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福建泉州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贷款消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寅吃卯粮也成为一种时尚。

    原以为他去北京能够脱稿裸讲,结果他却四平八稳的念起了稿子,这实在深孚众望

    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站在华山之巅,放眼望去,天无际涯,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他潜心于文学研究,身居书斋十余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功夫,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便会不断进步,生活也会更美好。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

     

  •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7秒时间可以干什么?手机控在微信群里抢个红包秀一秀,博尔特跑两次100米,但在战火不断的中东,17秒可以干出石破天惊的大事,让全世界都为之屏息。

    在国家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军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谱写出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颂歌,取得了抗旱灭灾的决定性胜利:

    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涉及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闪烁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

    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巧妙绝伦,它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城市网盟各成员单位深入挖掘并展示各地 的先进人物,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心浪潮,让爱心温暖了中国大地。

    精神文明建设一般号召容易、深入下去难,形成声势容易、收到实效难,因此必须大兴   之风,倡导勤俭办事、扎实做事、文明办事的观念,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

    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_______、缠绵悱恻的唱腔。

    A.感人至深 求真务实 不瘟不火

    B.感同身受 求真务实 不温不火

    C.感同身受 实事求是 不瘟不火

    D.感人至深 实事求是 不温不火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② 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① 今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 哙拜谢,起,立饮之

    C. ① 臣壮也,犹不如人 ② 今人有大功而击,不义也

    D. ①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得闻教 ② 良入,具告沛公

  •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B.走上山岗,扑人眼帘的是那满园怒放的绚丽夺目的桃花,一簇一簇的。游人三五成群,沐着阳光,陆续走进了那片泛着红光的海洋。

    C.春风和煦,轻轻地抚摸脸庞,温和深情,与家人一起行走在春风里,沐浴在阳光中,春风和我们一起欢笑,笑声让生活变得更美了。

    D.宁静的湖水,将蓝天白云尽收眼底,颀长的苇草,将自己美妙的影子,深深地浸入清凉的水中,轻歌曼舞,倾吐着柔情缱绻的心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路向阳

    多惟惟

    李向阳疾行在山路上。山路陡且窄,爬到山腰,已是满头大汗。往前穿过一片树林,便到了山的北侧。李向阳每每就在这里歇脚,俯瞰卧于山坳的幸福村。流云青山,石墙黛瓦,一条小河曲曲弯弯,穿村而过,一幅自然天成的静美山水画。

    李向阳的单位在北大街“老司法局”,位于城里的草桥埠。司法局的前身是一家专为劳苦大众打官司的事务所,创办于民国初年。解放后,人民政府成立,老司法人念旧,仍在此地办公。

    李向阳这天起个大早进城,是专程回来请周局的墨宝的。

    李向阳在幸福村挂职四年有余,每次抽空回单位,都会见到新面孔。到了单位,正要进大楼,一个年轻人以为他是来打官司的农民,就对他说,你走错了,要找法律援助,去门口的林德大厦六楼。

    李向阳摆了摆手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回来看看。

    正说话的时候,恰好周局来了。周局说,文德才,这是法治调研科的李副科长,在幸福村当挂职书记呢。你拦着他干什么?

    文德才一脸尴尬,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一见周局,李向阳就乐了,说,周局,幸福村的法治教育基地就等您的书法题字呢!

    这个好说。我现在就给你写。周局爽快,让文德才去准备笔墨纸砚。

    周局走进办公室,一边脱外套,一边说,老李,你那个村,都成模范村了,工作做得好啊。这回,幸福村名其实了。

    说话间,笔墨纸砚已在桌上候着,周局略一凝神,提笔写下“幸福村法治教育基地”几个字。

    李向阳喜笑颜开:好书法!

    任务完咸,回村的路上,李向阳脚下像生了风,步履轻快。

    幸福村以前不幸福,至少四五年前不幸福。早前,到县里打官司,静坐上访,幸福村的人最多,就是李向阳负责接待他们。后来他到幸福村蹲点挂职,那是自来熟。

    熟归熟,一旦工作,那就不能光讲这些。村里民风彪悍,山林田畴,纠纷不断,今天争水,明天为一棵树的归属,后天为一只鸡吃了谷,没完没了。

    说到这儿,李向阳第一回冒汗,不是因为爬山路,而是面对一帮老爷们和三姑六婆。

    第一次村委开会,阳光正好,李向阳兴致勃勃当街发表“施政演说”。有人却说,白天要做事,你说再多也没用。要议事,只有晚上有时间

    一群人跟着起哄,李向阳没辙,头上直冒汗。后来凡是村里有事,都在晚上开会。

    这个两千来人的自然村,“怎么管”仨字在李向阳的脑袋里反复打转转。了解情况,倾听民声,李向阳一拍脑门儿,定了个调——“抓经济,也要抓普法”,循法守正,多方致富。

    调子刚定好,李向阳就遇到了第一个急需解决的纠纷—村东的上下两眼塘,上一眼塘的鱼顺水流到了下一眼塘,鱼归谁,谁也不让。

    上一眼塘是鱼老四家的,下一眼塘是张苟家的。李向阳把两家喊到村委会调解。锣对锣,鼓对鼓,各执一词,那架势,随时要火拼。

    李向阳想了想,说,跑到张苟家水塘的这些鱼我都买了。鱼钱呢,我给上一眼塘的鱼老四家。至于张苟,你的养鱼技术差了点儿,就由鱼老四负责教你。一会儿你俩去把鱼都捞出来,今晚请朱大嫂掌厨,你们两家都来,大家和和气气吃顿饭。

    鱼老四拿着鱼钱,高兴;张苟想养好鱼,有了师傅教,也高兴。

    鱼老四本不想教张苟养鱼,因为张苟偷过自家的鱼,弄得鱼老四很恼火,可既然蹲点的李书记要自己教他,那就教吧。

    新问题又来了,大家都养鱼,卖给谁?

