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吉林白山高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谁?

    A.小红 B.司棋 C.平儿 D.袭人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通州,几不纳死   以:介词,凭借

    B. 故今之墓中全为五人也 乎:语气词,表停顿

    C. 朝济而夕设版   焉:兼词,于之

    D. 生也幸 之:助词,的

  • 3、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③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④推动伟大祖国实现了史诗般的进步

    ⑤新中国七十年,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

    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⑤⑥②④③① B.①⑤②④③⑥ C.⑤②④③①⑥ D.①⑥⑤②④③

  •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

    B.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向凤姐行贿,但卜世仁拒绝了。最后,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贾芸才购得冰片麝香。

    C.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装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待袭人睡后,宝玉给晴雯篦头,麝月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D.马道婆暗里施法,宝玉、凤姐一齐发疯,糊涂发烧。贾赦为宝、凤寻僧觅道,贾政劝说:“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

  • 5、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欢喜

    简平

    我怎么可能会喜欢这样一个寒冷而绝望的冬天呢?那痛楚是割裂着心的锐利的冰凌,那绝望如漫漫冬夜里连一颗幽暗的星子都没有。时至年末,偶尔有一些零星的爆竹声,人们和这世界一起准备进入下一个年轮。可我却翻不动我的日历——从胃癌切除手术室出来,我就觉得太阳再也不会升起来了。

    可是,母亲来了,她帮我把12月的日历翻到最后一张,然后,在大理石台历架上换上了全新的日历芯子,那封面上标着鲜红的纪年:2012年。母亲坐在我的床头,用平静的声音对我说:“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但再苦也要走过去,而且总是走得过去的。你看,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所有的日子都在前面一天天等着你呢。”

    也就是从那个12月开始,母亲每周三都早早地来到我的住处。她来时总是两只手都提着沉沉的袋子,里面装满了刚刚买好的蔬菜、瓜果,有时还装着报纸和书籍。我怕她累着了,让她每次都坐出租车过来,但她不肯,说这点东西她提得动。所以,母亲还是每每乘公交车来,路上要倒几趟车,来回至少得两个多小时。一进门,母亲就忙乎起来,一边跟我聊天,一边拣菜、洗菜,然后去厨房煲汤做菜,稍有空隙,还帮我打扫屋子。这个时候,我就会停止无穷无尽的销蚀灵魂的妄念,在颠簸的气流里上下乱飞的风筝便也静止在了空中。

    从此,每个周三成了我心里企盼的节日。每当听见母亲用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我心里就欢喜得像是燃放起了焰火,那焰火在彻骨的寒冷中美丽绽放,将凛冽染上了一层明亮和温暖。我感觉那一天心情特别平和,特别安宁。我真的又可以站立起来了,可以趴在窗前看外面的天与地了。原本因为恐惧和焦虑,我如同一只被蒙住眼睛的惊慌的小鸟,哪怕飞得再高,也看不见连绵的山脉和澎湃的海洋了。那天,下雪了,江南的雪花不是完整的一朵朵的,谁都无法相信它会聚起来,可偏偏不多时,雪就把房顶、树枝和路径覆盖住了,白色皑皑,一派纯净。我真的好欢喜啊。只是母亲要回去了。屋门关上的刹那,我便急急地返身来到窗口等待着,等待着……母亲瘦弱的背影出现了,她一步一步地踏在积了雪的小道上,雪花落在她的肩头,落在她的发上。直到这时,我才第一次那么真切地看见,母亲的头发早已花白如雪。是啊,亲已经75岁了,苍老毕现。之前,我从来没有在母亲跟前流过一滴眼泪,但这时我禁不住泪水崩落。

    母亲的脚步带走了冬雪,牵来了春天的消息有一天,母亲说:“我带你出去走走吧。”于是,我欣然跟着母亲去了一处公园。虽说还有些许料峭春寒,但杨柳枝头已爆出嫩黄嫩绿,令我想起李白“春风柳上归”的诗句。春回大地,当是自然规律,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却不是必然的,那是一种更神圣的力量。回到家后,我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写下了病后第一篇文章,当我点上最后一个句号时,我泪流满面,我为自己能重新开始写作而欢喜万分。

    夏季的一个周三,飓风来临,黑云压城,狂风暴雨仿佛要掀翻整个世界。我正忐忑不安时,母亲敲响了房门。只见她完全成了一个“水人”,不等我开口,她自己先笑了起来,说那浓雾的风雨真像一堵厚厚的山墙,但她穿越过来了。我跟母亲说:“以后你别每周都来了。”母亲没有接我的话头,继续说笑道:“穿越还真要有点儿气力的。”

    又到12月了。因着母亲,我甚至都没有觉得冬季已至。那个周三的上午,我习惯性地等着母亲的到来。可是,这一次,我却没有等到。母亲打来电话说,她今天不能来了,因为她胆囊炎发作了,老毛病了,已经吃了药,在家躺躺就是了。我不放心,让我妹妹带母亲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竟是肝癌,而且医生说可能只有六个月的存活期。霎时间,我重跌入一年之前,又回到了天寒地冻的日子。

    但是,母亲再一次来到了我的身边,再一次帮我把12月的日历翻到最后一张,然后,在大理石台历架上换上了全新的日历芯子。这一次,鲜红的大字标着的纪年是2013年。母亲照例平静地对我说:“你不用为我担心,我一点问题都没有,往后的日子跟以前不会有什么两样。”在母亲做了介入治疗两周之后,我和母亲互相扶持着,登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坐在维多利亚港边,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望着天边的一抹祥云,我跟母亲一块说起了我们共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黄浦江,说起了流经母亲故乡江苏常州的大运河,说起了母亲年前专为我祈福而到过的黄山湖。望着粼粼波光,我想,水流滔滔,千回百转,所有的河系水脉终将汇合,日夜不息地奔向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

    我对母亲说了德国诗人贝托尔德·布莱希特的故事:那时,他躺在柏林一家医院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当他看见窗外一棵树上停了一只小鸟,而且不断地啼鸣,不由得拿起笔来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首诗。布莱希特说,我死之后,鸟还活着,在树上,婉转鸣叫。这时,正好有一只鸟儿从苍翠的树丛中鸣叫着飞起,我和母亲都欢喜得笑出声来。

    (节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塑造母亲这一形象时,既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又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侧面烘托母亲的形象。

    B.文章非常注重段落间的过渡,如第五段开头一句,既承接上文对雪的描写,又引出下文对春景的描写,使上下文段落间衔接自然。

    C.文章第八段中“母亲照例平静地对我说:你不用为我担心,我一点问题都没有”,是因为母亲确认自己是老毛病发作了,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肝癌。

    D.文章中的母亲勤劳、简朴、乐观,她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她以自己的勇敢、乐观,让身处痛苦中的儿子看到希望,感受到欢喜。

    2分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春回大地,当是自然规律,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却不是必然的,那是一种更神圣的力量。

    3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德国诗人贝托尔德·布莱希特的故事?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B.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C.颔联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直接描绘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D.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的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2从颈联和尾联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B.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C.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D.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晋”是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和民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②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恋花的丽蝶、累累的果实,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征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了一个荒漠。

    ——萨拉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