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特殊句式分析及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平常就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B.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被动句:周文王被拘禁写出了《周易》
C.陈涉之位,非尊于、楚、燕、赵、韩、魏、宋、玉、中山之君也
判断句:陈涉的地位,并非和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君主相同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省略句: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们作为桂林郡和象郡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并成为“世界 三大短篇小说家”。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已成为因循守 旧的代名词。
B. 《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者是北宋的施耐 庵。全书塑造了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 沈从文,现代作家,湖南凤凰人。他笔下的古老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作者要 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善用寓言设喻 说理,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现存 33 篇,其中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棋王(节选)
阿城
王一生对脚卵说:“我不参加这个比赛。”“怎么不赛了呢?省里还下来人视察呢!”“不赛就不赛了。这次比赛决出高手,我登门去与他们下。”脚卵忽然很兴奋,说:“这样,这样!我去跟书记说一下,组织一个友谊赛。你要是赢了这次的冠军,无疑是真正的冠军。”王一生呆了呆:“千万不要跟什么书记说,我自己找前三名下。”……比赛期间王一生只钻在棋场外面,看各局明棋。第三天,决出了前三名。之后是发奖,又是演出,会场乱哄哄的。
脚卵让我们在会场等着,过了不久,就领来了象棋比赛的第二、三名。脚卵说:“这位是王一生,棋蛮厉害的,想与你们两位高手下一下。”两人看了看王一生,问:“那怎么不参加比赛呢?我们在这里呆了许多天,要回去了。”王一生说:“我不耽误你们,与你们两人同时下。”两人互相看了看,忽然悟到“盲棋?”王一生点一点头。两人立刻变了态度,笑着说:“我们没下过盲棋。”王一生说:“不要紧,你们看着明棋下。”话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立刻嚷动了,会场上各县的人都说有一个农场的小子没有赛着,不服气,要同时与亚、季军比试。王一生对两个人说:“走吧,换个地方下,这儿太扎眼。”又有一个人挤进来说:“哪个要下棋?就你吗?我们大爷这次是冠军,听说你不服气,叫我来请你。”王一生慢慢地说:“不必。你大爷要是肯下,我和你们三人同下。”众人都轰动了,拥着往棋场走去。
到了棋场,竟有数千人围住,土扬在半空,许久落不下来。这时有一个人走出来,说:“高手既然和三个人下,多我一个不怕,我也算一个。”众人又嚷动了,又有人报名。我出去统计了,连冠军在内,对手共是十人,脚卵说:“十不吉利,九个好了。”于是就九个人。冠军总不见来,有人来报,既是下盲棋,冠军只在家里,命人传棋。王一生想了想,说好吧。九个人就关在场里。墙外一副明棋不够用,于是有人拿来八张整开白纸,很快地画了格儿。又有人用硬纸剪了百十个方棋子儿,用红黑颜色写了,背后粘上细绳,挂在棋格儿的钉子上,风一吹,轻轻地晃成一片,街上人也嚷成一片。
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我不禁笑起来,过去给他拍一拍土。他按住我的手,我觉出他有些抖,说:“有把握吗?九个人哪!头三名都在这里!”王一生沉吟了一下,说:“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参加过比赛的人的棋路我都看了。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王一生看了看我,“我妈的无字棋。”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鼻沟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我知道他拼了,心里有些酸,只说:“保重!”就离了他。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地,像一块铁。
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只有自愿服务的人一会儿紧一会儿慢地用话传出棋步,外边儿自愿服务的人就变动着棋子儿。还有几个人骑车为在家的冠军传送着棋步,风吹得八张大纸哗哗地响,棋子儿荡来荡去。前几十排的人都坐着仰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我不由伸手到王一生书包里去掏摸,捏到一个小布包儿,拽出来一看,是个旧蓝斜纹布的小口袋,上面绣了一只蝙蝠,布的四边儿都用线做了圈口,针脚很是细密。里面只有一个小棋子,它在太阳底下竟是半透明的,像是一只眼睛,正柔和地瞧着。我把这个无字棋攥在手里。这时有两个人从各自的棋盘前站起来,朝着王一生鞠躬,说声“甘拜下风”就出去了。
王一生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咙许久才动一下。我忽然担心起他的身体来,于是找了点儿凉水,悄悄走近他,在他跟前一挡,他抖了一下,眼睛刀子似的看了我一下。一会儿才认出是我,就干干地笑了一下。我指指水碗,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里面游动,嘴角儿缓缓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冲开一道沟儿,我又把碗递过去,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忽然人群发一声喊。我回头一看,原来只剩了一盘,恰是与冠军的那一盘。盘上只有不多几个子儿。王一生的黑子儿远远近近地峙在对方棋营格里,后方老帅稳稳地呆着,尚有一“士”伴着,好像帝王与近侍在聊天儿,等着前方将士得胜回朝。
红子儿半天不动,大家不耐烦了,嗡嗡地响成一片。忽然人群乱起来,纷纷闪开。只见一老者,精光头皮,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嘴嚼动着,上上下下看着八张定局残子。众人纷纷传着,这就是本届地区冠军,是这个山区的一个世家后人,这次“出山”玩玩儿棋,不想就夺了头把交椅。老者看完了棋,昂了头,由人搀进棋场。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老者推开搀的人,向前几步,朗声叫道:“后生,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
王一生挣了一下却起不来。我和脚卵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他的腿仍是坐着的样子,直不了,半空悬着。我感到手里好像只有几斤的份量,就暗示脚卵把王一生放下,用手去揉他的双腿。大家都拥过来,老者摇头叹息着。脚卵用大手在王一生身上、脸上、脖子上缓缓地用力揉。半晌,王一生的身子软下来,靠在我们手上,喉咙嘶嘶地响着,慢慢把嘴张开,又合上,再张开,“啊啊”着。很久,才呜呜地说:“和了吧。”
……我搀了王一生慢慢走,王一生还有一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王一生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粘液,呜呜地说:“妈,儿今天……妈——”
……夜黑黑的,王一生已经睡死。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沉沉睡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一生不愿参加比赛,却想与比赛决出的前三名下棋,可见他下棋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真正的棋道。
