弥漫着海棠蜜的清香,眼前青山如屏,天蓝知洗,海棠花开正繁正香。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画线句子的理解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一双调皮而粉嫩的小手,拨弄你的五脏六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蜜的甜味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B. “真有沧海桑田的隔世感了”,写出了作者对离开多年的宁陕地区竟然有如此上好的海棠蜜的惊诧。
C. “美丽的贫困是我们多年对海棠园村的形容”,表达了作者对虽然贫穷但美丽、宁静的海棠园村的喜爱。
D. “青山如屏,天蓝如洗,海棠花开正繁正香”,写出了作者对海棠园村脱贫后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前景的憧憬。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天华山出产的槐花蜜”写起,突出槐花蜜干净、单纯、甘甜等特点,为下文写海棠蜜作了有力的衬托。
B. 文章第②段运用正面描写,从颜色、光泽、味道等角度细致描写了海棠蜜的特点,突出了海棠蜜与天华山槐花蜜的不同。
C. 文章第⑤段写海棠园村的海棠树之多和春暖花开时节海棠园村的美丽,为下文写政府因地制宜进行精准扶贫作了铺垫。
D. 全文以“我”的采访为线索,通过他人介绍和我在海棠园村的所见所感,展现了精准扶贫后海棠园村的巨大变化。
【3】文章在叙述海棠园村的变化时,选取北京来的书记和合作社主任这两个人物来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 《定风波》中写雨骤风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词人雨中行走轻松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滔滔的江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不同的从师态度,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李白《蜀道难》中写蜀道盘旋曲折的两句是:“____,_____”。
(5)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表现夔州秋江景物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春天的景致,也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对照,正所谓“春愁隔夜生”。
(4)《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一句用《列子》中鸥鸟忘机的寓言故事表达特定的情意,收含蓄蕴藉之效。《客至》中,描写作者与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无人赏,移情入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离骚》)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长亭送别》)
(6)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渔父》)
(7)退论书策以舒其愤,________。(《报任安书》)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提倡人们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也不要勉强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在《<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______,______”,告诉人们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句写到屈原的父亲为其所取的名字,既包含了父亲的期许,也表现了作者的自信。
(2)李密《陈情表》中写自己面对晋朝的提拔任用,“_____”,可是祖母的病情一天天地沉重;“______”,然而向上申诉不被许可。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4)杜甫的《蜀相》“_________”句歌颂了诸葛亮的先后辅助刘备与刘禅的功业,“________”则叙写了作者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5)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两句写要描绘西湖风景回到朝廷夸耀杭州的美景,委婉称扬孙何因政绩卓异将入朝执政。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杨万里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②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②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并非眼前的实景,为虚写。
B.诗中虽然写“梦入”,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感觉恍若梦境。
C.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
D.“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周显德二年,宰相李穀征淮南,暗为记室。世宗览军中章奏,爱其辞理明白,已知为昉所作,及见《相国寺文英院集》,益善昉诗而称赏之曰:“吾久知有此人矣。”恭帝嗣位,赐金紫。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点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必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B.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C.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D.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紫,即金印紫绶,唐宋以后指金鱼袋配饰及紫衣官服,文中借指高官显爵。
B.“雅厚张洎而薄张佖”与“邻之厚君之薄也”两句中“厚”字含义不同。
C.朔望:中国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朔日”指阴历每月初一,“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晦日”指阴历每月三十。
D.“此吾所以重之也”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句中“所以”含义不同。
【3】下列有关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昉本来是后汉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擅长文辞,他撰写的奏章文辞事理明白,深受周世宗喜爱,又因《相国寺文英院集》中的诗再受称赞。
C.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此碌碌无为,后来因摔倒而去世。
D.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个即使才干可取,但前来求官的人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
(2)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
12、作文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
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选择一个切入点,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