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2、下列关于《沁园春·长沙》一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百侣同游的情境:寒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脚下的湘江水滚滚北去。
B.本词用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也寄寓着诗人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火热的革命情怀。
C.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设问结尾,表现了革命者雄姿英发的豪迈气概,实际上也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主角①(节选)
陈彦
①为了让易青娥好好学戏,宋师决定:易青娥以后只管烧火。这事也是征得裘伙管同意了的。廖耀辉还鼓掌说,他完全赞成宋师的英明决定,让娃好好学戏去,争取咱伙房将来也出个大名角儿。
②易青娥有了时间,戏就进步得更快了。
③有一天,苟存忠老师把古存孝、裘存义,全都请到了剧场看门老汉周存仁那里。然后,他让易青娥把他教过的戏,走了一遍,请他们看。几个人一看,都吓了一大跳。
④古存孝竟然说:“哎呀,不咋了,宁州剧团有人了。没想到,一个烧火的娃娃,还是这好个戏坯子。”古存孝给苟存忠老师竖了大拇指。
⑤周存仁老师说:“这娃接受东西慢,但扎实。腰上、腿上、膀子上,都有力。是个好武旦料。”苟存忠老师说:“这娃只要嗓子能出来,就不仅仅是唱武旦了。表演也活泛着哩。你看看那‘一对灯’,棍到哪儿,‘灯’到哪儿,就是演几十年戏的人,还有不会‘耍灯’的呢。关键是听老师的话,你说个啥,她就下去练个啥。就说这‘灯’,娃是一边烧火一边练,你看看现在灵便的,是不是出‘活儿’了。”
⑥“灯”,就是眼睛。老艺人把眼睛称作“灯”。苟存忠老师但凡排练就要强调:演员的表演,全靠“一对灯”哩。“灯”不亮,演员满脸都是黑的。在台上也毫无光彩。“灯”亮了,人的脸盘子就亮了。人物也亮了。戏也就跟着亮了。演员登台,手到哪儿,“灯”到哪儿。脚到哪儿,“灯”照哪儿。你拿的烧火棍,棍头指向哪儿,“灯”也向哪儿。只有把“灯”、棍、身子糅为一体了,戏的劲才是浑的。观众的“灯”,也才能聚焦到你这个目标上。所谓“角儿”上台,不动都是戏,就指的是“一对灯”放了光芒了。
⑦易青娥按苟老师的指点,躲在灶门口偷偷练了一年多的“灯”。苟老师说,过去老艺人们,是拿着“纸媒子”练。就是用土火纸卷个细细的筒筒,在黑暗中点着,把那点光亮移向哪里,眼睛就转向哪里。说好多老艺人的眼睛,就是靠这个练出来的。易青娥心实诚,还真买了火纸,关起门,猛练起来。开始不习惯,看着点亮的“纸媒子”,老落眼泪。甚至还害了红眼病。时间一长,练习惯了,镜子里的眼睛,也的确越来越活泛。在排练《打焦赞》时,苟老师就专门安排了一节“耍灯”戏。易青娥先是“呼呼呼”地左转八圈;又“簌簌簌”地右转八圈;再“嘀嗒嘀嗒”地左右慢慢移八下;又“嘀嘀嗒嗒”地右左移八下;再然后,“扑扑棱棱”地上下快速翻飞八次。那天,四个老艺人看到这里,都情不自禁地鼓了掌。
⑧就连裘伙管都说:“成了,这娃成了。这娃可是我伙房的人才,将来还得给我伙房记头功哩。”然后,忠、孝、仁、义四个老艺人②就商量着,怎么把《打焦赞》立起来。现在毕竟只是她一个人在走戏,连焦赞、孟良都还没有呢。并且他们当场定下,焦赞由周存仁扮,孟良由裘存义扮。戏由古存孝、苟存忠两个同时排。还约定:排戏过程要低调再低调,把一张王牌死死压住,绝不轻易往出亮。但见出手,就要把一团人都吓个半死。古存孝很严肃地说:“吓就彻底吓死,连脚指头都让他弹不得。吓个半死,留个半不遂弄啥?”几个老艺人的话,把易青娥都惹笑了。
⑨这以后,甚至连烧火,都让裘伙管安排了别人。易青娥那段时间,就一门心思圈在剧场里,跟几个老艺人琢磨戏了。老艺人们有时意见也不统一,常常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有一回,闹得最厉害时,扮焦赞的周存仁和扮孟良的裘存义,差点没用各自手中的兵器打起来。最后谁都说服不了谁。焦赞把两鞭一扔,孟良将两把板斧也一扔,都赌咒发誓地说:这辈子不再跟对方配戏了。最后是苟老师把大家拉到街上饭馆里,破费了一顿酒水,才把两个人捏合拢的。
⑩大概在四个月后,他们把朱继儒副主任悄悄请到剧场看了一次,还真把朱副主任吓了一跳呢。戏走完,停了半天,他才想起鼓掌来。他起身挨个儿跟人握手。一个人都握过两三遍了,他还像第一次见面一样,特别热情地握着、摇着、拍着,并且使的劲还很大。易青娥在被他握到第三次时,手背都有点痛的感觉了。
⑪朱副主任说:“没想到,没想到,做梦都没想到哇,戏能被你们捏码成这样。细腻,有活儿,好看。十几年都没过过这样的戏瘾了。你们是咋把这个娃给发现了,并且调教、琢磨得这样好?我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哇!咱们差点就把这个娃埋没了呀!我们要尽快立个杆杆,树个榜样,也好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宁州剧团来一次脱胎换骨的业务大提升嘛。再不敢朝下混了,再混,连人家业余戏班子都不如了。我着急呀,急得头上的毛一抓掉一撮。你们看,你们看,这是不是一胡撸一大把。”说着,朱副主任还真将稀稀荒荒的头发,捋了一把,拿到大家面前看,果然是撸下了好多根来。
(有删改)
【注】①《主角》主要叙述了忆秦娥(即易青娥)从一个放羊娃,到一个县秦腔剧团的烧火丫头,再到配角直至主角,最终成为秦腔表演艺术家的奋斗过程。②忠、孝、仁、义四个老艺人分别为苟存忠、古存孝、周存仁、装存义,擅长表演秦腔。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孝、仁、义四个老艺人都十分赞成易青娥学戏,还减少了她原在伙房中的任务,彰显出人性的善良。
B.文中通过苟存忠对“灯”的介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引出对易青娥艰苦练“灯”的叙述。
C.“呼呼呼”“簌簌簌”“嘀嗒嘀嗒”“扑扑棱棱”等拟声词形象表现出易青娥在“耍灯”戏时的精彩表演。
D.周存仁和裘存义在排戏时意见不一就会争论甚至打起来,这恰恰表明他们对艺术有着很高的追求。
【2】关于选文第⑪段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继儒用三个“没想到”高度评价了四个老艺人对《打焦赞》剧目的付出。
B.宁州剧团的业务水平逐渐下降,朱继儒想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剧团的业务水平。
C.“差点就把这个娃埋没了呀”,小说借用朱继儒这句话批判了不重视人才的现象。
D.“头上的毛一抓掉一撮”这一细节突出了朱继儒为剧团操心劳力的形象。