B.王一生其貌不扬,棋艺却登峰造极,一人同时对弈九大对手,在战胜八人之后,最终获得胜利。
C.“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形象地写出王一生浑然忘我出世,进入了高远深邃的棋界之中。
D.小说末尾借“我”的感想表达了主题:人既要入俗,更要出俗;衣食并非幸福的全部,有“魂”才是真人生。
【2】下列对小说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艺术特色,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我”既是叙述者又是故事的亲历者,以此为视角展开情节,使所描写的人、事、物更加集中紧凑、真实可信。
B.“他把嘴定在碗边儿”中“定”字运用了细节描写法,细腻传神、生动逼真写出了棋王忘记眼前而神游棋道时的专注。
C.描写王一生,无论是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均用词简练朴实却意味隽永,如“干干地笑了一下”中的“干干”一词。
D.描写场景善用加速法,如棋王喝水、报棋步时的情景描写,一系列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接连快速呈现,栩栩如生。
【3】小说刻画棋王王一生善用衬托手法,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
【4】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选文体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请结合“棋王”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 , ”,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2)屈原在《离骚》中 “ , ”,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 , ”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是借头发表现愁绪,李白充满激情地高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杜甫在《春望》中则沉痛地低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向人们表达“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时,运用了一系列的类比,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从“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这一角度来进行阐释。
(3)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中的“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
8、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
⑸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有瞩
韩偓①
晩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②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①韩偓:晚唐五代诗人,昭宗时被朱全忠构陷,被贬为濮州(今山东鄄县南地区)司马。不久,又被贬为荣懿(今贵州桐梓县北)尉,再贬为邓州(今河南邓县)②晋名相谢安,字安石。他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以后又出来做了大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景与抒怀有机结合,状物绘景,气势壮阔,借典抒怀,蕴涵深厚。
B.“棼丝”,原指乱丝,这里喻指纷乱之事,暗含了诗人对晚唐时局的担忧。
C.首联写晚凉中诗人在江边散步、看书,交待了诗题“有瞩”的具体情境。
D.颔联描绘风劲帆动、潮来水寂的景象,象征小人得势、英雄落寞的时代。
【2】本诗后四句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阙都提及前人,所用技法略有不同,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弘智,洛州新安人。后魏车骑大将军肃孙。父玄轨隋陕州刺史。弘智早丧母,事父以孝闻。学通《三礼》、《史记》、《汉书》。隋大业中,为司隶从事。武德初,大理卿郎楚之应诏举之,授詹事府主簿。又预修《六代史》。初,与秘书丞令狐德棻、齐王文学袁朗等十数人同修《艺文类聚》,转太子舍人。贞观中,累迁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以疾出为莱州刺史。弘智事兄弘安,同于事父,所得俸禄,皆送于兄处。及兄亡,哀毁过礼。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寻起为光州刺史。永徽初,累转陈王师。高宗令弘智于百福殿讲《孝经》,召中书门下三品及弘文馆学士、太学儒者,并预讲筵。弘智演畅微言,备陈五孝。学士等难问相继,弘智酬应如响。高宗怡然曰:“朕颇耽坟籍,至于《孝经》,偏所习睹。然孝之为德,弘益实深,故云‘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是知孝道之为大也。”顾谓弘智:“宜略陈此经切要者,以辅不逮。”弘智对曰:“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微臣颛愚,愿以此言奏献。”帝甚悦,赐彩绢二百匹、名马一匹。寻迁国子祭酒,仍为崇贤馆学士。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曰宣。有文集二十卷。
(选自《旧唐书·赵弘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B.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C.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D.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小。
B.《孝经》,中国古代道家的伦理著作,道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百家。
C.讲筵,特指天子的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经筵讲授内容各代不同,多是实用性很强的经典。
D.祭酒,原意是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条神,为一种荣誉。东汉时成为学盲名,隋以后称国子监的主管官为国子监祭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赵弘智深受重用。他出身名门,德才兼备,大理卿郎楚之曾举荐他,他被任为詹事府主簿,后又升迁为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土。
B.赵弘智精研典籍。他精通《三礼》《史记》《汉书》,并参与编修《六代史》《艺文类聚》等史书;对于《孝经》,更是偏愛,反复翻阅,并弘扬孝德。
C.赵弘智以孝闻名。他不但《孝经》传讲得好,而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仅对父亲非常孝顺,而且能侍奉哥哥、抚恤嫂子和侄子。
D.赵弘智学识渊博。他曾在百福殿宜讲《孝经》,听讲者中不乏名人学者:面对学士们的问难,他都能回答得像回声一样迅速。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2)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力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4)不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