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比。
B.剑阁峥嵘而崔嵬 而:表示并列关系。
C.以手抚膺坐长叹 以:介词,用。
D.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有时。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3、“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雪”中的哪个字是错的?( )
A.记一一忆
B.压一一轧
C.雪一一碧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司”即“主管”“管理”。
5、下列句子中,所写内容与“琴、棋、书”无关的一项是 ( )
A.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B.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
C.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
马晓红
“祥云闪闪起寒光,春风摆动草木香。竹帘高卷现神像,惩恶扬善把名扬……”
这是秦腔。唱戏的是我二舅,一个在广东生活了三十几年的陕西农民,又矮又黑,粗胳膊大脚丫,宽肩膀厚胸膛,一看就是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二舅大字不认几个,却酷爱秦腔,也记得很多戏词。高兴了,田头屋后吼几句,比戏台上大花脸唱得还好。
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率先开始现代化建设。先修路架桥,把弯曲的路捋直,把两岸的码头接通。
二舅甩开家里婆娘和两个小姓的三双手,跟着乡亲们南下“淘金”。
田地里长大的汉子,没几个读过书。没文化,没技术,却有的是力气。水泥、钢筋、沙石,在他们的大手掌和宽肩膀上流动,在宽阔的江面架起一道“彩虹”。
第三年入冬,桥建成了,二舅却进了医院。他上驳船时,一脚踩空,掉河里去了。好在抢救及时,命算是保住了。
我去医院看他。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天哪!你不辨贤愚枉为天。地呀!你不分好歹何为地,辜负了苍茫茫绿水青山……”
唠唠叨叨半天,到我离开时,他却莫名地想开了,唱腔也高昂起来:“想当年卧龙岗散淡高隐,讲三坟论五典博古通今……”
等他出院,身板虽看起来还是那么宽厚,却没有原来结实了,还落下了咳嗽病。
工头还算有良心,给他在码头找了份工作。他就留在珠三角,也算是新广东人了。
桥虽通了,但河网密布的珠三角还是离不开船,离不开码头,离不开靠力气吃饭的汉子。在江边,在码头上,来回穿梭着这么一个又矮又黑的西北汉子。甘蔗、橙子、瓷器、沙石、木炭、煤气、机器……黑的白的,轻的重的,吃的穿的,在他渐弱的肩上从船到岸,或者从岸到船。傍晚时,浅水处,时不时会荡起几勺压低了声音的秦腔戏词。千里之外的两个娃娃,也在他浸着汗味的钞票上长大。
二十几年来,轮船越来越大,起重机越来越高,集装箱越来越多,他能干的活儿却越来越少,日夜奔波,也只能勉强挣个温饱。
旧码头日渐荒芜了。他终于决定回老家了。
我开车送他去火车站。一路无话,不知道该说什么。打开音响,塞进一张CD。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长袍子短袍子都是衣裳,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能爬起来爬起来,爬不起来可趴下……”
二舅笑了:“秦腔也有新调子了,挺好听的!说的倒是大实话,好一天坏一天都是一天,
哭一声笑一声也就是一声……”
后视镜里,他仍然又矮又黑,却不再那么壮实了。才五十出头,却苍老得像六七十岁。只有一头灰白的短发仍倔强地立着。
二舅回了乡下,前后有两三年。
乡下男人,一輩子也就是几件大事:修房子娶老婆,生儿子养儿子,给儿子修房子娶老婆,准备棺材老衣等死。
刮尽所有积蓄,修了两层小洋楼,刷好墙装好门窗,钱也差不多用完了。
勉强给大儿子说了门亲事,小儿子的亲事就没了门路。
这几年农村娶个媳妇不容易!动不动十几二十万的彩礼,又把他逼出了家门,跟远房侄子去新疆卖面皮。
秦腔,面皮,本是他的最爱,也是他一身力气的根。
可是,从小到大吃的面皮,却变了味儿。侄子拿出了一包东西,说调米浆时加一撮,蒸出来的面皮又白又薄,光滑筋道,不破不裂,过夜不坏。辣子蒜水里再加上点儿罂粟壳磨成的粉,更是又香又辣,让人吃了这碗想下一碗。
第2天,侄子的面皮店开张,二舅却走了,回老家去了。听说走之前,他在厨房里学包公吼了一句:“王朝马汉禀一声……”,把侄子吓得愣了半天
过了几个月,他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一趟旧码头
就在旧码头的对面,二舅开了间小吃店。小小的铺面,只有三四张木桌。
他擦擦凳子,让我坐下。向里间叫了一声:“田娃,给你哥拌一碗面皮!”
一个憨厚敦实的后生走出来。和二舅年轻时一模一样。
白白的面皮,青青的黄瓜丝,红红的油辣子,熟悉的家乡味。
他放下碗,转身招呼着其他客人,嘴里轻声哼着听不清词的秦腔。
我吃着面皮,脑海里却回旋着另一句词:“我大舅我二舅都是我舅,好一天坏一天都是天……”
(选自2018年第22期《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舅建桥时受伤住院,“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并借助戏词,表达了自己对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冤屈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B. “只有一头灰白的短发仍倔强地立着”,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二舅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不为生活所屈的可贵品质。
C. 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二舅“能干的活儿却越来越少”,“勉强挣个温饱”,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农民工面临的困境。
D. 小说以秦腔贯穿全文,大量戏词的穿插运用既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态度,也使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气息。
【2】小说塑造了二舅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在小说结尾,戏词由“他”换成了“我”,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寄寓的“我”的情感态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他在面对四面竹树、寂寥无人的环境时的感受。
8、《阿房宫赋》(杜牧)
(1)_________________,直走咸阳。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3)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6)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7)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一致。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来表现诗人对故人不再,世事沧桑的感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东风作为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示春风,比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志向即使死了也不会改变。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凝练地概括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则选用了白居易的 《琵琶行》,应是“___”。
(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
(3)《离骚》中有两句用说方与圆不能相互配合, 志向不同彼此很难相安的句子是:“____,____?”。
(4)王维《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虽然天气热,但蚕妇们愉快地忙碌着,似乎只感受到带着麦香的怡人清风。
B.五六两句写村民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野蚕化娥出茧,在桑叶间飞来飞去,衬托出村民的喜悦心情。
C.七八两句写村民们拿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绢匹交租,因为丰收,粮食足够应付官家,反映村民们的喜悦心情。
D.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练地勾勒出一幅幅丰收年景图,整首诗前后映衬对比,从而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2】顾瞒在《批点唐音》中评价本诗“愈鄙愈切,然无乐府浑厚气”,请结合本诗最后四句的内容,谈谈本诗表达的“真切”感情。
13、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子产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B.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C.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D.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之人,孟子也说孙叔敖从海滨隐居之地被推举为官的。
B.竖子,本义为童仆,又用于对人的蔑称,范增就曾在鸿门宴后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C.斑白,指头发花白,又用来指年老,孟子的王道理想就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博士,指精通经典的博学之人,后世地方官学也设有博士,与今天的学位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善于教导百姓,担任楚国宰相三个月,就使得楚国成为远近效法的楷模。
B.子产受到百姓拥戴,担任郑国宰相二十六年,去世之日老人和儿子都为他啼哭。
C.公仪休为官清廉,担任鲁国宰相时,要求官员不与民争利,以身作则绝不受贿。
D.石奢执法严明,担任楚国宰相时,放走杀人的父亲,之后不听楚王之劝而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2)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5】孙叔敖对待宰相之位的态度如何?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