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吉林通化高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

    A.妆成每被秋娘妒 B.庄生晓梦迷蝴蝶

    C.五陵年少争缠头 D.欲寄彩笺兼尺素

  •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无乃尔是过与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数罟不入洿池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理财                         征利

    B.而不见可悔故也               可忍,孰不可忍

    C.盘庚不为怨者故改       子,择师而教之

    D.欲出力助上抗之             乱易整,不武

  • 5、下列对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把宝鼎当做石头,把金块当做砂砾,扔得到处都是,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太可惜。)

    B.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选好的意见而加以采纳。)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任何文化都以时空认知为起点。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间得以同时生成。这个时间,是自然时间。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为了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自已拟订一种“纪序”参照系,这就是定义时间。今天人们所“感知”的日期,就是一种全球约定的定义时间。定义时间在自然时间面前只是一个微量,但它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人类生活,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甲子,是世界时间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定义。从1911年发现的六十甲子表甲骨来看,甲子作为一个确定的记述系统用于定义华夏时间,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天干源于纪日,地支源于一年十二个月,用日、月与地球的视运行关系来记述人类活动时间,就是甲子时间纪序的本质。甲子纪序,是先民对自然时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摹写,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自然取时思想。

    关于时间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时间是理念永恒性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运动的数。伽利略指出,时间具有各向同性、均匀性和无限性。后来,爱因斯坦提出时空不是互相独立而是一个整体的四维时空连续区。至此,时间在其永恒与无限的直观视界中,与运动、空间的同一性本质得到了最权威的认定。而研究者发现,甲子既定义了时间与运动的同一性,也定义了时间的永恒性和无限性,同时又定义了时空一体性。细究甲子的定义内涵,其所体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对时间本质的描述非常一致。

    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生存模式,从而也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及价值选择。时间文化的形成,同样受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路径的影响;这种不同的时间文化又会“反哺”于社会生活,形成不同的文化效应。在西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成为思想与探究的主要对象。这种对“时间是什么”的连续追问与解答,直接导致了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诞生,并为牛顿经典力学时空观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也正是由此,时空与运动才成为当代科学最为关注的前沿问题,并引发了新一轮宇宙时空探索的科学时尚。可以说,当今科学主宰世界的文化潮流,其起点就是“时间” 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把人“放大”到与天地齐一,天地的存在与人事的价值目标相互统一。这种与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正源于古代中国长期持续存在的宗法血缘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天由最初的外在实体逐渐转向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性存在,这培育和预设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

    (摘编自肖世洪《甲子对时间本质的定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义时间最初是用来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是人类在自然世界范围内应用,时至今日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B.我国最迟在商代,已经完备采用甲子作为确定的时间记述系统,这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

    C.西方对时间本质的认识历经千年不断的演进,形成了具有科学权威性的时间观念。

    D.价值选择路径会影响时间文化的形成,而不同的时间文化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区分了自然时间和定义时间,并以定义时间为立论的基础展开进一步论证。

    B.文章依次讨论了甲子纪序的本质、文化效应及其定义内涵,逐层深入,结构严谨。

    C.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指出甲子体现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时间观念非常一致。

    D.文章在围绕时间文化展开论述时,指出了中西方时间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时间在宇宙形成之初并不存在,这是依据宇宙大爆炸学说而得出的基本观点。

    B.甲子纪序客观摹写了自然时间关系,甲子属于定义时间,也同时属于自然时间范围内。

    C.西方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的关注,是为了建立近代科学体系和经典力学时空观。

    D.“天人合一”观念把人“放大”到与天地齐一,其所培育和预设的特有时间观念,可以“反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文化生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寓居吴兴

    曾几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注释:①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②楚囚:《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后,士大夫多聚会新亭相视流泪,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③荆州,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慨叹自己只能徒作楚囚,为国家沦丧而伤心,“真成”“遂无”流露出极大的哀愁与无奈。

