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之后,不光文化界人士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茶余饭后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②她平时沉默寡言,甚至给人感觉有些木讷,但一遇到她喜欢做的事,你就会看出她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女孩儿。
③这里的天气变化很快,刚刚还睛空万里,一转眼就狂风怒吼,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④世界杯预选赛如火如荼,球员郜林虽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了比赛,但是在国家队中他只能说是附骥尾而已。
⑤很多人来能看到生活的本质,不懂得生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只倾心于物质财富和荣誉名声,并为此心劳日拙。
⑥李克强总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多少年来,为国事日夜奔走,席不暇暖,殚精竭虑。
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殒灭 ②散落 ③苦笑 ④嘲弄 ⑤咆哮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 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 。昔日的光荣成了 ,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 。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 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A.⑤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⑤③ D.①④⑤②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在笔者身边的一位外国记者突然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B.看电影不满意就退票的措施推出一周后,影院入座率大增,而半途提出中途退票的则凤毛麟角。
C.作为文字编辑,小王要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印刷、装订等) ,他就望尘莫及了。
D.他们不会允许自已被利用来为别人火中取栗。
4、对下面文段中画线句是否有语病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写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①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与中国老百姓的关系密切,超出其它任何一种文艺形式。老百姓可以不读小说,不听戏,不看电影,唯独不能没有对联。有学者说:“没有一种文学体裁能像对联这样家喻户晓,②能让广大群众所接受。从这一点上说,这份遗产就值得珍视。”
A. ①②都无语病。
B. ①②都有语病。
C. ①无语病,②有语病。
D. ①有语病,②无语病。
5、下列各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美国《眼科》杂志发文称,2000年全世界约14.06亿人近视,占世界人口的22.9%,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47.58亿,占世界人口的49.8%,50年间将增长约2倍,其中10-25岁亚洲近视人口增长最快。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也越发严重,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近视比例分别为45.7%、74.4%、83.3%和87.7%。北京市2016-2017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6%,上海同期为57.7%。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摘编自《近视人口增加已成全球公共卫生难题》)
材料二:
近视率的升高对国家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青少年高近视率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军事、航天、精密制造业等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近年来,我国对征兵视力要求曾多次降低标准,从历年征兵眼科体检来看,大多数人都卡在了视力不合格这一关。此外,视力缺陷将对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调查显示,中国有3.2亿视力有缺陷的劳动力,每年将导致650亿美元经济损失,高于北美和欧洲。同时,近视作为一种疾病状态,轻则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严重近视导致的近视性黄斑病变、视力障碍、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也是视力致盲的第一病因,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多项研究证实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对我国出生人口质量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摘编自《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堪忧,应引起高度重视》)
材料三: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摘编自《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材料四:
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儿童青少年学习压力过大、阅读时间延长。研究证实,亚洲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上课时间比欧美多2小时。上海15岁中学生每周做作业的时间约14小时,而英国仅为5小时,高强度的学习负荷造成儿童青少年用眼过度,势必挤占了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从而引起近视率上升。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增加也是导致近视率上升的又一诱因。
长期以来社区和家庭公共视力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近视率上升的另一重要原因。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近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一种疾病。另一方面,家长的模范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家长一边担心子女的视力问题,一边自己不停地玩着手机,这些行为对子女的视力健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不良饮食习惯与近视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如不良饮食导致的血糖升高降低了体液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导致晶状体形状发生变化,屈光度增加,进一步加重近视的发生。另外,视力健康医疗保障体系缺位、视光行业监管不力、眼科与视光人才队伍培养脱节等也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
