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
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2、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
A.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
3、长沙国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前129—前124年三次分封长沙国定王子15人为侯,一国变成了多国。定王子所封的侯国,有在长沙国境内的,也有在其他郡者。据此可知,当时( )
A.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B.长沙国参与了七国之乱
C.西汉帝王注意强化皇权
D.儒学思想成了官方哲学
4、在某份文件中有这样一段话:“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文件应该出自于( )
A.1999年《宪法修正案》
B.2004年《宪法修正案》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最初采取官商合办,但由于官办不被信任难以招集商股。于是,改为官股领利,到期退股,不问经营,这样才招股成功,于1899年建成投产并取得较好效益。1913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弱化
B.官商合办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C.融资风险太大不被认可
D.政府干预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6、据研究,战国时期,六国之人把秦称为“虎狼之国”或“虎狼”,如苏秦、游腾、屈原等,至秦末及西汉时亦然。相反,六国合纵称为“纵亲”,背弃了合纵关系被称为“负亲”。这些称谓主要反映出( )
A.秦国商鞅变法存在不足
B.秦国儒家文化相对落后
C.六国与秦在文化心理上的对立
D.东方六国地区严格遵守宗法制
7、郊祀是我国古代君主履行祭天祈福特权的一种宗教行为,唐代是郊祀制度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下表所示为唐代郊祀活动中的部分重要内容。这些可用于印证唐代郊祀活动( )
时间 | 内容 |
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年) | 升坛行事官及供奉官,三品以上,赐爵一级,四品以下,加一阶。诸献官并准升坛列 |
天宝十年 (752年) | 天下侍老,百岁以上赐绵帛,粟五石。八十以上绵帛三段,粟三石。丈夫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绵帛二段,粟二石 |
宪宗元和二年 (807年) | 天下应有逋欠在百姓腹内者,及京畿今年夏青苗钱,并放免。官酤酒及杂榷率并同禁断,淮南江南去年以来水旱疾疫,其税租节级蠲放 |
A.适应了国家治理策略的需要
B.确保了基层社会秩序持续平安稳定
C.为儒学的政治化开辟了道路
D.折射出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8、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坚持( )
A.“五个认同”
B.“四个要”
C.“三个离不开”
D.“两个共同”
9、秦代有一官职,其最初职能是文秘,“受公卿奏事”,并管理国家图籍档案,后来还能“举劾按章”,主治重大案件。该官职是( )
①三公之一 ②副丞相 ③尚书台的长官 ④最高监察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欧洲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对于完全由宗教培养起来的群众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企图解放群众思想
B.宗教改革采用宗教异端形式
C.启蒙运动借助教权抨击王权
D.罗马教廷自我改革争取信众
11、按照罗马法,家庭中父有父的身份,子女有子女的身份。家长(家父)对外能代表一家独立行使各种权利,故又称“自权人”。其他处于家父权力之下的人(妻、子女等)称为“他权人”。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
A.注重家族关系的稳定
B.成年男性享有公民特权
C.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
D.妇女无法拥有政治权利
12、在18世纪,由于捏练机及机械压力机的技术革新,通心粉在那不勒斯降级为一种普通的食物。进入19世纪以后, 由于农业科学的发展,养殖业的进步, “最精致的海味”牡蛎由贵族餐中食料变成为无产阶级口中之食。据此可知,食品技术进步( )
A.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
B.淡化了食物的象征意义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
D.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13、关于劳动者的身份,汉代法律只承认奴(奴隶)、良(平民)的区别,没有依附民的条例;而南北朝时期,法律进行了调整,已经有了奴、良和依附民三者的区分。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农业生产遭受重创
B.户籍管理更加严格
C.庄园经济有所加强
D.门阀势力无限膨胀
14、明代徽商郑璬行商于扬州,“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璬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据此可知( )
A.扬州城市发展依赖徽商
B.明代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运河漕运备受政府重视
D.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
15、如下图是中国在1876—1880年间钢铁进口量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民间设厂限制的放宽
B.清朝政府的国防建设
C.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16、嘉靖七年(1528年),明朝对官员闲居服饰做了规定,所戴之冠名为“忠静”,“在京许七品以上官……在外许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堂、儒学教官服之”。然而到嘉靖末年即有僭戴和仿制者,“朝家也曾设禁,士民全不知警”。这表明,明朝后期
A.纺织业出现重大发展
B.社会物质生活普遍改善
C.士大夫引领时尚潮流
D.传统社会秩序遭受冲击
17、1826年,魏源等人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问世,该书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类,汇编了官方文书、专著、奏疏、书札等共计2236篇文章。到1913年的《民国经世文编》为止,续编之作共达20种之多。这表明当时( )
A.文书管理体制发生变革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C.经世致用思潮逐渐兴起
D.西方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18、1927年苏联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令规定:男子从60岁、妇女从55岁起享受养老金。1933—1937年期间,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附加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的实行( )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C.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D.深受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19、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出现以下几种“士”的类型。这反映出( )
类型 | 特点 |
纵横捭阖之策士 | 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人主,议论古今,陈说厉害,上为国家排忧解难,下为自己博取富贵 |
著书立说之学士 | 围绕着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众多的学识渊博之士,展开了潡烈的论辩,他们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
使气任性之侠士 | 讲义气,重诺言,济人危难,不惜舍身 |
鸡鸣狗盗之食客 | 投身寄食于达官贵人门下,以求免于饥寒之苦,甚至不乏施展身手的机会 |
A.百家争鸣促进士人著书立说
B.尊贤养士强化了各国诸侯权威
C.士阶层积极奋进的时代风貌
D.学术繁荣推动了思想观念融合
20、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新郑郑公大墓(春秋时期)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 )
A.尊卑等级关系受到冲击
B.礼乐制度突破性发展
C.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
D.奴隶社会手工业发达
21、古代罗马法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料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木料;凡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说明古代罗马法( )
A.对侵权行为具有理性化认识
B.鼓励私有财产的合理流动
C.借鉴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
D.实现了法律上的人人平等
22、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基本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了独立,且独立后与宗主国大都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法属殖民地通过和平方式也取得了独立;荷、比、葡三国的殖民地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斗争后也获得了独立。这主要反映了( )
A.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
B.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
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
23、出现下表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据《大清会典》《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资料编制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列强入侵的破坏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江南战乱的影响
24、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清廷:“提炼五金,精造军火,制作百货,皆由化学而出。今各省开局制造之事甚繁,而物料之涉于化学,不能自制自修者,仍必须取资外洋,且不通其理,则必不尽其用。”为此,张之洞主张( )
A.发展近代新式教育
B.建立独立工业体系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借助外资发展经济
25、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6、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7、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28、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29、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30、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1、“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 ||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 1、新航路开辟 | ③ |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 ⑤ | |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经济全球化启动 |
2、 ⑥ |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 |
3、跨国公司建立 |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32、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33、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34、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3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性质、主要内容及影响。
36、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37、概述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
3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5大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请构建出一副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空坐标。
39、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角度,来分析郡县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