    B.颔联写“飞鹊”“拙鸠”,由对国事的伤感转而写自己的处境,在格调上与前句完全不同。

    C.尾联写诗人漂泊落魄,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枝可栖”,由此徘徊低迷,心怀郁郁之感。

    D.全篇以家国之慨起,以身世之叹收,起得突兀,收得自然,表现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

    2下列诗句与“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情感基调相似的一项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B.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唐•刘禹锡《秋词》)

    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宋•苏轼《定风波》)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3颈联“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为人称道,试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汉儒,开州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入为户部主事。疏陈减织造、裁冒滥诸事。且曰:“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不报。朝鲜再用兵,以郎中出理饷务。

    寻迁山东佥事,进副使,历湖广左右布政使,所在有声。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楚宗五十余人,讦假王事获罪,囚十载,汉儒力言,王,假也,请释系者。又为满朝荐、卞孔时等乞宥。俱不报。忧归

    光宗立,召拜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改元,辽阳失,简精卒二千入卫,诏褒之。明年秋,以左侍郎协理戎政。未上,擢兵部尚书。时辽地尽亡,汉儒请逮治诸降将刘世勋等二十九人家属,立诛逃将蔡汝贤等,报可。毛文龙居海外,屡以虚言诳中朝,登莱巡抚袁可立每代为奏请。汉儒言文龙计画疏,虚声未可长恃。又请诛逃将管大藩、张思任、孟淑孔等,语甚切。帝命逮治思任等,而大藩卒置不问。诸镇援辽军多逃逸,有出塞投插部者。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帝亦嘉纳。

    奄人王体乾、宋晋、魏忠贤等十二人有旧劳,命所荫锦衣官皆予世袭。汉儒据祖制力争,帝不从。御史汪泗论等合疏谏,给事中朱大典、周之纲,御史宋师襄、胡良机特疏继之,卒不纳。汉儒旋以母丧归。后忠贤大横,汉儒服阕,遂不召。追叙甘肃功,即家进太子太保,荫子锦衣百户。卒赠少保,谥肃敏。

    (选自《明史·董汉儒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B.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C.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D.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中国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B.忧归,是因为董汉儒母亲去世而归家守孝。一般来说,守孝期满,朝廷会征召授官。

    C.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官署名,六部之一,侍郎是仅次于尚书的官职。

    D.奄人,又称宦官、太监,是古代皇宫里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汉儒有担当精神,极言进谏。刚任推官就主动进谏,终因进谏,守孝期满竟不被起用,但朝廷还能记起其功劳。

    B.董汉儒有坚韧之品,屡挫屡谏。就织造、冒滥事,就以金代租事,就释放遭囚禁者事,皆进谏无果而不改初衷。

    C.董汉儒有忠诚之德,临危受命。辽阳失守,他入京护卫;辽地尽亡,他被擢拔为兵部侍郎,遏制兵将逃亡有功。

    D.董汉儒有英武之气,不惧权贵。惩罚叛将,他冷面无情;皇上要厚赏王体乾、魏忠贤等人,他依据祖制极力阻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

    (2)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偶像”是风靡校园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影视明星”、“歌星”等,令广大青少年“追星族”们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古今中外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经济诸领域,较有定论、人生意蕴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人物,如马克思、邓小平、梁思成、沈从文、霍金、梵高、贝多芬、项羽、苏轼、李白、谭嗣同等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创造才能、精神旨趣也让广大青少年魂牵梦萦;也有人认为心中无偶像,有的甚至认为偶像就是自己。

    关于偶像的话题你也一定有话要说,什么样的人可作为偶像?偶像的内涵和意义是怎样的?我们是否需要偶像?如果需要,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偶像?此外,你也可以发挥想象,让自己和偶像生活一天,感受偶像的魅力,或者抒写自己的感受、思考。 

    请你以“偶像”为话题作文,所写内容必须是围绕“偶像”的话题进行,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