【3】易青娥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生动地塑造了四个老艺人形象,这有何用意?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博学之,_______,慎思之,_______,笃行之。 (《中庸》)
(2)物格而后知至,_______,意诚而后心正,_______,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_____,______。”有我之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桂梅在“七一勋章”颁奖仪式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离骚》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当有人问郭橐驼为何能把树种好,他先是谦虚,后概括自己只是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______,______。
(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两句慨叹自己只能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于国事无补,真是无聊而可悲。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密在《陈情表》的开头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敢于蔑视权贵、向权贵挑战,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登岳阳楼记》写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愁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①
白居易
阊门②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
棹举影摇灯烛动,舟移声拽管弦长。
渐看海树③红生日,遥见包山④白带霜。
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
(注)①此诗作于白居易苏州刺史任上,闲适诗。洞庭,指太湖中最大的岛屿洞庭西山。②阊门,苏州古城西门③海树本指生长于海中的珊瑚,有金黄、墨黑、赫红三种颜色。此处指产于太湖的太湖石。④包山,洞庭西山古称,太湖中最大岛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曙色”一词既点明了题目中“早发”的时间,也是以下各句描述内容所围绕的核心。
B.次句不直接写天上星月错落有致,而写其映在水中的倒影,切合情境,且增添了景物韵致。
C.颔联通过描摹桨动舟移、灯摇乐动的特定场景,营造了朦胧的氛围,为湖上日出设置背景。
D.尾联上句写舟行之速,下句言乐曲绵长舒缓,两者相反相成,凸显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心境。
【2】请简要分析颈联描写景物的方法。
11、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④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⑤,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jiao,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这里指再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何氏的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阿斗)。⑤从事:官职,这里指李密的下属。
【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B.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鲜:少,这里是“没有”。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D.陛下矜悯愚诚 矜:夸耀。
【2】对下列各组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杳不知其所之也
B.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多于南亩之农夫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B.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C.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D.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与“辟”一样,都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选拔制度。它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洗马:古代官职,秦朝始置。原为“冼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秦汉时是太子的侍从官,负责辅佐太子,教太子政治、文理等。后来逐渐演变成专职掌管书记文件的官员。
C.服阙: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守丧期满官复原职,就叫“服阙”。
D.太守:原为战国时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
【5】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附近”指个人实际参与的周围实在的生活范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附近”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有人针对一些人“以网为生”的现象认为,“附近”是个人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它使我们触摸到真实的生活,丰富对生活空间乃至世界的认知。
有人针对一些人热衷于追求远方的“风景”而忽视身边与自己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世界这一现象,告诫人们,“附近”就是星辰大海。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