    鱼老四忍不住就问了,以后鱼多了,销路怎么办?

    李向阳拿起手中的小法槌一敲,说,今后不管你们养多少鱼,我全收了!我联系了城里的酒楼饭庄,咱们的鱼专供他们。

    皆大欢喜。

    养殖、稻谷、特产,李向阳四处奔走,请农林水产水果专家来培训,唯一没有请来专家培训的项目,是伐木。

    树如果全部伐了,幸福村的幸福就不长久了。

    幸福村法治教育基地落成揭牌那天,周局来了。

    李向阳陪着周局走遍幸福村的角角落落。周局说,回去我就跟县委书记建议,到你们幸福村开新农村现场会。

    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

    当然。

    辽远的高天流云下,清凌凌的河水,一路向阳,奔向远方。

    (选自《小小说》2021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箱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自然天成的静美山水画,描绘出了幸福村村民美好的生活环境,烘托了李向阳进城时的愉悦心情。

    B.李向阳回到单位时被新同事误认为是来打官司的农民,这一情节隐晦地批评了基层单位的某些工作人员依然存在以貌取人的陋习。

    C.李向阳在幸福村推进普法工作,表明在主抓经济、力争致富的同时,普及法制教育对民风彪悍、纠纷不断的幸福村村民也特别重要。

    D.小说通过叙述李向阳在幸福村挂职期间开展的种种工作,刻画出了一位工作目标清晰、工作方法灵活、一心为农的基层干部形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李向阳回城请墨宝为故事切入点,辅以倒叙手法,叙述了幸福村由以前的不幸福到如今越来越幸福的变化过程,使行文富于变化。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运用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显得客观;并且多用每小精悍的段落,使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加快了叙事节奏。

    C.小说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李向阳挂职前后容貌变化的对比、幸福村民风由彪悍到淳朴的对比,都是很好的例证。

    D.小说对人物的称谓颇为用心,主人公李向阳的名字寄寓了作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鱼老四的称谓则充满了生活气息,很接地气。

    【3】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4】小小说的创作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______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________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2)比喻贵在形象,为了生动地形容本体,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发挥想象力,为桥的形状找到了形象的喻体。

    (3)《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白居易用江花盛开的春日、月色美好的秋夜等乐景,衬托自己被贬谪后的孤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朝搴附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8)________________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在赞美姑娘的美丽。

    (2)《短歌行》中,曹操化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自己渴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

    (3)碣石,山名,古代诗词之中不乏它的影踪,除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外,写到“碣石”的诗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人效法贤者,借重别人的经验来从事反省,从而改过迁善。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不畏湖面凄冷、平稳泛舟的情景,表现诗人超越世俗宠辱得失的襟怀。

    (3)古代诗人常常将月与人对照,抒发因时空无限、宇宙无穷而引起的迷惘和感伤,这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大多带有悲凄伤感的色彩,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惭(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①蜩(tiáo)甲:《庄子》中有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做枯树,手臂当做枯枝。②湘东一目:《南史》载,梁湘东王潇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③参横:参星横斜,指夜深了。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标题中的“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内容。

    B. “碧落”指天空,这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 “尚可持”与“诚甘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 尾联以反问的形式表明了作者对自己把时间浪费在下棋上以致耽误公事的悔恨之情。

    E. 诗歌细致刻画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忘我状态,巧用典故呈现了独特的人生体验。

    2颔联、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旧本韩王后

    [北宋]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曾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宗)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弟,名声,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集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其旧物而尤惜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视之 打开

    B.能者取科第,名声 获取

    C.而韩文遂于世 印刷

    D.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 掩盖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乞李氏以归 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B.予犹少 其道当

    C.而尹师鲁徒皆在 故予

    D.夸荣当世 特其旧物而尤惜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

    正通过考取进士取得俸禄来赡养双亲

    B.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

    索求别人家的旧版本来校对审定自己收藏的《昌黎集》

    C.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孔子、孟子(不仅)美盛一时,并且被千世万代学习效法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我开始得到韩愈的文章,是在它们被埋没废弃的时候

    【4】根据文意,下列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年少时家贫无力购书,后从李氏处得《昌黎集》六卷,一直很是珍爱。

    B.欧阳修十七岁应考失利。后因为尽力钻研韩文,最终考得进士,到洛阳做官。

    C.欧阳修具有进不喜、退不忧的豁达态度,这与他的志向和所学密切相关。

    D.欧阳修收藏的《昌黎集》文字雕刻虽比如今版本精良,但其中脱漏错误很多。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6】欧阳修对韩愈文章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分条作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②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④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王安石

    所谓成熟,就是懂得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关系。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的一句或几句并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成熟”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