澳大利亚一项跟踪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每天坚持1小时的锻炼,近视率从23.3%降低至8.3%。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接受阳光刺激会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对眼球的发育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眼球被拉长,从而起到对视力的保护作用。
(摘编自《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近视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达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B.《眼科》杂志预测,2050年世界近视人口将比2000年增长约2倍,超过47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
C.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目前已经居世界第一,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D.儿童青少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近视率一直在升高,而北京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全国首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少年高近视率给许多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国家健康发展。
B.近视是一种疾病,甚至可能会导致失明,而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将降低我国出生人口质量。
C.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关注,不重视近视防控的地方政府与学校将被依法问责。
D.学习负荷过重、视屏时间的增加、公共视力教育的缺失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
【3】遏制近视率上升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各方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作答。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一文开头用“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
8、阅读下列一首诗歌,并回答问题。
林黛玉咏白海棠
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①仙人缝缟袂②,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释:①月窟:月宫。②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林黛玉咏白海棠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偷来”“借得”二词。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馥,字祖宣。少与友人成公简齐名,俱起家为诸王文学,累迁司徒左西属。司徒王浑表“馥理识清正,兼有才干,请补尚书郎”。许之。稍迁司徒左长史、吏部郎,选举精密,论望益美。转御史中丞、侍中,拜徐州刺史,加冠军将军、假节。征为廷尉。
惠帝幸邺,成都王颖以馥守河南尹。陈眕、上官巳等奉清河王覃为太子,加馥卫将军、录尚书,馥辞不受。覃令馥与上官巳合军, 馥认巳小人纵暴,终为国贼,乃共司隶满奋等谋共除之。谋泄,为巳所袭,奋被害,馥走得免。及巳为张方所败,召馥还摄河南尹。暨东海王越迎大驾,以馥为中领军,未就,迁司隶校尉,加散骑常侍、假节,都督诸军事于渑池。帝还宫,出为平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代刘准为镇东将军,讨陈敏,灭之,以功封永宁伯。
馥自经世故每欲维正朝廷忠情恳至以东海王越不尽臣节每言论厉然越深惮之。馥睹群贼孔炽,洛阳孤危,乃建策迎天子迁都寿春。永嘉四年,与长史吴思、司马殷识上书曰:“虽圣上神聪,元辅贤明,居俭守约,用保宗庙,未若相土迁宅,以享永柞。”
越与苟睎不协,馥不先白于越,而直上书,越大怒。先是,越召馥及淮南太守裴硕,馥不肯行,而令硕率兵先进。硕貳于馥,乃举兵称馥擅命,已奉越密旨图馥,遂袭之,为馥所败。硕退保东城,求救于元帝。帝遣扬威将军甘卓、建威将军郭逸攻馥于寿春。安丰太守孙惠帅众应之,使谢摛为檄。摛,馥之故将也。馥见檄,流涕曰:“必谢摛之辞。“摛闻之,遂毁草。旬日而馥众溃,奔于项,为新蔡王确所拘,忧愤发病卒。
(节选自(晋书),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馥自经世故/每欲维正朝廷/忠情恳至以东海/王越不尽臣节/每言论厉然/越深惮之
B. 馥自经世/故每欲维正朝廷忠情/恳至以东海王越/不尽臣节每言论厉然/越深惮之
C. 馥自经世故/每欲维正朝廷/忠情恳至/以东海王越不尽臣节/每言论厉然/越深惮之
D. 馥自经世/故每欲维正朝廷忠情/恳至以东海王越/不尽臣节每言论厉/然越深惮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起家”意思较多,在“白手起家”中指“创立事业”,在“布衣起家”中指“出身”,而文中的“起家”则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B. “补”指官有缺位,选员补充空缺官职。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征、辟、拜、选、除、荐、擢”等
C. “檄”,古代文体。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谕和责备。
D. “卒”,大夫死称“卒”,与之相近的字有“崩、薨、不禄、死”等。“崩”是古人对帝王之死的描述,诸侯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馥才华横溢,名声美好。他起家于诸王文学,受到司徒王浑的赏识,后任部郎,选举精密,声望显著,后转为御史中丞等官。
B. 周馥清正刚正,忠于朝廷。上官已等人谋反,他拒绝接受官职。后东海王司马越任命他为中领军,他也没有上任。
C. 周馥心系国家,战功卓若。他曾与人合谋除掉上官巳,但计划失败。上官巳败后,他被召为河南尹;为镇东将军时,讨伐陈敏有功,被封为永宁伯。
D. 周馥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他严厉批评司马越违背臣子礼节;他看到贼子猖狂,担优洛阳陷入孤危之中,建议迁都寿春,因此惹怒了司马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令与上官已合军,馥以巳小人纵暴,终为国贼,乃共司求满奋等谋共除之。
(2)项貳于馥,乃举兵称馥擅命,已奉越密旨图馥,遂袭之,为馥所败。
10、按照文字要求完成作文。
事物的变化有时会影响人的心情。例如:生活条件改善了;走出去旅游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了;懂事了,关心父母,善解人意……都会使人产生异样的兴奋和愉悦。过去的日子中,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吧!
请以《 的感觉真好》为题,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把内心世界感受的经历写具体。
要求:1.内容紧扣话题,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3.不得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